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徐達笑罵了手下士兵幾句,吩咐了人去將那女飛賊的屍身看好,這才會身,迎著朱元璋的笑臉一抱拳:“屬下幸不辱命,僥倖殺了那女飛賊!”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拍徐達的肩膀道:“做得好!”
徐達也是一笑,便又擔心的看著朱元璋問道:“大帥身體究竟如何了?傷的重嗎?”
朱元璋摸摸胸口,搖了搖頭:“剛才倒是有些氣喘,緩了這一會兒,倒是不礙事了。”
徐達這才放下心,小聲道:“我看那女人倒是武功很厲害的樣子,武功路數卻看不分明,大帥你說,這人到底是什麼來頭?難不成真是那韃子郡主的手下?”
朱元璋抬頭看看已經亂的不成樣子的主帳,抬腳往徐達的偏帳走了過去,帶著徐達及幾個將領進了營帳,方開口道:“早前有消息,大元皇帝已死,現在的皇帝是原來的太子匆忙登基,汝陽王已經出逃。我估計,不是那個紹敏郡主。”
底下幾人面面相覷:“倒也是啊,那個韃子郡主的爹都被大元皇帝趕走了,何必費心費力來刺殺我們大帥呢?”
“恩,此話有理,不過這人為什麼要殺大帥?”
“看這人的功夫之高,不像是無名之輩啊?可是我去看了,確實沒在武林中見過此人。”
“不錯,這女人長得極美,有這樣的長相加上這樣的武功,不可能我們沒聽說過……”
朱元璋等人均摸不著頭腦,只得紛紛散去處理後續。
徐達走在眾人之後,卻沒跟著出去,反而走回朱元璋身邊,悄聲問道:“大帥,會不會是……楊逍那邊的人?”
“你是說……”朱元璋眯著眼睛斟酌了一番,“是楊逍找的人要殺我?”
徐達緩緩點頭道:“如今眼看著大都之戰即將打起,打完了大都,元朝就算是滅了。可是將來新帝是誰,大帥心裡可有章程?”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瞟了徐達一眼,見其確實眼中有隱隱焦慮,倒也明白這人真心為他打算,便輕輕一笑:“不論如何,那也是打下大都之後的事,現在多想無益。”
徐達急道:“到時候再想,那不就晚了?”他湊近一些,低聲道,“大帥,你可得仔細思量好了。張教主那人雖人品沒的說,可是優柔寡斷,實在不是明君之相啊……”
朱元璋連忙打斷他:“老徐,此話怎能輕易出口?”
“但是!”
“誒!”朱元璋揮揮手止住徐達的話頭,“不論如何,張教主是這隻起義軍的領袖,今日之話出的你口入得我耳,不可再讓第三人知道!老徐,這話可千萬不能再提啦!”
徐達不甘不願的只得咽下勸說,撇嘴道:“……總之,我和常遇春那個傢伙都怎麼想,咱們支持大帥……”
朱元璋好笑的一拍他:“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個混小子趕緊滾蛋!你的營帳我徵用了,你小子找別人擠擠吧!”
徐達一樂:“應該的。大帥你好好休息,我去下面隨便找個帳篷對付一晚就是。”
朱元璋無奈的搖了搖頭:“對了,此次死的兄弟,按照陣亡的規格安葬吧。”
“是!”徐達痛快應了,抬腳便走了。
只留下朱元璋輾轉難眠,盯著帳篷頂思考了很長時間。
朱元璋遇刺的事情,很快報告到了張無忌所在的中軍,到也讓明教高層猜了好一會是誰下的手。
可是戰局正在此時急劇變化,這會兒已經沒人關心那女人是誰了,因為大元終於亂了!
之前大元皇帝被汝陽王綁架,皇子們前去相救時卻發生了兄弟鬩牆的大亂鬥,皇帝死於亂軍之中。
不論如何,這一戰之後脫古思帖木兒和汝陽王紛紛逃出大都,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卻沒能如願坐穩帝位。
因為一直有傳言皇帝是被愛猷識理答臘手下之人殺的,便有無數宗親反對新帝登基;後來雖說匆匆忙忙登基稱帝了,反對愛猷識理答臘的人也不在少數。
汝陽王和脫古思帖木兒手下都有精兵無數,這兩人帶走了自己的兵,大元本已經有了頹勢的境況便更是一路衰敗下去,還如何有心氣抵擋明教大軍?
脫古思帖木兒稱帝不過一個多月,明教大軍便已經兵臨大都城下!
