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小女子奉諸位夫人的命,殿下和諸位公子若是不多做幾首詩來給新娘子聽聽,這院子可進不了。」
滿園的紅綢高掛,歡聲笑語,沈律也跟著面上帶著淺笑,溫聲開口道:「繁紅嫩翠,萬枝丹彩灼妝容,春鶯隨佇,借問姜女妝成否?......」
他的聲音朗朗,不疾不徐的念著催妝詩,正好讓裡間的沈歲晚幾人聽個明白,沈歲晚順聲望向關著的雕花門,好像隔著這扇門,能瞧見他意氣風發又喜笑顏開的模樣,在幾位夫人的打趣聲中,沈歲晚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視線躲閃起來。
何寒枝幾位姑娘也沒放過他們,看著太子殿下脾氣格外的好,也攔著隨行的幾位世家公子各自做了幾首。
沈歲晚的嫁衣比之太子的喜服,越加費工,織錦司加上金玉閣的巧手,足足備了半年才好。
嫁衣上的鳳繡樣是當初太子親自畫的樣式,尾羽飄逸,上好的絲線和精密的繡活讓這鳳從不同的角度瞧,都是流光溢彩般的燁然。嫁衣的衣襟處是與沈律喜服一樣的纏枝合歡如意紋飾,不同的是多了些瑩潤的東珠繡在其上。
幾位世家夫人都算是見過世面了,這嫁衣拿出來都驚訝了一番,都說衣裳稱人,實則也是人稱衣裳,這衣裳也就這姑娘的艷色相貌能壓得下了。
「去將那鳳冠拿過來。」姜夫人跟著幾人給沈歲晚整了整腰帶,使喚道。
崔氏注意力被引了過去,「聽說這鳳冠是宮裡按照先皇后做的?讓我也來瞧瞧......」
崔氏的話音頓住,視線也跟著那端著匣子的兩位丫鬟移動,隨後那鳳冠被拿了出來,周遭稍微靜了一瞬,鳳冠上的兩隻累絲金鳳栩栩,各銜著金枝,金枝又被簪匠比作步搖,帶著東珠明珠和瑪瑙小串,實在是......精巧極了!先前已經看了好幾次的姜夫人都愣了愣,何況從未瞧見過的這些姑娘夫人。
等沈歲晚收整結束,外面跟著沈律的幾位公子都說了一輪,就聽寢閣那裡總算傳來了動靜,眾人齊齊回頭,瞧見崔氏笑著推開門,「讓我來瞧瞧,你們誠意還算不錯,這日頭也不早了,殿下可要來接走佳人了?」
說話間,身後跟著走出一位身穿絳紅配青綠嫁衣、身形有致的女子,在丫鬟的攙扶下款步走了出來,面前雖舉著纏枝的宮扇,但單看那捏著宮扇的縴手都讓人視線一凝。
崔氏笑著暖場,沈律瞧著階上女子的身影,視線凝住,前前後後將近一年未見,沈律此時單是瞧見這聲音都心尖一顫,那心臟咚咚跳動得讓他自己都清晰的感覺到。
沈律快步上前,像是沒瞧見過他這不顧太子儀範的疾步,眾人一時愣住,旋即都揶揄的笑了起來。
沈歲晚有些緊張的抿著唇,眾人的笑聲和祝福聲在側,她一時分不清誰是誰的,除了方才的催妝詩,她再也沒聽到沈律的聲音。
驀地,階前出現一個紅衣身影,擺腳的繡樣與她身上嫁衣如出一轍的精細,她輕輕咬了咬唇,明明一直書信往來著,她卻好像那些未曾見過夫婿的閣中姑娘,手上都有些微微的顫。
面前伸來他好看的手,白皙修長,沈歲晚眼睫輕顫,周遭的笑鬧聲從耳邊撤去,只有這男子的手入了腦海,等她恍惚間反應過來時,她的手已經搭在了男子的手中。
