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皇太后對溫玉白卻又多了幾分厭惡,年輕小哥兒一旦生的好些,難免張狂生事。這樣的容貌,去侍奉北狄王也好。

  「既然北狄王能看上你,也是你的福氣。」太皇太后徐徐說,「若你能換來邊疆三十年太平,也算是幫你爹娘贖罪。」

  溫玉白垂下頭,只答了「是」,皇帝卻心悸不已,終於將最擔心的事和盤托出,這一刻祖孫嫌隙盡釋,他竟屈尊坐在太皇太后腳邊的小杌子上,將頭貼著太皇太后脆弱如紙的膝蓋,撒嬌般的說:「祖母,我若是被那北狄王給殺了,誰來孝敬祖母?」

  他說得太皇太后亦是心軟,不由想起賢慶長公主私下領命辦的事情。小兒子死的比她早,讓她白髮人送黑髮人不說,留下的孫兒也不省心。

  她有心把宮女所出的那孩子當備用,但安國公世子把人帶回來,她大失所望。

  那孩子兩腳都瘸了,只能勉強用拐杖撐著走路,泱泱大國的皇帝,怎能是這麼個瘸子?

  若孫兒真死了……太皇太后撫皇帝後頸的手一頓,眼神泛起冷意。

  「乖孩子,你想怎麼樣?」前些日子,因莫老賊那狗東西領著一眾人反覆進言,要求撤太皇太后的簾,她正好身子不適,乾脆順水推舟,退回了千秋殿。如今總不至於讓她一把老骨頭重新升簾聽政,去見勞什子的北狄王吧?

  皇帝搖頭,卻說出了石破天驚的一句話。

  「祖母,正好端王回來了,朕覺得這真是吉兆。堂兄和我本就相貌相似,我想來想去,北狄王入朝謁見,不如讓堂兄和我換一換?」

  太皇太后驚得兩眼發直,幸而這暖閣里只有他們三人,外加一個從郭家陪嫁入宮的老嬤嬤。

  「你這孩子,你真是瘋了?」

  皇帝也能讓人代替?讓端王穿龍袍、步丹陛、坐御座,接受萬民朝拜、群臣叩首?

  皇帝被老祖母罵了一句,整個人都不自在,眼底火星子直冒,卻又垂眼把怒氣掩住了。

  「端王只是頂替朕一日,他身子骨比朕更不健壯,說不定被嚇出個好歹來,祖母你擔心什麼?」

  溫玉白知道此時不宜發言,但皇帝自個兒被嚇出個好歹,卻污衊宋洛臻會被嚇出好歹來,他只想對著皇帝翻個大白眼。

  皇帝見太皇太后還不鬆口,竟不顧她年事已高,如兒時般扭進老祖母懷裡來迴轉著撒嬌,「祖母,您還疼不疼我了?」

  太皇太后被他鬧得沒招兒,瞥了溫玉白一眼,立刻想到了個一石二鳥的妙計。

  既然皇帝害怕直面北狄王,還和朝臣們提過,擔心他想暗害皇帝,不管北狄王心裡有什麼目的,倒不如把皇帝的猜想做實了。

  北狄蠻族敢單刀赴會,她沒理由不把威脅皇室江山百餘年的北狄王族弄死。

  就讓端王宋洛臻當一天皇帝的替身,幫皇帝見北狄王。在萬眾矚目的時候,宋洛臻再被北狄王害死。

  到時候北狄王犯下重罪,當場便可以命刀斧手把他砍成肉醬。

  至於溫玉白,已經是送給北狄王和親的人了,便賜他一個全屍,讓他陪北狄王於地下。這算得上是皇室的慈悲了。

  太皇太后越想越覺得自己寶刀未老,唇角泛起笑意,至於北狄王不想刺殺皇帝怎麼辦?這也簡單,不想也得想,她會幫他。

  溫玉白見太皇太后越笑越慈祥,心裡越發的心驚,他伺候太皇太后只幾日,卻知道這老人家心機深沉,絕不是普通對手。

  「既然玉白這小哥兒就要跟著北狄王走了,這兩日也不要虧待了他。」太皇太后笑得像朵菊花盛開,「不如把玉白小哥兒從溫家的族譜中拿出來,就轉到咱們郭家去,郭家認他當孫子,堂堂正正的嫁出去。」

  溫玉白還沒吭聲,身旁的老嬤嬤擰了他一把,道:「太皇太后娘娘多疼你啊!這是多大的福澤,你這傻孩子,還不趕緊謝恩!?」

  這世上最侮辱人的方式,莫過於此了吧?

  溫玉白猜測太皇太后必然不懷好意,他也不信阿史那都真心想娶他,畢竟離開春琳城時,是他為求自保出手重傷了阿史那都的弟弟阿史那隼,此事有多人看見,阿史那都恐怕心知肚明。

  再說他只想姓溫,誰想姓郭?

  只是形勢逼人,牛不喝水強摁頭,他不情不願地謝恩。

  一

  第二日北狄王阿史那都便要進宮謁見大殷朝皇帝,溫玉白梳洗一新,回到偏殿的暖閣過最後一晚。

  這一夜北風呼嘯,吹面寒氣逼人,暖閣四面厚厚的簾幕擋住了冷氣。他手撫摸著宋洛臻給他的一襲狐裘,那毛色依舊如雪一樣白,看著琉璃明窗外的凍枝橫斜,被殷紅的宮燈一照,色澤血一樣。

  他突見一隻雪白的大鳥在空中盤旋,乍一看像是雪做成的,雪鷹數日未見,身形果然矯健許多,見他注意到自己,便調轉身子朝偏殿的大門飛了過去。

  溫玉白不過是掛名的郭氏子,闔宮上下都知道他走個過場就要去北狄受苦,所以偏殿中伺候的人並不多,夜深燭融,也都睡去了,他忙將狐裘披上,領扣繫緊,邁步朝外走去。

  他跟著雪鷹,疾步走到了門口,對面傳來了很輕的叩門聲,砰砰砰,像是敲在他的心上。

  他抿了抿唇,只覺全身上下的血在燒,喉嚨哽咽,只輕聲說:「我在這兒。」

  是宋洛臻的聲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