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頁
諸如「下一章要是某某某還這麼蠢的話,我就棄文了」這樣的評論,蔣青青都不知道發過多少次了。
當然了,最後,這些評論都只會成為後來的讀者打卡的地方。
因為發這些評論的帳號,無一不是頭頂著全訂的標誌。
這個標誌,代表這些叫囂著要棄文的帳號,最後都乖乖看到了結尾。
大概是悲劇本身就更能激發讀者們二創的激情。
光是小說本身的評論區,各種二創的長評,就比同等收藏的其他小說要多出兩三倍不止。
其中,蔣青青也貢獻了好幾篇。
她看著小說中這些出場臭毛病一堆的少年們,慢慢在江湖的錘鍊,朝堂權謀的浸染下,變得逐漸成熟,逐漸開始學會揣摩他人話里的意思,在由衷的驕傲的同時,卻又難免心酸。
心酸這些少年終究要長成他們從前並不喜歡的大人,尤其是看到知荔從剛出場時,耀眼如火焰一般的江湖女俠,逐漸被壓抑被改造。
甚至,知荔的爹娘請來的教養嬤嬤,還為了改一改知荔走路步子太大的習慣,用綁帶綁住了知荔的雙腿,讓她每一步只能輕輕挪動,還在她腰間系上禁步玉佩,只要走動時發出聲音,便要去撿一個時辰的佛豆。
是的,甚至知荔的肌膚身體都不屬於她自己,嬤嬤們不能隨意打罵留下傷痕,只能選擇撿佛豆這種懲罰措施來壓制知荔跳脫的性格。
相比較主角團其他四個人,知荔受到的折磨好似最輕。
但同樣身為女性,蔣青青卻獨獨對知荔受到的折磨最為感同身受。
尤其是在評論區的讀者們提供了各地各個時代背景下女性受到的規訓映襯下,知荔的處境更加顯得絕望無助。
即便小說中,作者棲吾還描繪了知荔的爹娘對她的疼愛,家族對她的寄予厚望。
但恰恰是這種疼愛,這種看重,活生生把知荔從一個活人折磨成了一個沉默的活死人。
而這個活死人卻成了長輩族老口中的「大家風範,端莊嫻雅」。
簡直是叫蔣青青看的渾身冒冷汗。
那幾章,讀者也似乎感同身受,評論區一片苦嚎,簡直是水漫評論區的節奏,有讀者叫囂「棲吾太太要是這麼發刀子,我就要棄文了」。
更有甚者評論道:「寧願看著少年們為理想慨然赴死,也不想看到曾經的少年英雄被生活瑣碎打敗,從此渾渾噩噩,虛度光陰,那簡直是對理想和少年最沉重的毀滅。」
好在,這些作者的「親媽」,作者棲吾也並沒有想要就此扼殺這群少年的意思。
在這樣憋屈的劇情後,主角團很快又各自因為一些事件,奮力衝出桎梏。
一場江湖上的綠梅滅門案牽引出二十年前的朝堂舊案,大半個朝堂和江湖都捲入其中,又有北匈蠻族虎視眈眈,為了查出真兇,小分隊再次集合。
這一次,五人行為了各自的理想燃燒自己,最終四人死於理想實現前夕。
怕疼怕死,隨身總要帶著一箱子救命藥止疼藥的藥王谷玄英死於毒瘴,死前經歷萬般折磨,肺腑俱碎。
自詡偷王之王,時常以輕功自傲的韓徹被困千軍萬馬中,死於萬箭穿心。
最愛美的大小姐知荔被驅趕入火海,眼睜睜看著火舌燎身,死後成了一具焦屍。
善使暗器,一手飛刀出神入化的晏陵最終被飛刀插入手腕腳腕,廢了手筋腳筋和一身武功,活生生流血而亡。
最終,只有劍客黎雁行活了下來,將最終揭發幕後真兇的關鍵性證據送到了朝堂之上。
但即便如此,黎雁行也並沒有能榮耀加身,長命百歲。
雖然玄英用盡了努力,將各種藥配置出來讓黎雁行吃下,這些藥也讓他真的撐到了京城,卻也沒能讓他完全屏蔽毒瘴。
毒瘴侵襲了他的肺腑和身體,黎雁行一日比一日虛弱,身體四肢的肌肉就像是被融化一般,終有一天,他成了空有一身內力,卻只能癱在床榻之上的皮包骨頭。
曾經仗劍走天涯,夢想著斬盡天下惡人的少年劍客,只活了短短三十載,比他的朋友們多活了幾年。
作者棲吾好似生怕讀者被虐的太慘了。
特地在番外寫明了,在少年們的幫助下,朝堂吏治一清,皇帝因為那份證據,清除了朝堂上親北匈的朝臣,在對北匈的問題上更顯強勢,並在五年後,親自領兵,將屢屢侵襲邊疆的北匈蠻族打服了。
邊疆百姓們從此的生活就好過了很多。
江湖幾大以武犯禁,屢屢挑戰律法,借著武力傷害普通百姓,挑起江湖紛爭的門派也被黎雁行的師門和知荔的家族聯手鎮壓,江湖風氣一反從前。
普通老百姓們中流傳著關於少年英雄的故事,關於他們的話本和說書更是深受歡迎。
在少年們離開後的五年後,一切都似乎變得更好了。
但一切越是更好,越是讓讀者們難過。
這一切,要是五個少年郎們可以親眼看看,該多好啊。
當初那個放下豪言,說「寧願看著少年們為理想慨然赴死,也不想看到曾經的少年英雄被生活瑣碎打敗」的讀者,這個時候簡直是欲哭無淚。
