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我此來……」
顧又笙只覺得牙齒發酸,一旁的顏書衡還在說著想走。
「我……我曾聽外祖母提起舅公的事情,也曾去他墳前祭拜,此次有機會來金鑼城,便想著替他來看看妻兒。」
童氏的笑僵在嘴邊,顏潤豐的眼神也變得凝重。
「笙笙放肆了。」
童氏扯了扯唇,笑得苦澀:「你這孩子心地善良,我還以為,還以為你知道了會看不起他呢……你小舅公,他身前是個好人。」
童氏聽過太多辱罵顏書衡的難聽話,在晚輩這邊,她沒有想過會有人專門來說顏書衡的事。
顏家的那些小輩,有些以書衡為恥,有些怕觸及她的傷心事,避著憋著,這麼多年,除了潤豐,再沒人跟她說過書衡。
顏書衡這個人,好像是自己的一場夢。
顧又笙沒有想到童氏是這麼想他的,顏書衡更沒有想到。
在那一切的不堪之後,童氏居然還說他是好人。
顏書衡在一旁,笑得流出了眼淚。
這個傻女人,怎麼還是這麼傻。
那年他不滿這門婚事,曾私下去找過她,羞辱過她、警告過她,卻不知她是哪根筋搭錯,一心想要嫁他為妻。
成婚後,他對她不冷不熱,流連在外,她也總是笑臉相迎,似乎他在外面做得是什么正經事。
「外祖母說起來,也是恨舅公不爭氣的,若不是他沉迷女色,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顧又笙故意如此說著。
童氏面上是一片憂愁,還有,溫柔。
她在思念顏書衡,她想起這個人的時候,竟還是溫情的。
顧又笙瞥了眼溯洄傘,要不就一道業火送走了顏書衡這個混球吧?
那個膽小鬼,此刻縮在一邊,也沒再說要走。
「你小舅公確實行事荒唐些,不過我不信,我不信他會殺人。」童氏有些激動,又很快平復下來,「他是個好人,我知道的。」
童氏想為顏書衡叫屈,可是想到以往別人的反應,她又收斂了情緒。
她的聲音低低地,卻重重地砸到了顏書衡的心上。
童氏拍了拍顧又笙的手。
她的手上,滿是皺紋與做活後留下的粗糙。
顧又笙只覺說不出的心疼。
童氏家中,本也是一地的富商,她不缺銀錢,又何至於活成如今的模樣?
第97章 不見
「不知舅公與你,是怎樣認識的?」
是怎樣的相識,讓你如此痴心錯付。
童氏愣了愣,從沒人問起過這個,別人只說她傻,看中了那麼個不著調的,卻沒有人問過她為何動心。
潤豐幼時,她曾說起過,兒子只笑她傻,此後,她便再沒有提起過這段往事。
顏書衡也愣了,他從沒有主動問過,他只是嫌棄、只是厭煩,卻從未關心過。
童氏回過神,下意識看了眼顏潤豐,他沒有露出不悅的表情,垂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她便開了口。
這段回憶,好久沒有人聽她來說了。
「我第一次見你舅公,是在金鑼城,那時我隨兄長過來查帳,在街上遇到了他。」
顏書衡反覆回想,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曾見過童氏。
他們的婚事,是雙方父母定下,他知道後便去威脅童氏,他們婚前,也只見過那麼一次。
「他與其他幾位公子從酒樓里出來,那時有些流民乞丐在那邊行乞,與他一道的公子踢了上前行乞的乞兒。富家公子,看不起這等窮苦百姓,只覺得晦氣骯髒,將人踹了好幾腳泄憤,才肯離去。」
童氏的眸中閃過光芒。
「那時候,我在馬車裡,本想拿錢讓丫鬟送去給乞兒。沒想到,書衡去而復返,拿了銀兩偷偷塞給被打的人。」
他是個怕事的,卻不是壞人。
那時候她想,對陌生乞兒也會心軟的人,總不會太差。
顧又笙有些一言難盡,尤其是看到顏書衡並不算出眾的外表之後。
若說童氏一見鍾情,好得也看看臉……
唉。
顧又笙又想起顏書衡是自己的舅公,收起了嫌棄。
「婚事定下後,他來找我,讓我自己去跟父母說,不贊同這門婚事,我見他不願意,本也想悔婚的。」
童氏當年對顏書衡確實是用了心的,她不想逼迫於他。
但是那時候,隨後找來的,是一個青樓女子。
「我還沒想好怎麼與父母說,便有一個青樓女子找了我。」
顏書衡一聽,還有下文?