沈律眼底漆黑,他看了眼他握在手中的素手因緊張而有些微涼,手上微微用了些力,緊緊的握住她,眼眸卻盯著那繁多裝飾的宮扇上,沉沉占有的眼神好像能洞穿這宮扇,看清姑娘的相貌。
「接下來可是『下婿』了,那木棍呢?」崔氏笑著開口。
旁邊的姜夫人聽言,捏著絹帕的手一緊,大勝男女成婚有下婿的習俗,就是娘家人拿著木棍輕輕的敲一下女婿,表明敲打之意,讓女婿好好善待自家姑娘的意思。
正想著,媒人已經將攙著紅綢的小木棍端了上來,眾人看向姜夫人,沈歲晚視線受限,過了良久,餘光里才出現姜夫人的手,她有些打顫的拿著木棍輕輕地碰了碰沈律的衣擺。
幅度極小,若不是沈歲晚一直盯著沈律的衣擺看,都發現不了擺動。
嫁太子屬於高嫁,按理說應該用木棍輕輕地敲幾下衣擺,但姜夫人實在怕,她哪敢「敲打」女婿,抖著手碰了一下就立馬收回。
沈律面不改色,注意力都在身側的姑娘身上。
眾人笑著看在眼中,媒人笑著主持流程,讓新郎官牽著新娘子出門去。
沈律手上有力,輕輕巧巧的就攙著沈歲晚走下了台階,期間兩人並未有多餘的說話聲,但她放心的將力輕輕的壓在沈律牽著她的手上。
雖看不見路,但有他帶著她走。
禮部官員和翊衛早已候在姜府門口多時,幾位公子打馬在前,身後是太子和太子妃所乘的儀鸞車駕,今日福傳福嵐兩人也穿的喜慶,車駕邊擺放著梯子,沈律面上帶著淺笑,人都溫和親近起來,「殿下,請上儀鸞駕。」福嵐朗聲道。
沈律率先上了儀鸞駕,伸手扶著身後的女子上來。
沈歲晚左手執扇遮擋著面頰,右手被男子握在手心,在上車駕的時候,他的另一隻手扶著她的胳膊,帶著她穩穩的上前。
儲君大婚,要告知百姓,因此這車鸞四周掛著的喜慶的紅綢紗,行走間微微揚起,讓圍觀的百姓也能瞻仰太子和准太子妃的風姿。
滿園的紅綢高掛,歡聲笑語,沈律也跟著面上帶著淺笑,溫聲開口道:「繁紅嫩翠,萬枝丹彩灼妝容,春鶯隨佇,借問姜女妝成否?......」
他的聲音朗朗,不疾不徐的念著催妝詩,正好讓裡間的沈歲晚幾人聽個明白,沈歲晚順聲望向關著的雕花門,好像隔著這扇門,能瞧見他意氣風發又喜笑顏開的模樣,在幾位夫人的打趣聲中,沈歲晚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視線躲閃起來。
何寒枝幾位姑娘也沒放過他們,看著太子殿下脾氣格外的好,也攔著隨行的幾位世家公子各自做了幾首。
沈歲晚的嫁衣比之太子的喜服,越加費工,織錦司加上金玉閣的巧手,足足備了半年才好。
嫁衣上的鳳繡樣是當初太子親自畫的樣式,尾羽飄逸,上好的絲線和精密的繡活讓這鳳從不同的角度瞧,都是流光溢彩般的燁然。嫁衣的衣襟處是與沈律喜服一樣的纏枝合歡如意紋飾,不同的是多了些瑩潤的東珠繡在其上。
幾位世家夫人都算是見過世面了,這嫁衣拿出來都驚訝了一番,都說衣裳稱人,實則也是人稱衣裳,這衣裳也就這姑娘的艷色相貌能壓得下了。
「去將那鳳冠拿過來。」姜夫人跟著幾人給沈歲晚整了整腰帶,使喚道。
崔氏注意力被引了過去,「聽說這鳳冠是宮裡按照先皇后做的?讓我也來瞧瞧......」
崔氏的話音頓住,視線也跟著那端著匣子的兩位丫鬟移動,隨後那鳳冠被拿了出來,周遭稍微靜了一瞬,鳳冠上的兩隻累絲金鳳栩栩,各銜著金枝,金枝又被簪匠比作步搖,帶著東珠明珠和瑪瑙小串,實在是......精巧極了!先前已經看了好幾次的姜夫人都愣了愣,何況從未瞧見過的這些姑娘夫人。
