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但是,有功要賞,難道有過不罰?難道人是白死的?八載歲月,日夜打罵,她是白打的?李郁蕭看一眼啜泣不止的穆庈雪,又看一眼垂首默立的穆庭霜,沉沉開口:「給庭霜的生母償命,你夫妻二人之中有一人償罷了。」

  裴夫人眼中閃過欣喜,又聽上首陛下道:「裴氏,朕說話算話,不治你死罪,你也要說話算話,你仍是南陽郡主,但你不能回封地,你說你要一輩子為國祈福,行,朕要你一生在長秋寺侍佛。」

  又道:「太后的親家母親缺一侍奉牌位的人,裴氏,便由你早晚灑掃,日夜供奉吧。」

  太后的親家母親,這,這說的是梨兒?給那個小賤人供牌位?裴夫人咬著唇:「羅氏總是陛下宮嬪,卻與外男私有子息,這話若是傳出去,恐怕於皇家名聲不美。」

  李郁蕭未及說話,穆涵率先哈哈大笑:「蠹婦,你還要挾他?你的兒子在他手中,你威脅他?哈哈哈哈!我穆涵竟敗在你這愚婦手中,時也命也!哈哈哈哈!」

  聽聞此言,裴夫人終於意識到手中再無籌碼,坍著肩背癱在殿中。

  李郁蕭道:「你若安心禮佛,每年羅氏的兒子生辰,朕請羅氏帶著進宮看你。」

  殿中寂靜良久,裴夫人勉力再拜君王:「謝陛下,妾領旨。」

  行,李郁蕭示意黃藥子帶下去,又囑咐韓琰把穆涵關好,別出紕漏,又喚宮人陪穆庈雪回去,亂糟糟這大半日,承明殿終於安靜下來,只剩他和穆庭霜兩人。

  仇報完,路到頭,竟猛然生出一種空虛。

  剛才是穆涵看不出哭笑,這會子換李郁蕭面上不明白到底是哭還是笑,他向穆庭霜道:「這帳,咱們兩個的娘……」

  穆庭霜展開雙臂擁他:「都過去了。」

  都過去了?都過去了。李郁蕭閉上眼。

  斷壁殘垣硝煙散去,兩人默默相擁。

  第159章 從頭收拾舊河山

  今年正月的休沐是別肖想, 朝中宮中忙作一團。

  宮中還好,去年穆涵逼穆庭霜受刑廷尉,陛下震怒, 聯合少府、掖庭、光祿好好剷出去一批丞相府的內應眼線,這些釘子和丞相府、宣義侯府沾親帶故關係千絲萬縷說不清,這種人卻只有宮裡有麼?朝中只有更多。

  這裡頭,很難界定。

  穆涵, 把持朝政十來年,自然有根深蒂固的擁躉, 他們當中有得利者,如先頭蔡陵之流;有力爭上遊的上進者, 此一等有如鄧咸信;除此之外也有真的誓死效忠穆涵的人, 還不少。

  不說他們,就是蔡陵這種,臨到頭反水,到底該怎麼處置?輕輕揭過他們曾效力穆涵這一茬, 固然可以顯示李郁蕭的大度, 任人唯賢不計前嫌。可是,蔡陵、鄧咸信等,那也不是各方面都很賢啊, 才能是有,可不免自行牟利, 為家族牟利,這種要是不加以震懾, 早晚出大事。

  所以麼, 都是學問,都是麻煩, 棲蘭殿、清涼台,常侍大人陪著陛下不知道熬滅多少明燭。

  其餘的朝臣,穆涵也沒有三頭六臂,不得空一一招攬拉攏,因此朝中各部司當中更多的呢,是隨波逐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人。丞相黨當權,就附和丞相黨,少帝黨翻身,就跟從少帝黨,這種人又如何界定?到底誰人更忠心?誰人更堪用?

  這時候咱們穆常侍給出一個好主意。

  不久,一道天子詔令從尚書台發出來,說穆氏奸人伏誅,在其位時視聽混淆綱常錯亂,以至民間諸多訛謠,不成體統,陛下下旨說要在四境建講約台,各州府郡縣都要建,由縣令鄉學向百姓講解朝廷政令,務必使百姓明朝廷之愛民之心,而朝廷明百姓之苦,標理明例,渙若冰消。

  這詔令發出去,好是好的,非常好,等於黨政學習,尤其各方戰事才罷,兼朝中變天,值此動盪時期,思想建設非常重要,但是吧,李郁蕭故意留一個破綻,他要各郡縣每個月都開一次講約台。

  這是這道詔令當中很明顯的一個謬誤,須知這年頭又沒有汽車高鐵,可能偏遠的縣趕到郡中等閒要兩三天,還是百姓齊匯,你今日有事他明日有疾,說不得五六七八天就耽擱下來,耽誤農時耗費民力。

  這就是穆庭霜提議放的餌。

  陛下親政,泥沙俱下,阿諛奉承之徒少不得與忠心赤膽之臣混在一處,這道政令就是釣魚,誰人溜須逢迎,誰人鼓吹慫恿,誰人又迎難而上反對禁遏,讒臣和忠臣,一目了然。

  很快百官奏表上來,譚詡第一個反對,說此舉沽名釣譽徒增民負,言語間就差說陛下你怎麼啥也沒幹先染上好大喜功的毛病,也是十分有一說一。陛下無喜無怒,奏表留中不發,足足又等數日,等著群臣都上表。

  而後陛下一改之前態度,半點沒生氣,虛心納諫,改為一季講一次,又敬檢己過,接著順理成章把那些拍馬屁的臣子們訓斥一頓。

  罰得還不輕,罰俸是罰俸,只要沒罰個十萬百萬銀糧,其實都算仁慈,主要陛下另還有一招慣例。就是把這些人下衙之後召到閱室台,每天來倆時辰,寫檢討。也不要你們回家寫,鬧出代筆、抄襲等等故事,就來這兒寫,每天寫多少算多少,寫不完第二天再來,寫不夠一萬字不算完。

  這些活該多一嘴溜須之詞的大人們,沒幾日就被磨得蔫頭耷腦,再也不敢拿出趨炎奉承招式,朝中風氣一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