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頁
為給吳秀才治病,吳家已變賣了大部分田地,而且當時秀才娘子已懷有六、七個月身孕,吳啟也才是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沒了生活來源,母子兩人一時陷入了困境,還好有族人相幫,家才算是保住了。
吳啟以前是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生,經此家變,倒也很快就成長起來,跟村人學著種地,後來秀才娘子臨盆,生了個女兒,就是燕兒。
吳啟為了養活母親和妹妹,侍弄莊稼之餘,又跟著村裡的獵戶學打獵,設陷阱、下套子,他心思靈巧,學的又快,不出一年,倒也能出師了,秀才娘子自從生了燕兒之後,身體便一直不好,後來在燕兒兩、三歲的時候,終於熬不住,撒手人寰,從此後兄妹二人相依為命。
大概是四、五年前,吳啟在一次進山打獵途中,救下了一個昏迷的姑娘,這姑娘就是小雀。小雀清醒後,說自己無父無母,孤身一人,沒地方可去,吳啟只好將小雀留在了吳家。
後來吳啟和小雀日久生情,便在村人的見證下成了婚。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燕兒漸漸長大,卻慢慢察覺出不對來了,嫂子小雀,每年三月份總會離開吳家村,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又自己回來了,吳啟問她,她又不說,吳家村眾人都知小雀沒有家人,年年如此難免引人猜疑,後來村里流言四起。
吳家宗族為了家族聲譽,決定讓吳啟休妻,吳啟不從,被逐出家族,不得已只好離開村子,搬到了附近的山上生活,可山中生活清苦,在加上小雀覺得,吳啟兄妹被家族拋棄,完全是因為她的原因,心中的愧疚,在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壓迫下,身體很快就衰敗下來。
可即便這樣,今年三月的時候,小雀依然固執的要外出,是吳啟不忍心,一再追問,小雀才說出了她的秘密:她是去一個秀水鎮的地方,等她的小姐回來。
長星多年修道,心境早已和年少時不同,一般瑣事很難再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可聽到這裡的時候,她還是覺的喉頭一股酸澀直湧上眼底,險些落下淚來。
阿嬤的生日在三月底,每年這個時候,長星和小雀都會為阿嬤慶祝生日。
當年長星離開孟家去紫霞門時,離阿嬤的生日只有幾天,長星很遺憾,當時曾說過:「如果我將來可以自由下山,一定會在阿嬤生日前趕回來……」
小雀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為了等自己,才會在每年那個時候離開吳家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雀和阿嬤離開孟家?為何燕兒說的情況和長空說的不一樣?
吳家村離秀水鎮有幾百里地,對於凡人來說,乘馬車大概要走十天半個月才能到,可對於修真者來說其實只需眨眼之間。
不過燕兒表述不夠清楚,走錯了幾次路,終於在半個時辰後,到了吳家村。
沒有進村子,燕兒徑直帶長星上了山。
半山腰處蓋著幾間茅草屋,屋前用籬笆圍攏出一方小院,院子裡辟了一塊菜地,正是初秋,菜地里收穫頗豐,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正蹲在院子裡磨砍刀,聽到動靜,回身看來。
燕兒早已快步跑上前,驚喜地喊道:「哥哥!」
磨刀的男人正是吳啟。
吳啟看見燕兒也很高興,兩步迎上來叫道:「燕兒!」
再一看燕兒身後的孟長星,吳啟雖有驚艷,卻沒有失態,長星微微點了點頭,修真之人的容貌本就出眾,更何況長星的容貌在修真界都是頂尖的。吳啟一個凡夫俗子,沒有因此失態,可見心地端正。
「哥哥,我找到嫂子要找的人啦!」燕兒很興奮,一指長星,道:「就是她!」
「燕兒,不得無禮!」吳啟面色肅然,將燕兒拉到身後,又對長星施一禮道:「在下吳啟,是小雀的丈夫,仙子請進,我這就去喚內人出來。」
長星微一點頭,吳啟已快步進了茅屋,不一時,聽得裡面一聲驚呼,緊接著就是踉踉蹌蹌、急促的腳步聲,屋門打開,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出現在眼前,杏眼小臉,雖帶了風霜滄桑,可眉眼不改,正是小雀。
「小姐!」小雀瞬間紅了眼眶,不顧吳啟的攙扶,就要向長星撲來。
長星早已上前扶住了她:「小雀!」
小雀突然像個孩子一般,一把抱住長星,痛哭失聲。
長星輕輕撫著她的後背,用靈力舒緩她的情緒,良久,小雀才止住了哭聲,長星一邊安撫她,一邊探查她脈象,還好,不過是憂思過甚,傷了心脈,用靈氣滋養,再輔以藥物調養,慢慢也就好了。
吳啟早拿了兩條板凳出來,放在院中,又讓燕兒去廚房燒水,他自己上山去了,打算打些野味回來。
「小姐,我以為我再見不到你了!阿嬤找不到了!」小雀說著,剛平復下來的情緒,又有些激動起來。
長星索性將手貼在她後心處,安撫道:「小雀,我回來了,你不用害怕,當年發生了什麼?你和阿嬤為什麼會突然離開孟家?」
「其實我也不知道。」小雀略蹙了蹙眉,回憶道:「小姐走後,我和阿嬤守在紫藤苑,日常所需也不會短缺,日子過得很清閒。」