在最後一章的評論區一邊哭一邊評論:【我怎麼那麼嘴臭啊,現在想想,能整日被生活瑣碎圍繞,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當然了,最後,這些評論都只會成為後來的讀者打卡的地方。
因為發這些評論的帳號,無一不是頭頂著全訂的標誌。
這個標誌,代表這些叫囂著要棄文的帳號,最後都乖乖看到了結尾。
大概是悲劇本身就更能激發讀者們二創的激情。
光是小說本身的評論區,各種二創的長評,就比同等收藏的其他小說要多出兩三倍不止。
其中,蔣青青也貢獻了好幾篇。
她看著小說中這些出場臭毛病一堆的少年們,慢慢在江湖的錘鍊,朝堂權謀的浸染下,變得逐漸成熟,逐漸開始學會揣摩他人話里的意思,在由衷的驕傲的同時,卻又難免心酸。
心酸這些少年終究要長成他們從前並不喜歡的大人,尤其是看到知荔從剛出場時,耀眼如火焰一般的江湖女俠,逐漸被壓抑被改造。
甚至,知荔的爹娘請來的教養嬤嬤,還為了改一改知荔走路步子太大的習慣,用綁帶綁住了知荔的雙腿,讓她每一步只能輕輕挪動,還在她腰間系上禁步玉佩,只要走動時發出聲音,便要去撿一個時辰的佛豆。
是的,甚至知荔的肌膚身體都不屬於她自己,嬤嬤們不能隨意打罵留下傷痕,只能選擇撿佛豆這種懲罰措施來壓制知荔跳脫的性格。
相比較主角團其他四個人,知荔受到的折磨好似最輕。
但同樣身為女性,蔣青青卻獨獨對知荔受到的折磨最為感同身受。
尤其是在評論區的讀者們提供了各地各個時代背景下女性受到的規訓映襯下,知荔的處境更加顯得絕望無助。
即便小說中,作者棲吾還描繪了知荔的爹娘對她的疼愛,家族對她的寄予厚望。
但恰恰是這種疼愛,這種看重,活生生把知荔從一個活人折磨成了一個沉默的活死人。
而這個活死人卻成了長輩族老口中的「大家風範,端莊嫻雅」。
簡直是叫蔣青青看的渾身冒冷汗。
那幾章,讀者也似乎感同身受,評論區一片苦嚎,簡直是水漫評論區的節奏,有讀者叫囂「棲吾太太要是這麼發刀子,我就要棄文了」。
更有甚者評論道:「寧願看著少年們為理想慨然赴死,也不想看到曾經的少年英雄被生活瑣碎打敗,從此渾渾噩噩,虛度光陰,那簡直是對理想和少年最沉重的毀滅。」
好在,這些作者的「親媽」,作者棲吾也並沒有想要就此扼殺這群少年的意思。
在這樣憋屈的劇情後,主角團很快又各自因為一些事件,奮力衝出桎梏。
一場江湖上的綠梅滅門案牽引出二十年前的朝堂舊案,大半個朝堂和江湖都捲入其中,又有北匈蠻族虎視眈眈,為了查出真兇,小分隊再次集合。
這一次,五人行為了各自的理想燃燒自己,最終四人死於理想實現前夕。
怕疼怕死,隨身總要帶著一箱子救命藥止疼藥的藥王谷玄英死於毒瘴,死前經歷萬般折磨,肺腑俱碎。
自詡偷王之王,時常以輕功自傲的韓徹被困千軍萬馬中,死於萬箭穿心。
最愛美的大小姐知荔被驅趕入火海,眼睜睜看著火舌燎身,死後成了一具焦屍。
善使暗器,一手飛刀出神入化的晏陵最終被飛刀插入手腕腳腕,廢了手筋腳筋和一身武功,活生生流血而亡。
最終,只有劍客黎雁行活了下來,將最終揭發幕後真兇的關鍵性證據送到了朝堂之上。
但即便如此,黎雁行也並沒有能榮耀加身,長命百歲。
雖然玄英用盡了努力,將各種藥配置出來讓黎雁行吃下,這些藥也讓他真的撐到了京城,卻也沒能讓他完全屏蔽毒瘴。
毒瘴侵襲了他的肺腑和身體,黎雁行一日比一日虛弱,身體四肢的肌肉就像是被融化一般,終有一天,他成了空有一身內力,卻只能癱在床榻之上的皮包骨頭。
曾經仗劍走天涯,夢想著斬盡天下惡人的少年劍客,只活了短短三十載,比他的朋友們多活了幾年。
作者棲吾好似生怕讀者被虐的太慘了。
特地在番外寫明了,在少年們的幫助下,朝堂吏治一清,皇帝因為那份證據,清除了朝堂上親北匈的朝臣,在對北匈的問題上更顯強勢,並在五年後,親自領兵,將屢屢侵襲邊疆的北匈蠻族打服了。
邊疆百姓們從此的生活就好過了很多。
江湖幾大以武犯禁,屢屢挑戰律法,借著武力傷害普通百姓,挑起江湖紛爭的門派也被黎雁行的師門和知荔的家族聯手鎮壓,江湖風氣一反從前。
普通老百姓們中流傳著關於少年英雄的故事,關於他們的話本和說書更是深受歡迎。
在少年們離開後的五年後,一切都似乎變得更好了。
但一切越是更好,越是讓讀者們難過。
這一切,要是五個少年郎們可以親眼看看,該多好啊。
當初那個放下豪言,說「寧願看著少年們為理想慨然赴死,也不想看到曾經的少年英雄被生活瑣碎打敗」的讀者,這個時候簡直是欲哭無淚。
在最後一章的評論區一邊哭一邊評論:【我怎麼那麼嘴臭啊,現在想想,能整日被生活瑣碎圍繞,何嘗不是另一種幸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