第133頁
趙氏針灸或能一試,卻不知吳愁的身子,還受不受得住。
她對著謝令儀說:「你待會帶著紅豆去一趟吧,看看還有沒有法子。」
謝令儀應聲的同時,她又對紅豆道:「帶著針。」
紅豆:「帶著呢。」
紅豆習醫,最開始便是因為家傳,趙家傳下來的《趙氏針灸》,總是要有傳人的,只是後來她喜歡上了研究毒物,在毒術上一去不返。
第110章 符咒
紅豆與謝令儀去了一趟牢房,很快回來。
總算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先養好吳愁的身子,她的瘋病,或可用針灸一試。
謝令儀一開始沒想到事情會如此複雜,身邊也只帶了謝五一人,不過之前已經傳了信,謝家的侍衛正在趕來的路上。
清遠縣這邊不是沒有能用的人,只不過是傳遞消息的暗樁,也還沒到拎到明面上來用的地步。
蕭芝鐸是蕭景仁的兒子,在西杭府治下,並沒有人敢給他使絆子,只那清遠縣的縣令是個圓滑的,表面畢恭畢敬,也沒阻著他們看吳愁,但是咬死了證據確鑿,不肯重審。
他所謂的證據確鑿,便是王老夫人的一家之言,還有一些鄰里的證詞,卻還都不是親眼所見,只是含含糊糊地說,見過吳愁對王之然動手。
王家只有兩個下人,在王之然誤殺妻妹的時候,就被王老夫人趕了出去,所以王之然究竟是如何掉入井中,其實並沒人看見。
劉縣令是王之謙提拔的,一直唯其命是從,如今這案子已經判了死刑,他若是改口,便是自打嘴巴,所以他雖不敢得罪這兩位公子,卻也不曾鬆口說要重審。
謝令儀等人到來之前,劉縣令還命人暗中宣揚了一波吳愁殺夫的醜事,他將吳愁形容成一個苛待子女、不敬婆婆的惡人,將王之然形容成一個溫文儒雅,對瘋了的髮妻,依然不離不棄的深情人。
謝令儀等人到了之後,劉縣令又命人添油加醋一番,說吳愁殺夫的惡行本應受到懲治,無奈她的妹妹與國子監一名學子是未婚夫妻,那名學子為報私仇,眼下正在想辦法對付王家,而吳愁死刑的判決,也因他在國子監的人脈,久久未曾下判。
他沒有說國子監的人脈是何,畢竟還不敢真的得罪知府之子與首輔之子,只是這些傳言流傳出來,已經夠不知情的百姓好一波猜測。
劉縣令不算是個多好的官,但在清遠縣也沒犯過什麼眾怒,所以清遠縣的百姓還是偏信他多一些。
吳老爺剛到清遠縣的時候,還被一些百姓砸過臭雞蛋。
幼女去世後,吳老爺的身子便垮了,長女相繼出事,吳老爺的情況愈差,到了如今,已是強弩之末。
只是他不死心,也不放心,他盼著長女的案子有轉機,他想著,他們吳家,總有一個人能被上天善待,所以哪怕自知時日不多,他也一直撐著。
等到方遠崖從京城趕來,他內疚又欣慰。
方遠崖科考在即,可是他為了吳憂、為了吳愁、為了吳家,還是來了。
吳老爺瞎了眼,給長女選了個斯文敗類,但是好在,在幼女的婚事上,總是沒有看錯的。
只是可惜……
可惜吳憂沒有那個福分。
……
吳愁這邊的案子暫時是個死胡同,顧又笙便想先去查符咒的事。
她也是為了這個,才不得不來此。
徐家的符咒,出現在一個縣令身上,而且不止一個。
是那王縣令去過幽州魍魎城,還是另有說法?
徐家,是通靈師的家族,因為可通陰陽,所以為人所避諱。
大楚開國之後,徐家當時的家主便與楚皇有所約定,徐家人不出魍魎城,而魍魎城,也世代受大楚庇佑。
若要離開,便需自斷修為。
徐甄當年,是魍魎城的城主,她走的時候,也是斷了修為的。
後來才依著記憶寫下了《徐氏古符集》。
而溯洄傘,雖是徐家之物,但天生通靈,歷來都是自擇良主,它是在徐甄走後,自己跟著消失的。
不同於一般的城池,幽州的魍魎城,其實是半鬼半人的城池,全天下的鬼怪,在世間最後的容身之所,便是在那。
不同於曾經,近百年來鬼怪的修行愈發不易,很難成王。
便是存世,都需要自己想盡辦法、煞費苦心,或受香火供奉,或自身修行,否則,魂力只會一日一日散去。
待到魂力不足的時候,便直接入地府受刑,受完刑還能魂力不散的,才有機會等待投胎。
經過通靈師入得地府的,受得刑比其他的鬼怪,要輕一些。
顧又笙是野生野長的通靈師,她的符咒學自《徐氏古符集》;她的利器,是徐家的溯洄傘;她的曾祖母,出自徐家。
雖然她不曾去過魍魎城,不曾到過徐家,但對於徐家,還是有著歸屬感。
徐家的符咒,卻傷了自家的鬼,她不能不管。
「王之謙?」
顧又笙蹙眉,怎麼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呢,她支著額頭,想了好久。
王之謙。
之前便覺得耳熟,可總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
到底是哪裡?
