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頁
黃易安看向杜挽星,兩人目光相接的那一刻,杜挽星再次移開視線,迴避和黃易安的眼神接觸。
「我承認,我確實犯了很嚴重的錯誤。」黃易安的處事原則就是能屈能伸,該認錯的時候,從來不會嘴硬,「我也是在見到陳茜文之後,才意識到她是真正的柚花殺手。陳政文只是我拋給你們的煙霧彈,從始至終,我都很清楚,柚花殺手肯定是個女人。」
「你分析柚花殺手是男人的時候,不是說得頭頭是道嗎?」
「那些說法都是片面分析,其實,最重要的著力點,理應是受害者們全部都沒有遭受到侵害這一事實。」黃易安說,「假如兇手是男性,即便他存在某方面的障礙,那他也會通過過度暴力的傷害,展現男性強勢的一面。然而,我們從來就沒有在那些受害者們的身上發現過男性化的傷害,因此,判斷兇手為男性的基礎並不牢靠。」
「你通過『雌竟』的固有思維成功擾亂我們的調查思路,」万俟夏朗說,「讓我們以為兇手真的是男性。」
「十年前的那些案子,其實有個我難以理解的問題。」黃易安說,「兇手殺害一秋之後,為什麼會收手?一秋和先前的四名被害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很顯著,」秦知雨說,「前四名受害者,每個人都是遊蕩在社會邊緣的底層人員,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犯罪記錄。一秋卻是一名道德模範,家境優渥、心地善良的社會標杆。一秋和她們的性格、背景以及身份都大相逕庭,可以說,一秋完全就是兇手的目標人群。」
「按照陳政文的供述,」杜挽星說,「陳茜文殺死一秋完全就是個意外。」她望向黃易安,接著說,「一秋的死,跟她帶你去野營基地沒有關係。陳茜文在此之前就盯上了一秋,不是為了殺害她,而是因為仰慕她。」
「一秋幫助過她,對不對?」記憶漸漸甦醒,黃易安雙眼渙散出神,說,「她就是一秋死前經常提起的那個新朋友——茜茜公主。」
「沒錯。那天,一秋帶你去野營基地,其實還約了陳茜文。」杜挽星說,「她們算是網友面基,那天是第二次見面,幾乎沒有人知道她們的關係。」
「陳政文有沒有供出一秋遇害的經過?」
「陳茜文見到一秋,意外地發現你也跟著過來了。」杜挽星說,「於是,她躲在暗處,觀察你們姐妹倆的互動。有些事情勾動了她內心的嫉妒,為此,她和一秋發生爭執,錯手之下,她推倒一秋,一秋的後腦撞在石頭上,直接造成了一秋的死亡。」
「緊接著,她按照柚花殺手的標記手法布置了一秋的遇害現場,」黃易安說,「再之後,她回歸正常生活,以一秋的生命為代價,她平息了殺人慾望。」
「不對啊!她既然已經沒有殺人慾望了,為什麼又要在十年後殺害楊柳呢?」秦知雨問。
「殺害楊柳的兇手不是她,而是陳政文。」黃易安說,「陳茜文想要扔下國內的一切,和家人一同到國外,開啟新的人生,徹底消除柚花殺手的蹤跡。然而,陳政文不同意,他深深地依戀著姐姐陳茜文,想盡辦法想要留住陳茜文。於是,他如法炮製了柚花殺手的殺人手法,故意拋屍在兩人居住地的附近,就是為了警醒陳茜文。」
「不是警醒,而是喚醒。」万俟夏朗說,「陳政文做這一切,目的在於喚醒陳茜文的殺人慾望,讓真正的柚花殺手重出江湖。」
「馬品堯呢?他察覺到陳茜文是柚花殺手了嗎?」秦知雨問。
「不是,馬品堯以為鍾天然才是柚花殺手。」万俟夏朗說,「他發現陳茜文是柚花殺手後,差點瘋掉了。」
「為什麼?」
「馬品堯憎惡女性,最深層次的原因大概在於,他是個深櫃。」万俟夏朗說,「他接受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準則都不允許他承認自己的取向,長期的禁錮和封閉,慢慢釀成了他現在的病態心理。」
「他為什麼又要侵害梁美琪呢?」
「欲望發泄,」杜挽星說,「他長期受困於搖擺不定的情緒之下,做出殘忍的事情都只是時間問題。」
「這些都不是害人性命的藉口,」秦知雨說,「殺人就是殺人。」
「他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杜挽星說。
「鍾天然也不是第一次犯案了吧?」黃易安問。
「我們搜查過他家,」万俟夏朗說,「陳茜文是他的第三名受害者。」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殺人?」
「三年前,」杜挽星說,「不得不說,他是個克制力超於常人的連環殺人犯。要不是這一次抓到他,不敢想像未來會有多少人將遭到他的殺害。」
三人無言地點點頭。
「一樁案子揪出四個病態殺人狂,」秦知雨感概,說,「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不止四個,」万俟夏朗深吸一口氣,說,「馬品堯的兒子昨天也出事了。他在鬧市區持刀傷人,無差別捅傷三名路人,現在關在拘留所。」