一方是氣勢恢宏的精兵強將,一方是早已經心下無望的殘兵敗將,大都之戰只打了不到一天,明教大軍便破城而入,攻破了大都。
愛猷識理答臘倉皇出逃,整個大元至此煙消雲散。
大元,至此滅國。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預收哦~連結在此:山海經帶我去致富
翻來覆去求收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朝滅亡,天下百姓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整個中原大地上一片喜悅。
可是身在大都的明教義軍卻不敢在這個時候稍有輕忽。
大元軍隊的有生力量伏誅,大元末帝愛猷識理答臘出逃,可是在大都還有蒙古探子潛伏著。
另外,之前攻打大都之時,明教教主張無忌卻不在大軍之中,而是大都之戰第二天才匆忙趕回來的,這引起了很多義軍中層將領的不滿。
自從打下了大都,明教高層便想要推舉張無忌做新皇朝的皇帝,可是等了不長時間,百姓們聽說坐上皇位的確是朱元璋!
終於,朱元璋還是在全力交鋒中大獲全勝,如願當上了新王朝的皇帝。
不過天下乃是明教大軍打下的江山,經過一番討論之後,也是朱元璋考量到明教高層一致想要推舉張無忌做國主卻未能實現,難免心下有怨言,左思右想之下,新的皇朝最終定國號為‘明’。
自此,大明立國,開始了綿延數百年的明朝天下。
大都經過一場戰亂已經破碎不堪,加上之前戰爭中,徐達偷偷點火燒毀了元朝態勢恢弘的皇宮,整個大都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是以,朱元璋將國度定在了應天府(今南京)。
大戰之後,中原百姓急需休養生息,應天府的皇宮便一直拖拖拉拉的建著,到洪武八年才堪堪建成。
只是朱元璋當年在大軍中被一個黑衣女刺客打傷了肺腑,到底落了病根。之後連續大戰顧不上醫治,加上當時身體情況很好,只覺得肺腑中時有悶痛但是沒在意,等到登基為帝之後再去治療,已經是難以根治了。
洪武十年,朱元璋因為早年受傷之後拖延未治,導致肺腑中情況急劇惡化,到底病死在應天府明皇宮中,享年五十歲。
朱元璋死後,太子朱標繼位,年號永安,遷都北京。
朱標天性仁厚寬和,對上孝順嫡母馬太后,友愛兄弟,對下仁慈,在大明皇朝中極有威信。
此時朱標已經做了十年皇太子,政事方面很有能力,又能重用兄弟,是以朱元璋的數個兒子都對其心服口服。終其一生,未有哪個兄弟心有反意。
有了朱標這樣仁厚的皇帝,朝中風氣極為和諧。又因為朱標本人並不像父親那樣討厭商人,是以永安年間中原大地商業及為繁榮,海外貿易極為頻繁,經濟十分發達。
朱元璋哈哈一笑,拍拍徐達的肩膀道:“做得好!”
徐達也是一笑,便又擔心的看著朱元璋問道:“大帥身體究竟如何了?傷的重嗎?”
朱元璋摸摸胸口,搖了搖頭:“剛才倒是有些氣喘,緩了這一會兒,倒是不礙事了。”
徐達這才放下心,小聲道:“我看那女人倒是武功很厲害的樣子,武功路數卻看不分明,大帥你說,這人到底是什麼來頭?難不成真是那韃子郡主的手下?”
朱元璋抬頭看看已經亂的不成樣子的主帳,抬腳往徐達的偏帳走了過去,帶著徐達及幾個將領進了營帳,方開口道:“早前有消息,大元皇帝已死,現在的皇帝是原來的太子匆忙登基,汝陽王已經出逃。我估計,不是那個紹敏郡主。”
底下幾人面面相覷:“倒也是啊,那個韃子郡主的爹都被大元皇帝趕走了,何必費心費力來刺殺我們大帥呢?”
“恩,此話有理,不過這人為什麼要殺大帥?”
“看這人的功夫之高,不像是無名之輩啊?可是我去看了,確實沒在武林中見過此人。”
“不錯,這女人長得極美,有這樣的長相加上這樣的武功,不可能我們沒聽說過……”
朱元璋等人均摸不著頭腦,只得紛紛散去處理後續。
徐達走在眾人之後,卻沒跟著出去,反而走回朱元璋身邊,悄聲問道:“大帥,會不會是……楊逍那邊的人?”
“你是說……”朱元璋眯著眼睛斟酌了一番,“是楊逍找的人要殺我?”
徐達緩緩點頭道:“如今眼看著大都之戰即將打起,打完了大都,元朝就算是滅了。可是將來新帝是誰,大帥心裡可有章程?”
朱元璋不動聲色的瞟了徐達一眼,見其確實眼中有隱隱焦慮,倒也明白這人真心為他打算,便輕輕一笑:“不論如何,那也是打下大都之後的事,現在多想無益。”
徐達急道:“到時候再想,那不就晚了?”他湊近一些,低聲道,“大帥,你可得仔細思量好了。張教主那人雖人品沒的說,可是優柔寡斷,實在不是明君之相啊……”
朱元璋連忙打斷他:“老徐,此話怎能輕易出口?”
“但是!”
