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這兩處,其他便沒有了。至於特別的事情,說來汗顏,老三做了那差事,從此便是楚皇的影子,我對他所行之事,知道得也不多。只十三年前,他走時,與我說過是去查救濟糧的事,那也是因為我身在戶部,與此事有些牽扯罷了。」

  秦子義轉向秦宣娘:「對了,老三此生最特別的事情,就是你。他獨自將你養大,捨不得你受半點委屈,與你一起經歷過的,就該是特別的。」

  秦宣娘落下淚來,可惜她以前不知道父親所為,只當他是個浪蕩子,總是罵他辱他,甚至厭惡過他,難怪父親見了自己,也還是什麼都記不起來,莫不是他對自己早就失望透頂?

  秦宣娘委屈的模樣看得老秦心疼,可是他實在想不起什麼具體的。

  謝其琛為她擦了眼淚,輕聲安慰:「別多想,父親待你甚好,便是記不起,也總是牽掛著你的。」

  老秦默默點頭,算是同意了這便宜女婿的說辭。

  他偷偷觀察過,這人整日忙忙碌碌,在府里的時間不多,但是對女兒還是極好的。

  謝令儀與顧又笙交換了一個眼神。

  須臾山,還是得去看看啊。

  ……

  原本蕭芝鐸今日該與謝令儀、顧又笙一同去賞月的,但是秦子義回了京城,入了謝府,蕭芝鐸便被告知聚會取消,最後他和其他好友去鳳儀山湊了熱鬧。

  他怎麼都沒想到,事情峰迴路轉,謝令儀與顧又笙還是去了須臾山。

  同去的,還有一臉愁容的老秦。

  若是去了那兩個地方,還不能想起什麼……

  他那如花似玉的女兒,可不又要哭?

  他那孱弱年邁的大哥,可不又要傷心?

  唉,肩上這擔子太重,他還不如就只是連陽城一個沒了記憶的鬼怪呢。

  街上人很多,都是出來過節的。

  馬車在街上行得很慢。

  顧又笙悄悄掀開窗簾一角,往外看了看。

  旁邊正有一群人,圍著一家花燈攤位說話。

  「今日鳳儀山上,聽說謝公子與梁小姐琴簫合奏,很是投緣啊。」

  「哪有啊,我聽說謝公子與江小姐去放花燈了。」

  「不是,是和曲小姐在鳳儀山上賞月吟詩。」

  「明明是跟凌小姐在酒樓用飯……」

  眾人說得熱鬧,旁邊有一人好奇地問了句:「京城有多少謝公子,姓謝的都如此得姑娘家喜愛嗎?」

  「什麼啊,你不是京城本地的吧?」

  「啊,這也能看得出?」

  「哈哈,那是,我們說得是謝首輔家的公子,是一個人。」

  「呃,那這位謝公子……究竟是和哪家姑娘在一塊?」

  剛才說得最起勁的大嬸白了他一眼:「謝公子不近女色,當然是只能在我們的閒談里,會會各家女眷了。」

  「呃。」

  你們如此光明正大地編造謠言,好嗎?

  顧又笙聽得好笑,偷偷瞟了一眼謝令儀,他還是那清冷的模樣,只是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

  天漸漸暗下來,等到馬車到須臾山下的時候,月亮已經出來。

  圓盤似的明月高高掛著,月色下,百姓們三三兩兩地走著上山。

  須臾山說是山,其實並不高,只是馬車不方便上山,所以到了山腳下,顧又笙和謝令儀便下了馬車。

  紅豆不在,謝令儀經過同意後,替顧又笙拿著那把溯洄傘。

  二人相伴著走上山去,一路上還有老秦不間斷的嘆息聲。

  有頑皮的幼童跑過,重重地撞了顧又笙,謝令儀將人扶住。

  二人靠得很近。

  謝令儀:「沒事吧?」

  顧又笙動了動腳,扭了一下,但是不嚴重。

  「沒事。」

  老秦:我不應該在這裡。

  謝令儀很快鬆開了扶著她的手,顧又笙也站好。

  二人繼續慢慢向山上走去,他們是來幫老秦找回憶的,所以這一路都走得很慢,這樣才好讓老秦多看看,多想想。

  顧又笙若無其事,謝令儀雲淡風輕。

  老秦瞥了眼夜色中,二人發紅的耳朵,在心裡嘖嘖兩聲。

  想當年,他可比外孫有出息多了,如此好的機會,人家姑娘家扭了腳,你倒是背她呀。

  如此一背,二人的關係不就近了一步嗎?

  老秦皺了皺眉,這套路,怎麼這麼熟悉?

  他隱隱有些印象,他好像在這裡,背過什麼人?

  夜色已黑,顧又笙下馬車的時候便沒戴帷帽,這一路上山,樹上竟掛著好些花燈。

  花燈照耀下的謝令儀,褪去了平日的冷峻淡漠,顯得好相處了些。

  不過他雖然看著冷淡,但是進京一路,對她也多有照顧,應該也不是個萬事不上心的。

  二人走得雖慢,但是須臾山不高,沒過多久,他們也到了山頂。

  有些百姓在涼亭坐著,有些站在山頭,老秦逕自去了一處偏僻寂靜處。

  那裡雜草叢生,看不出有什麼特別,就是有兩個特別大的石塊並著,不過表面尖銳,所以也沒人過來歇息。

  老秦就在那兩塊石頭處站了許久。

  謝令儀與顧又笙怕擾了他,沉默地在那站著。

  此時的月亮,已經又大又圓,明亮地似乎近在咫尺。

  那邊有人高呼著,還有孩童嬉笑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