「最可憐的是陳茜文的女兒,」秦知雨說,「父親、母親和舅舅都是殺人兇手,這孩子以後要怎麼面對未來的人生呢?」
「她會去加拿大,」杜挽星說,「陳茜文都已經安排好了。她在加拿大的生活應該不會太困擾。」
「你們相信天生殺人狂的理論嗎?」万俟夏朗問。
「我承認,我確實犯了很嚴重的錯誤。」黃易安的處事原則就是能屈能伸,該認錯的時候,從來不會嘴硬,「我也是在見到陳茜文之後,才意識到她是真正的柚花殺手。陳政文只是我拋給你們的煙霧彈,從始至終,我都很清楚,柚花殺手肯定是個女人。」
「你分析柚花殺手是男人的時候,不是說得頭頭是道嗎?」
「那些說法都是片面分析,其實,最重要的著力點,理應是受害者們全部都沒有遭受到侵害這一事實。」黃易安說,「假如兇手是男性,即便他存在某方面的障礙,那他也會通過過度暴力的傷害,展現男性強勢的一面。然而,我們從來就沒有在那些受害者們的身上發現過男性化的傷害,因此,判斷兇手為男性的基礎並不牢靠。」
「你通過『雌竟』的固有思維成功擾亂我們的調查思路,」万俟夏朗說,「讓我們以為兇手真的是男性。」
「十年前的那些案子,其實有個我難以理解的問題。」黃易安說,「兇手殺害一秋之後,為什麼會收手?一秋和先前的四名被害人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很顯著,」秦知雨說,「前四名受害者,每個人都是遊蕩在社會邊緣的底層人員,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每個人都有犯罪記錄。一秋卻是一名道德模範,家境優渥、心地善良的社會標杆。一秋和她們的性格、背景以及身份都大相逕庭,可以說,一秋完全就是兇手的目標人群。」
「按照陳政文的供述,」杜挽星說,「陳茜文殺死一秋完全就是個意外。」她望向黃易安,接著說,「一秋的死,跟她帶你去野營基地沒有關係。陳茜文在此之前就盯上了一秋,不是為了殺害她,而是因為仰慕她。」
「一秋幫助過她,對不對?」記憶漸漸甦醒,黃易安雙眼渙散出神,說,「她就是一秋死前經常提起的那個新朋友——茜茜公主。」
「沒錯。那天,一秋帶你去野營基地,其實還約了陳茜文。」杜挽星說,「她們算是網友面基,那天是第二次見面,幾乎沒有人知道她們的關係。」
「陳政文有沒有供出一秋遇害的經過?」
「陳茜文見到一秋,意外地發現你也跟著過來了。」杜挽星說,「於是,她躲在暗處,觀察你們姐妹倆的互動。有些事情勾動了她內心的嫉妒,為此,她和一秋發生爭執,錯手之下,她推倒一秋,一秋的後腦撞在石頭上,直接造成了一秋的死亡。」
「緊接著,她按照柚花殺手的標記手法布置了一秋的遇害現場,」黃易安說,「再之後,她回歸正常生活,以一秋的生命為代價,她平息了殺人慾望。」
「不對啊!她既然已經沒有殺人慾望了,為什麼又要在十年後殺害楊柳呢?」秦知雨問。
「殺害楊柳的兇手不是她,而是陳政文。」黃易安說,「陳茜文想要扔下國內的一切,和家人一同到國外,開啟新的人生,徹底消除柚花殺手的蹤跡。然而,陳政文不同意,他深深地依戀著姐姐陳茜文,想盡辦法想要留住陳茜文。於是,他如法炮製了柚花殺手的殺人手法,故意拋屍在兩人居住地的附近,就是為了警醒陳茜文。」
「不是警醒,而是喚醒。」万俟夏朗說,「陳政文做這一切,目的在於喚醒陳茜文的殺人慾望,讓真正的柚花殺手重出江湖。」
「馬品堯呢?他察覺到陳茜文是柚花殺手了嗎?」秦知雨問。
「不是,馬品堯以為鍾天然才是柚花殺手。」万俟夏朗說,「他發現陳茜文是柚花殺手後,差點瘋掉了。」
「為什麼?」
「馬品堯憎惡女性,最深層次的原因大概在於,他是個深櫃。」万俟夏朗說,「他接受的教育理念和道德準則都不允許他承認自己的取向,長期的禁錮和封閉,慢慢釀成了他現在的病態心理。」
「他為什麼又要侵害梁美琪呢?」
「欲望發泄,」杜挽星說,「他長期受困於搖擺不定的情緒之下,做出殘忍的事情都只是時間問題。」
「這些都不是害人性命的藉口,」秦知雨說,「殺人就是殺人。」
「他會受到法律的制裁。」杜挽星說。
「鍾天然也不是第一次犯案了吧?」黃易安問。
「我們搜查過他家,」万俟夏朗說,「陳茜文是他的第三名受害者。」
「他從什麼時候開始殺人?」
「三年前,」杜挽星說,「不得不說,他是個克制力超於常人的連環殺人犯。要不是這一次抓到他,不敢想像未來會有多少人將遭到他的殺害。」
三人無言地點點頭。
「一樁案子揪出四個病態殺人狂,」秦知雨感概,說,「真不知道是喜還是憂。」
「不止四個,」万俟夏朗深吸一口氣,說,「馬品堯的兒子昨天也出事了。他在鬧市區持刀傷人,無差別捅傷三名路人,現在關在拘留所。」
「最可憐的是陳茜文的女兒,」秦知雨說,「父親、母親和舅舅都是殺人兇手,這孩子以後要怎麼面對未來的人生呢?」
「她會去加拿大,」杜挽星說,「陳茜文都已經安排好了。她在加拿大的生活應該不會太困擾。」
「你們相信天生殺人狂的理論嗎?」万俟夏朗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