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唉!

  「顧姑娘,我要走了,大恩大德,多謝。」

  諸采苓話頭一轉。

  她跟著顧又笙的時日不長,卻很是喜歡這個善良的女子。

  若是活著的時候相遇就好了,她一定幫大鈴定下這大好姻緣。

  哪怕姻緣定不了,多有往來也是幸事。

  諸采苓沒想到,顧又笙會親自將她送到地府。

  地府門前的地,是血紅色的。

  那是走過的鬼怪,留下的血淚,一層復一層。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裡的血色,從未褪過。

  諸采苓的一生,結束了。

  人生一幅幅的畫卷似在眼前展開。

  諸采苓是家中長女,父親是個教書先生,母親是個繡娘。

  家中四口,她還有一個妹妹,自小無憂無慮地長大。

  及笄之後,她嫁給了父親的得意門生。

  諸采苓,便成了蕭諸氏。

  夫婦恩愛,不久就有了兒子蕭景仁。

  那幾年,算是她人生中最得意的日子。

  父母健在,妹妹可親,夫妻和睦,幼子可愛。

  可惜,丈夫意外去世,留下她和兒子相依為命。

  沒幾年,父母也相繼去世。

  她苦了幾年,但是兒子生性聰穎,沒有讓她苦太久。

  她從蕭諸氏變成了蕭老夫人,從帶兒子變成了帶孫子。

  死後,因為放不下,沒捨得入地府,竟還成了鬼怪。

  若不是極大的不舍,若不是極大的機緣,人死後,又豈能皆成鬼怪?

  她活著的時候,也曾怨過,為何自己年紀輕輕就那麼命苦,守了寡?

  但是死後,她見過太多可憐的冤死鬼,相比之下,自己倒成了其中,最安然幸福的一個。

  因緣際會,該是落幕之時。

  諸采苓此生,平平淡淡,卻不算白活。

  諸采苓走到血淚斑斑的門前,停下。

  然後緩緩地,抬起自己的腳。

  一踏進去,便是新生。

  顧又笙站在不遠處,看著她的背影。

  走好啊,諸采苓。

  諸采苓一腳已經踩進地府。

  她還是回過頭來,笑著念叨:「顧姑娘,你是個好人,就是心腸太軟,以後還是要小心啊。」

  防人之心不可無,防鬼之心,亦是。

  她不過一介路人,顧姑娘卻為她做了太多。

  這個世上,好人難為,更何況她還天賦異能。

  臨走之際,諸采苓沒有掛念自己的兒孫,卻是對顧又笙,生了幾分不舍。

  顧又笙笑著,沒有回話。

  十二年前,父親出事,他們一家被祖父連夜趕出京城。

  一路上數不清的追殺,所幸被祖父派來的侍衛解決,但是她……

  走散的時候,她以為這輩子可能也已到頭。

  她生性膽小,卻天生可通陰陽,無時無刻不在恐懼中度過。

  死了也好吧。

  那年的雨,就和初到西杭府時一樣。

  大雨滂沱,傾盆而下。

  那場雨,顧又笙此生難忘。

  她做好了死去的準備。

  也好。

  死了,便從此不會再有鬼怪糾纏,便可以投胎做個普通人。

  不用醒來便見鬼怪,時時刻刻,驚恐度日。

  也好。

  至少沒有拖累父親和姐姐,至少是她孤身一人,死得乾乾淨淨。

  「作孽啊,哪裡來的孩子,這麼大的雨也不找地方躲躲,趕緊趕緊,把她帶到馬車裡來,換身乾淨衣裳,取取暖……」

  「老夫人,這孩子渾身濕透了,小心弄髒了馬車,要不然放到後邊的馬車裡?」

  「後邊的馬車裝著貨,哪有我這邊放了暖爐來得暖和。趕緊的,囉里囉嗦,一條人命呢,可憐見的,這麼冷的天,淋成這副樣子……」

  「小可憐,這裡有碗粥,你慢慢喝下……」

  「老夫人,這粥……」

  這粥是唯一熱乎的吃食,要想再吃上一口熱的,得等到下一個驛站了。

  「小可憐,來來,別急,慢慢喝……」

  被叫做老夫人的婦人,打扮精緻,眉眼慈善,一點也不老。

  顧又笙雖然病得迷迷糊糊,卻記住了她的人,她的聲音。

  那時的諸采苓,比現在年輕,卻和現在一樣嘮叨。

  是個多話,但是心善的好人。

  諸采苓已被鬼差帶走,身形慢慢淡去。

  顧又笙舉起手來,劍指落下。

  一道金色的光芒,向著諸采苓而去。

  她曾是個極心軟的人。

  單純,甚至無知,被人騙過,被鬼騙過。

  可是多來,已不再如此。

  顧又笙嫣然而笑。

  老夫人,一路走好。

  多謝你十二年前,於我一粥之恩。

  於我,救命之恩。

  你於我,又怎會是路人?只不過,是你忘了而已。

  十二年前,受了你的恩。

  十二年後,我當報此恩。

  當去蕭府,為你解難。

  當到地府,送你一程。

  諸采苓看不見的地方,地府之中,盪起一抹金色,比起代娘那時,更甚。

  正是她垂涎了很久的功德之光。

  這功德金光,來自蕭景仁,贈予慈母。

  這功德金光,來自顧又笙,謝往日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