「大概是七八年前吧,有一次阿嬤外出買東西,回來時神情有些緊張,我問阿嬤,阿嬤先開始不說,後來禁不住我軟磨硬泡,才說了原因,原來是外面有陌生人在打聽小姐的事,阿嬤說感覺那些人像是修真者,而且語氣不善,阿嬤擔心小姐,還特意找三公子給您捎了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吳啟以前是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生,經此家變,倒也很快就成長起來,跟村人學著種地,後來秀才娘子臨盆,生了個女兒,就是燕兒。
吳啟為了養活母親和妹妹,侍弄莊稼之餘,又跟著村裡的獵戶學打獵,設陷阱、下套子,他心思靈巧,學的又快,不出一年,倒也能出師了,秀才娘子自從生了燕兒之後,身體便一直不好,後來在燕兒兩、三歲的時候,終於熬不住,撒手人寰,從此後兄妹二人相依為命。
大概是四、五年前,吳啟在一次進山打獵途中,救下了一個昏迷的姑娘,這姑娘就是小雀。小雀清醒後,說自己無父無母,孤身一人,沒地方可去,吳啟只好將小雀留在了吳家。
後來吳啟和小雀日久生情,便在村人的見證下成了婚。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燕兒漸漸長大,卻慢慢察覺出不對來了,嫂子小雀,每年三月份總會離開吳家村,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又自己回來了,吳啟問她,她又不說,吳家村眾人都知小雀沒有家人,年年如此難免引人猜疑,後來村里流言四起。
吳家宗族為了家族聲譽,決定讓吳啟休妻,吳啟不從,被逐出家族,不得已只好離開村子,搬到了附近的山上生活,可山中生活清苦,在加上小雀覺得,吳啟兄妹被家族拋棄,完全是因為她的原因,心中的愧疚,在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壓迫下,身體很快就衰敗下來。
可即便這樣,今年三月的時候,小雀依然固執的要外出,是吳啟不忍心,一再追問,小雀才說出了她的秘密:她是去一個秀水鎮的地方,等她的小姐回來。
長星多年修道,心境早已和年少時不同,一般瑣事很難再有太大的情緒起伏,可聽到這裡的時候,她還是覺的喉頭一股酸澀直湧上眼底,險些落下淚來。
阿嬤的生日在三月底,每年這個時候,長星和小雀都會為阿嬤慶祝生日。
當年長星離開孟家去紫霞門時,離阿嬤的生日只有幾天,長星很遺憾,當時曾說過:「如果我將來可以自由下山,一定會在阿嬤生日前趕回來……」
小雀一定是找不到自己,為了等自己,才會在每年那個時候離開吳家村!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小雀和阿嬤離開孟家?為何燕兒說的情況和長空說的不一樣?
吳家村離秀水鎮有幾百里地,對於凡人來說,乘馬車大概要走十天半個月才能到,可對於修真者來說其實只需眨眼之間。
不過燕兒表述不夠清楚,走錯了幾次路,終於在半個時辰後,到了吳家村。
沒有進村子,燕兒徑直帶長星上了山。
半山腰處蓋著幾間茅草屋,屋前用籬笆圍攏出一方小院,院子裡辟了一塊菜地,正是初秋,菜地里收穫頗豐,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正蹲在院子裡磨砍刀,聽到動靜,回身看來。
燕兒早已快步跑上前,驚喜地喊道:「哥哥!」
磨刀的男人正是吳啟。
吳啟看見燕兒也很高興,兩步迎上來叫道:「燕兒!」
再一看燕兒身後的孟長星,吳啟雖有驚艷,卻沒有失態,長星微微點了點頭,修真之人的容貌本就出眾,更何況長星的容貌在修真界都是頂尖的。吳啟一個凡夫俗子,沒有因此失態,可見心地端正。
「哥哥,我找到嫂子要找的人啦!」燕兒很興奮,一指長星,道:「就是她!」
「燕兒,不得無禮!」吳啟面色肅然,將燕兒拉到身後,又對長星施一禮道:「在下吳啟,是小雀的丈夫,仙子請進,我這就去喚內人出來。」
長星微一點頭,吳啟已快步進了茅屋,不一時,聽得裡面一聲驚呼,緊接著就是踉踉蹌蹌、急促的腳步聲,屋門打開,一個荊釵布裙的婦人出現在眼前,杏眼小臉,雖帶了風霜滄桑,可眉眼不改,正是小雀。
「小姐!」小雀瞬間紅了眼眶,不顧吳啟的攙扶,就要向長星撲來。
長星早已上前扶住了她:「小雀!」
小雀突然像個孩子一般,一把抱住長星,痛哭失聲。
長星輕輕撫著她的後背,用靈力舒緩她的情緒,良久,小雀才止住了哭聲,長星一邊安撫她,一邊探查她脈象,還好,不過是憂思過甚,傷了心脈,用靈氣滋養,再輔以藥物調養,慢慢也就好了。
吳啟早拿了兩條板凳出來,放在院中,又讓燕兒去廚房燒水,他自己上山去了,打算打些野味回來。
「小姐,我以為我再見不到你了!阿嬤找不到了!」小雀說著,剛平復下來的情緒,又有些激動起來。
長星索性將手貼在她後心處,安撫道:「小雀,我回來了,你不用害怕,當年發生了什麼?你和阿嬤為什麼會突然離開孟家?」
「其實我也不知道。」小雀略蹙了蹙眉,回憶道:「小姐走後,我和阿嬤守在紫藤苑,日常所需也不會短缺,日子過得很清閒。」
「大概是七八年前吧,有一次阿嬤外出買東西,回來時神情有些緊張,我問阿嬤,阿嬤先開始不說,後來禁不住我軟磨硬泡,才說了原因,原來是外面有陌生人在打聽小姐的事,阿嬤說感覺那些人像是修真者,而且語氣不善,阿嬤擔心小姐,還特意找三公子給您捎了信。」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