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薅著一個勁吃,自然也不必旁人來頂缸。穆常侍偏愛葡萄,這項說法大約,往後大約不再作數。

  也是好的。穆庭霜心中百感交集,這是為君之道。

  用膳的兩人默然無聲,但不妨著在宮人看來,陛下待穆常侍是一般無二地親厚,時不時給布菜盛餳,再寶貝也沒有。

  飯畢,按陛下的作息,少坐一坐便該午憩,黃藥子覷一覷兩位的神色,湊趣道:「陛下近日學琴有成,常侍大人恰恰是箇中翹楚,何不請常侍大人品評品評?」

  李郁蕭道一聲好,紫茸在他的寢殿,因領著起身往裡走,黃藥子知機,跟著行到內殿門口即停下腳步,綺羅帳子放下來,率眾宮人內侍扭頭出去。

  陛下卻到底沒撫琴,只說乏了,穆庭霜心裡有些空落,不過陛下說不願彈,怎麼也沒有他開口央請的道理。

  君臣兩個卻又說起尚書台。一般無二的香色帳子,一般無二的白松香,李郁蕭成功摒去所有綺念,仰在榻上閉著眼,一力只談正事。

  只是談著談著他有些困,上一個囫圇覺還是幾日前在荷西佳處穆庭霜床上,穆庭霜邊上。嗯,其實穆庭霜是催眠體質吧?彈琴安眠,身上的薰香安眠,就是什麼也不干也讓人一個勁犯困。

  意志沉溺之前,李郁蕭問:「穆卿,朕如此為寒門學子籌謀,你說,倘有一日果真兵戈相見,建章台上見真章,他們,會向著朕的吧?會嗎,他們會向著誰。」

  倒不是挾恩圖報,只是朕與丞相一黨,天下寒門,心裡會屬意誰?

  穆庭霜微微嘆口氣,語義溫柔又寡淡:「會向著勝者。」

  李郁蕭靜一靜,是啊,會向著勝者,這話,答得真好啊。他閉著眼向榻前笑道:「從前總怨你不対我說實話,如今總算知道為何。你說實話,真是難聽死了。」

  穆庭霜垂眼看他,看著他面上笑意轉淡,眼皮重新耷攏,沉沉睡去,翻個身,似乎咕噥一句「你還是騙朕吧」,又似乎沒有。

  「陛下,」半晌,穆庭霜輕聲念起,「臣說實話也無妨,怕只怕,您不敢聽。」

  可陛下已經入眠,因此也不知他這是說給誰。

  ……

  同一時刻,長信宮。

  姜太后手裡一隻柳木匣子,琉璃鑲邊,瞧去帶幾分異域風采,掀開蓋子一股異香,也不是中原香粉香餌的味道,匣子裡靜靜躺著的是兩枚暗粉色的香丸。

  她身邊今日倒奇了,並不是姜弗憂侍候左右,只陪著一名女尼,法號淨音的。姜太后問:「就是這東西?」

  淨音答道:「是,密宗的流出來的東西,錯不了。」

  「好,」姜太后遙望殿外,「萬事俱備,咱們只還須……一人之力。」

  --------------------

  作者有話要說:

  虛假的不服管教:裴玄,真正的不服管教離經叛道:______

  ·

  (季札)見舞《韶箾》者,曰:「……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第60章 有恨難詢佛

  這日穆庭霜照例進來伴駕。還是循例撫琴, 給陛下的午憩安枕。

  大約是午時剛過,榻上陛下睡得正熟,棲蘭殿的更漏一斛又空, 陛下榻旁的甘松香一爐又滿, 這時綺羅帳子微微一晃。穆庭霜看過去,是黃藥子悄悄探進一個腦袋。穆庭霜將遠山爐里的香灰騰到香篆裡頭, 慢慢踱出殿。

  「何事?」

  黃藥子神色猶豫:「長信宮遞來一枚絲帛, 說是……單門給常侍大人瞧瞧。」說著奉上一小卷東西。

  「予我?」穆庭霜接過,一下展開。

  他掃過兩眼, 眉梢一跳,啪地掌心合攏, 將絲帛扣住。黃藥子有些擔憂:「這一向棲蘭殿與長信宮不睦, 從前是貌離神合,如今……」

  穆庭霜神色如常:「如今如何?」他的目光要說不甚嚴厲,嘴裡也仿佛是不經意,「百善孝為先, 棲蘭殿與長信宮不和, 自然不是太后失慈的緣故,你明白麼?」

  黃藥子一凜,自然不能是太后失慈, 因為陛下不能言生母之過!既不是太后失慈,那麼陛下與太后不睦, 是誰的過錯?那只能是陛下不孝!

  「是奴婢妄言,常侍大人恕罪。」黃藥子左右瞧瞧, 又稟一事, 說的是先頭陛下與太后起的爭執。穆庭霜聽完,眉毛簡直不是跳一跳, 簡直是一溜煙地抽動不止,抬腳預備赴太后的約。

  不過將將邁出去一步他又拐回來,問黃藥子:「陛下……當真如此對太后說?」

  黃藥子稱是。

  穆庭霜思量片刻,再度踏出一步。這時他的步子毫無凝滯,心想陛下這是快叫熬出心病,他心緒煩亂,乍喜乍憂,手中長信宮的信又催著似的,混亂中他想,不行,須下定決心,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或許是該糾錯軌行,將陛下引回正道。須想個法子。

  ……

  又過幾日,穆相中間兒返朝述職,說是弘農郡的屯兵有異,吃餉和兵械與實際人頭對不上,明里暗裡竟然是在問荊太尉的職責。因為弘農郡屬司隸轄地,而司隸兵馬是荊睢的職責。荊睢也不是個慫的,當即將兵伍名錄連帶一應帳冊呈到丞相兵曹案上,眼瞧是一丁點的罪過都不吃。

  既不吃也不認,可說是十分強硬。

  這檔口李郁蕭趁機推幾項閒政,又是要給司隸的官員加車馬祿,又是要給北台行走的九卿下屬加茶水錢,還說蘭台與尚書台多謄寫庶務,徒費絲帛竹簡,叫換成廉價的紙張,還要給尚書台的院子擴建。穆涵原本是要上心,看看陛下這又是鬧哪出,遂派手底下人探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