不禁豎起了耳朵,這些事情,他一件都不知道。
「那女子名叫巧娘,是金鑼城一家青樓的姑娘,我以為她是書衡的……不過她是來向我解釋的,她說書衡不是外面傳得那般浪蕩,是書衡替她贖了身,替好多淪落風塵的女子,避開了一些不堪的客人……」
童氏不再多說,顧又笙畢竟是個未出閣的姑娘。
「總之,她是來替你舅公說好話的,鬼使神差的,我便沒再去跟父母說悔婚的事。」
她就這樣,嫁到了顏家,嫁給了自己喜歡的人。
顏書衡咬著手指,聽了童氏的話,只覺荒唐。
顏家不缺錢,他確實替不少青樓女子贖過身,還出錢替她們躲了些變態的客人。
可是,可是他流連花叢是真,他喜歡逛青樓,也是真的啊。
顧又笙只覺得牙齒發酸,一旁的顏書衡還在說著想走。
「我……我曾聽外祖母提起舅公的事情,也曾去他墳前祭拜,此次有機會來金鑼城,便想著替他來看看妻兒。」
童氏的笑僵在嘴邊,顏潤豐的眼神也變得凝重。
「笙笙放肆了。」
童氏扯了扯唇,笑得苦澀:「你這孩子心地善良,我還以為,還以為你知道了會看不起他呢……你小舅公,他身前是個好人。」
童氏聽過太多辱罵顏書衡的難聽話,在晚輩這邊,她沒有想過會有人專門來說顏書衡的事。
顏家的那些小輩,有些以書衡為恥,有些怕觸及她的傷心事,避著憋著,這麼多年,除了潤豐,再沒人跟她說過書衡。
顏書衡這個人,好像是自己的一場夢。
顧又笙沒有想到童氏是這麼想他的,顏書衡更沒有想到。
在那一切的不堪之後,童氏居然還說他是好人。
顏書衡在一旁,笑得流出了眼淚。
這個傻女人,怎麼還是這麼傻。
那年他不滿這門婚事,曾私下去找過她,羞辱過她、警告過她,卻不知她是哪根筋搭錯,一心想要嫁他為妻。
成婚後,他對她不冷不熱,流連在外,她也總是笑臉相迎,似乎他在外面做得是什么正經事。
「外祖母說起來,也是恨舅公不爭氣的,若不是他沉迷女色,也不至於丟了性命。」
顧又笙故意如此說著。
童氏面上是一片憂愁,還有,溫柔。
她在思念顏書衡,她想起這個人的時候,竟還是溫情的。
顧又笙瞥了眼溯洄傘,要不就一道業火送走了顏書衡這個混球吧?
那個膽小鬼,此刻縮在一邊,也沒再說要走。
「你小舅公確實行事荒唐些,不過我不信,我不信他會殺人。」童氏有些激動,又很快平復下來,「他是個好人,我知道的。」
童氏想為顏書衡叫屈,可是想到以往別人的反應,她又收斂了情緒。
她的聲音低低地,卻重重地砸到了顏書衡的心上。
童氏拍了拍顧又笙的手。
她的手上,滿是皺紋與做活後留下的粗糙。
顧又笙只覺說不出的心疼。
童氏家中,本也是一地的富商,她不缺銀錢,又何至於活成如今的模樣?
第97章 不見
「不知舅公與你,是怎樣認識的?」
是怎樣的相識,讓你如此痴心錯付。
童氏愣了愣,從沒人問起過這個,別人只說她傻,看中了那麼個不著調的,卻沒有人問過她為何動心。
潤豐幼時,她曾說起過,兒子只笑她傻,此後,她便再沒有提起過這段往事。
顏書衡也愣了,他從沒有主動問過,他只是嫌棄、只是厭煩,卻從未關心過。
童氏回過神,下意識看了眼顏潤豐,他沒有露出不悅的表情,垂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
她便開了口。
這段回憶,好久沒有人聽她來說了。
「我第一次見你舅公,是在金鑼城,那時我隨兄長過來查帳,在街上遇到了他。」
顏書衡反覆回想,卻怎麼也想不起來自己曾見過童氏。
他們的婚事,是雙方父母定下,他知道後便去威脅童氏,他們婚前,也只見過那麼一次。
「他與其他幾位公子從酒樓里出來,那時有些流民乞丐在那邊行乞,與他一道的公子踢了上前行乞的乞兒。富家公子,看不起這等窮苦百姓,只覺得晦氣骯髒,將人踹了好幾腳泄憤,才肯離去。」
童氏的眸中閃過光芒。
「那時候,我在馬車裡,本想拿錢讓丫鬟送去給乞兒。沒想到,書衡去而復返,拿了銀兩偷偷塞給被打的人。」
他是個怕事的,卻不是壞人。
那時候她想,對陌生乞兒也會心軟的人,總不會太差。
顧又笙有些一言難盡,尤其是看到顏書衡並不算出眾的外表之後。
若說童氏一見鍾情,好得也看看臉……
唉。
顧又笙又想起顏書衡是自己的舅公,收起了嫌棄。
「婚事定下後,他來找我,讓我自己去跟父母說,不贊同這門婚事,我見他不願意,本也想悔婚的。」
童氏當年對顏書衡確實是用了心的,她不想逼迫於他。
但是那時候,隨後找來的,是一個青樓女子。
「我還沒想好怎麼與父母說,便有一個青樓女子找了我。」
顏書衡一聽,還有下文?
不禁豎起了耳朵,這些事情,他一件都不知道。
「那女子名叫巧娘,是金鑼城一家青樓的姑娘,我以為她是書衡的……不過她是來向我解釋的,她說書衡不是外面傳得那般浪蕩,是書衡替她贖了身,替好多淪落風塵的女子,避開了一些不堪的客人……」
童氏不再多說,顧又笙畢竟是個未出閣的姑娘。
「總之,她是來替你舅公說好話的,鬼使神差的,我便沒再去跟父母說悔婚的事。」
她就這樣,嫁到了顏家,嫁給了自己喜歡的人。
顏書衡咬著手指,聽了童氏的話,只覺荒唐。
顏家不缺錢,他確實替不少青樓女子贖過身,還出錢替她們躲了些變態的客人。
可是,可是他流連花叢是真,他喜歡逛青樓,也是真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