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要想好,到底值不值得冒這個險。」觀海當然是希望秦見山知難而退,他對於再一次啟動石盤並沒有把握,也並不認為秦見山值得為了一個才認識兩年的人冒險。
「師父,求您送見山回去。」秦見山根本沒有一絲的猶豫,他顧不上那些危險和數百數千種可能,在他心裡所有的選擇都指向東方不敗一個人,只要能再回到他身邊,再大的風浪和危險他都不怕。
觀海長嘆一聲,自己耗費了極大的心力才讓秦見山回來,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他完全可以用師父的身份讓秦見山放棄,但是他做不到,他不想自己的愛徒活在遺憾與痛苦中。「只是『復始』極為耗費精神,我也無法在一天之內兩次啟動石盤,待明日我再嘗試吧。」
秦見山點頭應下,他再怎麼急切地想要回到東方不敗身邊,也做不出強迫自己師父的事情。「師父您先歇息一會兒,我去外面打只兔子。」
「見川的為人你知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些日子他從來沒有放棄找到你,你自己千萬不要暴露了行蹤,不要多生事端。」
「是。」
秦見山出了山洞,四處查看之後確定周圍沒有凌雲派的人,這才往清平崖下去。這裡找不出一絲異樣的東西,與過去他無數次看到的一樣;但是這裡又跟其他的每一處都不一樣,就是在這裡,他一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卻在千鈞一髮時因為師父口中的秘術,被帶到了另一個時空,遇到了東方不敗。
兩年的時光在秦見山的腦海中閃過。七百多個日夜,最後都變成了東方不敗的臉,變成了他的笑、他偶爾的小性子、他的不安,他的一切。
秦見山原本想要再上山看看自己成長和居住的地方,想去看看那些曾經的師弟們;他屏息靜氣,從清平崖下往上躍了四、五丈,正要再往上攀,卻想到自己本來就不應該再出現在這裡,凌雲派的一切都已經與他無關,於是意興闌珊,又下了崖,鑽進林子裡抓兔子。
秦見山回到山洞時觀海正在閉目打坐,他沒有打擾觀海,自己在旁邊生了火烤兔肉。在路上他想到,如果秦見川一直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了,一直在派人尋找,師父就在山下洞中,怎麼會安然無恙地藏了這麼久沒被發現?
興許是師父修習的秘術幫了他,秦見山不願再多想。
餘下的時間秦見山說了一些他這兩年來的見聞,說到東方不敗的武功,就連觀海也要驚嘆,對不能親眼見到這樣精彩的人物頗為遺憾。他沒告訴觀海,這個武功天下第一的男人,正是和自己洞房花燭的愛人。
觀海明顯能感覺到秦見山的心不在焉,感覺到他的焦躁不安。秦見山內心確實承受了非常大的煎熬,一方面他能體會到東方不敗找他不到的惶急;另一方面對於觀海他又覺得愧疚,愧疚於自己無法讓師父堂堂正正地生活、不必躲藏,愧疚於自己無法長伴師父左右盡孝。於他而言,忠孝已無可能兩全,因此格外痛苦。
漫長的一晚終於過去,秦見山一大早便醒來,去小溪邊取了清水、在林中摘了野果,端端正正地坐著等觀海醒來。
其實觀海也沒怎麼睡好,他聽到秦見山一晚上都在翻來覆去、聽到他坐起來又躺下、聽到他幾乎可以說是無聲的嘆氣,他當然也不好受。
「見山,師父還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一切收拾妥當,觀海拉著秦見山又坐在了自己身邊。
「師父您說。」
「從小我就教你要做個正直的人,教你忠孝節義,今天之後,你可以通通都忘掉。如果忠和孝註定不能兩全,師父更希望你能度過幸福的一生,而不是每天都活在煎熬和痛苦中。」
「多謝師父。」
「我之所以一直留在這裡,正是因為要帶你回來。這次送走你,我也會離開,凌雲派就全部交給見川了,是福是禍都看天意,我不再插手。」
「明白。」
「你也不必擔心我。」
「師父!」
觀海擺擺手,「罷了,自古相思最難尋。以後的一切,就要靠你自己啦。」
秦見山在觀海面前跪下,鄭重地向他磕了三個頭,一如當年觀海帶著無父無母的他上山,收他作徒弟時一樣。「師父的大恩大德,見山永不敢忘。見山的命,您救過兩次,見山卻無以為報,只盼師父長命百歲、福壽無邊。」
「你起來吧,坐到石盤中間去。」
秦見山依言坐好,觀海也在他對面坐定。
「見山,我最後再問一次,你是否真的決定了。」
「師父,我想好了。」
觀海深深地看了一眼秦見山,點頭道:「你自己在心裡想著那個人,拋開其他所有的雜念。」
「是。」
師徒二人都閉上眼睛,觀海默念石盤上的口訣,手指翻飛結了幾個手印。
山洞中沒有一絲的風,秦見山卻分明感覺到自己置身於風口浪尖,迎面飛沙走石;耳邊一會兒是巨大的風聲,一會兒又是聽不真切的人聲;他開始坐不穩,模糊中似乎有人伸手拉他,讓他下去;沒過多久這所有的感覺都消失了,他清楚地看到東方不敗在他面前巧笑倩兮,叫他的名字,他想開口卻張不開嘴。