等沈歲晚收整結束,外面跟著沈律的幾位公子都說了一輪,就聽寢閣那裡總算傳來了動靜,眾人齊齊回頭,瞧見崔氏笑著推開門,「讓我來瞧瞧,你們誠意還算不錯,這日頭也不早了,殿下可要來接走佳人了?」
說話間,身後跟著走出一位身穿絳紅配青綠嫁衣、身形有致的女子,在丫鬟的攙扶下款步走了出來,面前雖舉著纏枝的宮扇,但單看那捏著宮扇的縴手都讓人視線一凝。
崔氏笑著暖場,沈律瞧著階上女子的身影,視線凝住,前前後後將近一年未見,沈律此時單是瞧見這聲音都心尖一顫,那心臟咚咚跳動得讓他自己都清晰的感覺到。
沈律快步上前,像是沒瞧見過他這不顧太子儀範的疾步,眾人一時愣住,旋即都揶揄的笑了起來。
沈歲晚有些緊張的抿著唇,眾人的笑聲和祝福聲在側,她一時分不清誰是誰的,除了方才的催妝詩,她再也沒聽到沈律的聲音。
驀地,階前出現一個紅衣身影,擺腳的繡樣與她身上嫁衣如出一轍的精細,她輕輕咬了咬唇,明明一直書信往來著,她卻好像那些未曾見過夫婿的閣中姑娘,手上都有些微微的顫。
面前伸來他好看的手,白皙修長,沈歲晚眼睫輕顫,周遭的笑鬧聲從耳邊撤去,只有這男子的手入了腦海,等她恍惚間反應過來時,她的手已經搭在了男子的手中。
沈律眼底漆黑,他看了眼他握在手中的素手因緊張而有些微涼,手上微微用了些力,緊緊的握住她,眼眸卻盯著那繁多裝飾的宮扇上,沉沉占有的眼神好像能洞穿這宮扇,看清姑娘的相貌。
「接下來可是『下婿』了,那木棍呢?」崔氏笑著開口。
旁邊的姜夫人聽言,捏著絹帕的手一緊,大勝男女成婚有下婿的習俗,就是娘家人拿著木棍輕輕的敲一下女婿,表明敲打之意,讓女婿好好善待自家姑娘的意思。
正想著,媒人已經將攙著紅綢的小木棍端了上來,眾人看向姜夫人,沈歲晚視線受限,過了良久,餘光里才出現姜夫人的手,她有些打顫的拿著木棍輕輕地碰了碰沈律的衣擺。
幅度極小,若不是沈歲晚一直盯著沈律的衣擺看,都發現不了擺動。
嫁太子屬於高嫁,按理說應該用木棍輕輕地敲幾下衣擺,但姜夫人實在怕,她哪敢「敲打」女婿,抖著手碰了一下就立馬收回。
沈律面不改色,注意力都在身側的姑娘身上。
眾人笑著看在眼中,媒人笑著主持流程,讓新郎官牽著新娘子出門去。
沈律手上有力,輕輕巧巧的就攙著沈歲晚走下了台階,期間兩人並未有多餘的說話聲,但她放心的將力輕輕的壓在沈律牽著她的手上。
雖看不見路,但有他帶著她走。
禮部官員和翊衛早已候在姜府門口多時,幾位公子打馬在前,身後是太子和太子妃所乘的儀鸞車駕,今日福傳福嵐兩人也穿的喜慶,車駕邊擺放著梯子,沈律面上帶著淺笑,人都溫和親近起來,「殿下,請上儀鸞駕。」福嵐朗聲道。
沈律率先上了儀鸞駕,伸手扶著身後的女子上來。
沈歲晚左手執扇遮擋著面頰,右手被男子握在手心,在上車駕的時候,他的另一隻手扶著她的胳膊,帶著她穩穩的上前。
儲君大婚,要告知百姓,因此這車鸞四周掛著的喜慶的紅綢紗,行走間微微揚起,讓圍觀的百姓也能瞻仰太子和准太子妃的風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