“誒!”朱元璋揮揮手止住徐達的話頭,“不論如何,張教主是這隻起義軍的領袖,今日之話出的你口入得我耳,不可再讓第三人知道!老徐,這話可千萬不能再提啦!”
徐達不甘不願的只得咽下勸說,撇嘴道:“……總之,我和常遇春那個傢伙都怎麼想,咱們支持大帥……”
朱元璋好笑的一拍他:“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個混小子趕緊滾蛋!你的營帳我徵用了,你小子找別人擠擠吧!”
徐達一樂:“應該的。大帥你好好休息,我去下面隨便找個帳篷對付一晚就是。”
朱元璋無奈的搖了搖頭:“對了,此次死的兄弟,按照陣亡的規格安葬吧。”
“是!”徐達痛快應了,抬腳便走了。
只留下朱元璋輾轉難眠,盯著帳篷頂思考了很長時間。
朱元璋遇刺的事情,很快報告到了張無忌所在的中軍,到也讓明教高層猜了好一會是誰下的手。
可是戰局正在此時急劇變化,這會兒已經沒人關心那女人是誰了,因為大元終於亂了!
之前大元皇帝被汝陽王綁架,皇子們前去相救時卻發生了兄弟鬩牆的大亂鬥,皇帝死於亂軍之中。
不論如何,這一戰之後脫古思帖木兒和汝陽王紛紛逃出大都,太子愛猷識理答臘卻沒能如願坐穩帝位。
因為一直有傳言皇帝是被愛猷識理答臘手下之人殺的,便有無數宗親反對新帝登基;後來雖說匆匆忙忙登基稱帝了,反對愛猷識理答臘的人也不在少數。
汝陽王和脫古思帖木兒手下都有精兵無數,這兩人帶走了自己的兵,大元本已經有了頹勢的境況便更是一路衰敗下去,還如何有心氣抵擋明教大軍?
脫古思帖木兒稱帝不過一個多月,明教大軍便已經兵臨大都城下!
一方是氣勢恢宏的精兵強將,一方是早已經心下無望的殘兵敗將,大都之戰只打了不到一天,明教大軍便破城而入,攻破了大都。
愛猷識理答臘倉皇出逃,整個大元至此煙消雲散。
大元,至此滅國。
作者有話要說: 新文預收哦~連結在此:山海經帶我去致富
翻來覆去求收藏~~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元朝滅亡,天下百姓奔走相告、歡欣鼓舞,整個中原大地上一片喜悅。
可是身在大都的明教義軍卻不敢在這個時候稍有輕忽。
大元軍隊的有生力量伏誅,大元末帝愛猷識理答臘出逃,可是在大都還有蒙古探子潛伏著。
另外,之前攻打大都之時,明教教主張無忌卻不在大軍之中,而是大都之戰第二天才匆忙趕回來的,這引起了很多義軍中層將領的不滿。
自從打下了大都,明教高層便想要推舉張無忌做新皇朝的皇帝,可是等了不長時間,百姓們聽說坐上皇位的確是朱元璋!
終於,朱元璋還是在全力交鋒中大獲全勝,如願當上了新王朝的皇帝。
不過天下乃是明教大軍打下的江山,經過一番討論之後,也是朱元璋考量到明教高層一致想要推舉張無忌做國主卻未能實現,難免心下有怨言,左思右想之下,新的皇朝最終定國號為‘明’。
自此,大明立國,開始了綿延數百年的明朝天下。
大都經過一場戰亂已經破碎不堪,加上之前戰爭中,徐達偷偷點火燒毀了元朝態勢恢弘的皇宮,整個大都已經不再適合作為一國之都。是以,朱元璋將國度定在了應天府(今南京)。
大戰之後,中原百姓急需休養生息,應天府的皇宮便一直拖拖拉拉的建著,到洪武八年才堪堪建成。
只是朱元璋當年在大軍中被一個黑衣女刺客打傷了肺腑,到底落了病根。之後連續大戰顧不上醫治,加上當時身體情況很好,只覺得肺腑中時有悶痛但是沒在意,等到登基為帝之後再去治療,已經是難以根治了。
洪武十年,朱元璋因為早年受傷之後拖延未治,導致肺腑中情況急劇惡化,到底病死在應天府明皇宮中,享年五十歲。
朱元璋死後,太子朱標繼位,年號永安,遷都北京。
朱標天性仁厚寬和,對上孝順嫡母馬太后,友愛兄弟,對下仁慈,在大明皇朝中極有威信。
此時朱標已經做了十年皇太子,政事方面很有能力,又能重用兄弟,是以朱元璋的數個兒子都對其心服口服。終其一生,未有哪個兄弟心有反意。
有了朱標這樣仁厚的皇帝,朝中風氣極為和諧。又因為朱標本人並不像父親那樣討厭商人,是以永安年間中原大地商業及為繁榮,海外貿易極為頻繁,經濟十分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