東方不敗卻在這時漸行漸遠,要消失在他面前,他正欲伸手去抓,身上便是萬箭穿心的痛;終於等他抬起了手臂,一陣猩熱的液體卻濺到了他的臉上、身上。
「師父,求您送見山回去。」秦見山根本沒有一絲的猶豫,他顧不上那些危險和數百數千種可能,在他心裡所有的選擇都指向東方不敗一個人,只要能再回到他身邊,再大的風浪和危險他都不怕。
觀海長嘆一聲,自己耗費了極大的心力才讓秦見山回來,沒想到卻是這個結果;他完全可以用師父的身份讓秦見山放棄,但是他做不到,他不想自己的愛徒活在遺憾與痛苦中。「只是『復始』極為耗費精神,我也無法在一天之內兩次啟動石盤,待明日我再嘗試吧。」
秦見山點頭應下,他再怎麼急切地想要回到東方不敗身邊,也做不出強迫自己師父的事情。「師父您先歇息一會兒,我去外面打只兔子。」
「見川的為人你知道,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這些日子他從來沒有放棄找到你,你自己千萬不要暴露了行蹤,不要多生事端。」
「是。」
秦見山出了山洞,四處查看之後確定周圍沒有凌雲派的人,這才往清平崖下去。這裡找不出一絲異樣的東西,與過去他無數次看到的一樣;但是這裡又跟其他的每一處都不一樣,就是在這裡,他一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卻在千鈞一髮時因為師父口中的秘術,被帶到了另一個時空,遇到了東方不敗。
兩年的時光在秦見山的腦海中閃過。七百多個日夜,最後都變成了東方不敗的臉,變成了他的笑、他偶爾的小性子、他的不安,他的一切。
秦見山原本想要再上山看看自己成長和居住的地方,想去看看那些曾經的師弟們;他屏息靜氣,從清平崖下往上躍了四、五丈,正要再往上攀,卻想到自己本來就不應該再出現在這裡,凌雲派的一切都已經與他無關,於是意興闌珊,又下了崖,鑽進林子裡抓兔子。
秦見山回到山洞時觀海正在閉目打坐,他沒有打擾觀海,自己在旁邊生了火烤兔肉。在路上他想到,如果秦見川一直不相信自己已經死了,一直在派人尋找,師父就在山下洞中,怎麼會安然無恙地藏了這麼久沒被發現?
興許是師父修習的秘術幫了他,秦見山不願再多想。
餘下的時間秦見山說了一些他這兩年來的見聞,說到東方不敗的武功,就連觀海也要驚嘆,對不能親眼見到這樣精彩的人物頗為遺憾。他沒告訴觀海,這個武功天下第一的男人,正是和自己洞房花燭的愛人。
觀海明顯能感覺到秦見山的心不在焉,感覺到他的焦躁不安。秦見山內心確實承受了非常大的煎熬,一方面他能體會到東方不敗找他不到的惶急;另一方面對於觀海他又覺得愧疚,愧疚於自己無法讓師父堂堂正正地生活、不必躲藏,愧疚於自己無法長伴師父左右盡孝。於他而言,忠孝已無可能兩全,因此格外痛苦。
漫長的一晚終於過去,秦見山一大早便醒來,去小溪邊取了清水、在林中摘了野果,端端正正地坐著等觀海醒來。
其實觀海也沒怎麼睡好,他聽到秦見山一晚上都在翻來覆去、聽到他坐起來又躺下、聽到他幾乎可以說是無聲的嘆氣,他當然也不好受。
「見山,師父還有幾句話要囑咐你。」一切收拾妥當,觀海拉著秦見山又坐在了自己身邊。
「師父您說。」
「從小我就教你要做個正直的人,教你忠孝節義,今天之後,你可以通通都忘掉。如果忠和孝註定不能兩全,師父更希望你能度過幸福的一生,而不是每天都活在煎熬和痛苦中。」
「多謝師父。」
「我之所以一直留在這裡,正是因為要帶你回來。這次送走你,我也會離開,凌雲派就全部交給見川了,是福是禍都看天意,我不再插手。」
「明白。」
「你也不必擔心我。」
「師父!」
觀海擺擺手,「罷了,自古相思最難尋。以後的一切,就要靠你自己啦。」
秦見山在觀海面前跪下,鄭重地向他磕了三個頭,一如當年觀海帶著無父無母的他上山,收他作徒弟時一樣。「師父的大恩大德,見山永不敢忘。見山的命,您救過兩次,見山卻無以為報,只盼師父長命百歲、福壽無邊。」
「你起來吧,坐到石盤中間去。」
秦見山依言坐好,觀海也在他對面坐定。
「見山,我最後再問一次,你是否真的決定了。」
「師父,我想好了。」
觀海深深地看了一眼秦見山,點頭道:「你自己在心裡想著那個人,拋開其他所有的雜念。」
「是。」
師徒二人都閉上眼睛,觀海默念石盤上的口訣,手指翻飛結了幾個手印。
山洞中沒有一絲的風,秦見山卻分明感覺到自己置身於風口浪尖,迎面飛沙走石;耳邊一會兒是巨大的風聲,一會兒又是聽不真切的人聲;他開始坐不穩,模糊中似乎有人伸手拉他,讓他下去;沒過多久這所有的感覺都消失了,他清楚地看到東方不敗在他面前巧笑倩兮,叫他的名字,他想開口卻張不開嘴。
東方不敗卻在這時漸行漸遠,要消失在他面前,他正欲伸手去抓,身上便是萬箭穿心的痛;終於等他抬起了手臂,一陣猩熱的液體卻濺到了他的臉上、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