王之謙,王之謙,王之謙……
「啊。」
顧又笙張大嘴,忍不住叫出聲。
她對著謝令儀說:「你待會帶著紅豆去一趟吧,看看還有沒有法子。」
謝令儀應聲的同時,她又對紅豆道:「帶著針。」
紅豆:「帶著呢。」
紅豆習醫,最開始便是因為家傳,趙家傳下來的《趙氏針灸》,總是要有傳人的,只是後來她喜歡上了研究毒物,在毒術上一去不返。
第110章 符咒
紅豆與謝令儀去了一趟牢房,很快回來。
總算帶回來一個好消息。
先養好吳愁的身子,她的瘋病,或可用針灸一試。
謝令儀一開始沒想到事情會如此複雜,身邊也只帶了謝五一人,不過之前已經傳了信,謝家的侍衛正在趕來的路上。
清遠縣這邊不是沒有能用的人,只不過是傳遞消息的暗樁,也還沒到拎到明面上來用的地步。
蕭芝鐸是蕭景仁的兒子,在西杭府治下,並沒有人敢給他使絆子,只那清遠縣的縣令是個圓滑的,表面畢恭畢敬,也沒阻著他們看吳愁,但是咬死了證據確鑿,不肯重審。
他所謂的證據確鑿,便是王老夫人的一家之言,還有一些鄰里的證詞,卻還都不是親眼所見,只是含含糊糊地說,見過吳愁對王之然動手。
王家只有兩個下人,在王之然誤殺妻妹的時候,就被王老夫人趕了出去,所以王之然究竟是如何掉入井中,其實並沒人看見。
劉縣令是王之謙提拔的,一直唯其命是從,如今這案子已經判了死刑,他若是改口,便是自打嘴巴,所以他雖不敢得罪這兩位公子,卻也不曾鬆口說要重審。
謝令儀等人到來之前,劉縣令還命人暗中宣揚了一波吳愁殺夫的醜事,他將吳愁形容成一個苛待子女、不敬婆婆的惡人,將王之然形容成一個溫文儒雅,對瘋了的髮妻,依然不離不棄的深情人。
謝令儀等人到了之後,劉縣令又命人添油加醋一番,說吳愁殺夫的惡行本應受到懲治,無奈她的妹妹與國子監一名學子是未婚夫妻,那名學子為報私仇,眼下正在想辦法對付王家,而吳愁死刑的判決,也因他在國子監的人脈,久久未曾下判。
他沒有說國子監的人脈是何,畢竟還不敢真的得罪知府之子與首輔之子,只是這些傳言流傳出來,已經夠不知情的百姓好一波猜測。
劉縣令不算是個多好的官,但在清遠縣也沒犯過什麼眾怒,所以清遠縣的百姓還是偏信他多一些。
吳老爺剛到清遠縣的時候,還被一些百姓砸過臭雞蛋。
幼女去世後,吳老爺的身子便垮了,長女相繼出事,吳老爺的情況愈差,到了如今,已是強弩之末。
只是他不死心,也不放心,他盼著長女的案子有轉機,他想著,他們吳家,總有一個人能被上天善待,所以哪怕自知時日不多,他也一直撐著。
等到方遠崖從京城趕來,他內疚又欣慰。
方遠崖科考在即,可是他為了吳憂、為了吳愁、為了吳家,還是來了。
吳老爺瞎了眼,給長女選了個斯文敗類,但是好在,在幼女的婚事上,總是沒有看錯的。
只是可惜……
可惜吳憂沒有那個福分。
……
吳愁這邊的案子暫時是個死胡同,顧又笙便想先去查符咒的事。
她也是為了這個,才不得不來此。
徐家的符咒,出現在一個縣令身上,而且不止一個。
是那王縣令去過幽州魍魎城,還是另有說法?
徐家,是通靈師的家族,因為可通陰陽,所以為人所避諱。
大楚開國之後,徐家當時的家主便與楚皇有所約定,徐家人不出魍魎城,而魍魎城,也世代受大楚庇佑。
若要離開,便需自斷修為。
徐甄當年,是魍魎城的城主,她走的時候,也是斷了修為的。
後來才依著記憶寫下了《徐氏古符集》。
而溯洄傘,雖是徐家之物,但天生通靈,歷來都是自擇良主,它是在徐甄走後,自己跟著消失的。
不同於一般的城池,幽州的魍魎城,其實是半鬼半人的城池,全天下的鬼怪,在世間最後的容身之所,便是在那。
不同於曾經,近百年來鬼怪的修行愈發不易,很難成王。
便是存世,都需要自己想盡辦法、煞費苦心,或受香火供奉,或自身修行,否則,魂力只會一日一日散去。
待到魂力不足的時候,便直接入地府受刑,受完刑還能魂力不散的,才有機會等待投胎。
經過通靈師入得地府的,受得刑比其他的鬼怪,要輕一些。
顧又笙是野生野長的通靈師,她的符咒學自《徐氏古符集》;她的利器,是徐家的溯洄傘;她的曾祖母,出自徐家。
雖然她不曾去過魍魎城,不曾到過徐家,但對於徐家,還是有著歸屬感。
徐家的符咒,卻傷了自家的鬼,她不能不管。
「王之謙?」
顧又笙蹙眉,怎麼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呢,她支著額頭,想了好久。
王之謙。
之前便覺得耳熟,可總想不起來是在哪裡聽過這個名字。
到底是哪裡?
王之謙,王之謙,王之謙……
「啊。」
顧又笙張大嘴,忍不住叫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