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頁
該名自稱業內的知情人士甚至為了佐證自己的話,還拿出了一份聊天記錄。
裡面赫然就是戚妮經紀人吐槽華宇不是華家人的話,更有經紀人直接承認,是為了熱度,所以只能將錯就錯。
這下,原本還同情戚妮飛來橫禍的網友,都傻了。
不只是戚妮粉絲和網友們傻了。
A牌,和幾個知名品牌的公關也傻了。
這些品牌的共同點就是:品牌代言人或是品牌大使,都是戚妮,或者是戚妮和華宇這對前兩年熱度很高的恩愛夫妻。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而代之
事實上,早在不久前,華宇第一次醜聞事件的時候,就有不少品牌想和華宇解約。
奈何當時狗仔只拍到了酒店外的照片,沒有拍到更具有事實性依據的視頻和親密合照。
導致諸如A牌這樣的大品牌,很難以合作方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理由來合法解約。
若是A牌執意解約,就需要反過來支付華宇違約金。
戚妮和華宇當初簽訂的是一年的東亞區代言,若是要違約,需要支付的違約金不在少數。
加上當時,戚妮還默不作聲,很多時候不表態就代表了一定態度。
品牌方本來簽約的就是戚妮和華宇這對夫妻。
既然戚妮都不在意,加上華宇那邊的人幾次來說項,品牌方倒也沒打算鬧大。
只等著短約到期,自動解約就是了。
誰能想到呢,距離短約到期,就差那麼短短一個月了,華宇竟然還能鬧出大亂子來。
這下, 不僅華宇和戚妮的雙人代言保不住了,就連當初在品牌內部為華宇和戚妮說話的高管的工作也保不住了。
甚至於,以A牌為首的奢侈品品牌,還迎來了一波品牌名譽方面的痛擊。
【能用這種劣跡藝人做代言人的品牌能是什麼好牌子!】
甚至還有說,A牌早就知道華宇這些事兒了,只是A牌也有人參與其中,所以才當不知道。
A牌這種奢侈品品牌最看重品牌的調性和名譽。
這也就算了,偏偏這一點還體現在了實打實的銷售成績上。
華宇出事上熱搜的當天,A牌光是線上店就有幾十例訂單申請退貨,退貨理由大體都是嫌棄A牌陷入紛爭,比之前low了。
若說線上退貨,還只是一些網友的即時情緒,而且線上店鋪很多訂單都是小單,几几萬十幾萬的單子,也在A牌的承受範圍之內。
那麼到了線下,同一天內,竟然有連續好幾家門店,遭遇了忠實客戶的退貨和質疑。
習慣買A牌的貴婦名媛們,大多是最看重品牌調性的人。
用她們的話來說:
【A牌並不是無可取代,以前只是因為你們品牌進駐華國最早,宣傳造勢最多,所以我們覺得用A牌就是高貴奢侈的代表,但現在,就感覺一滴老鼠屎掉進了參湯里,讓我覺得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emmm……想到我買A牌,就是給這種人沖業績,就覺得有點噁心。】
【先不買了,感覺Q牌也不錯。】
這可不妥妥戳中了品牌的肺管子。
A牌和Q牌可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品牌。
A牌的亞洲區總裁當即大發雷霆。
直接沒通知華宇那邊,就撤掉了代言合同,又下了通知撤掉地廣,裁了當初給華宇說話的高管。
又在微博和各種平台宣布了品牌的操作。
只是作為奢侈品品牌需要保持高高在上的調性,即便他們急得要死了,還是做不到直接下場,在微博和其他平台和人一一解釋。
眼看著隨著華宇被官方通報出來的各種罪責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噁心。
A牌亞洲區總裁終於坐不住了。
在臨時召開的會議上,他拿這件事詰問東亞區總裁。
按照慣例,東亞區總裁又去問華國區總裁。
但這次,華國區總裁卻硬氣的很,兩手一攤:「當初我可以想請越青菱做為東亞區代言人的,到底是誰非說戚妮和華宇夫妻雙人熱度高,比起越青菱這個乍紅的小明星也更加符合品牌調性的? 」
華國區總裁言語中不乏揶揄和輕嘲。
她可沒忘了,當初她提交申請的時候,東亞區總裁對自己的冷嘲熱諷。
那眼神,就好似整個華國,她就找不出比越青菱熱度更大,名氣更高的明星來了。
是!
她承認當初剛簽約的時候,越青菱的確熱度比不上戚妮夫妻倆。
但她能看出越青菱的潛力啊!
背後有陸氏撐著,她自己又是個擅長為自己博話題爭版面的話題人物,明面上還有明顯的黑料,還能有比這更值得投資的嗎?
那些頂流和各種一線超線藝人,A牌也的確簽約過。
但內娛比起海外來說,又有一點不同——頂流遍地走,一年換一個。
今年是你,明面就有可能是他。
再加上年中官方那一通操作,直接就把內娛本來還算穩定的局面攪得一團亂。
限定頂流,一線小花小生都進去了好幾個。
更不用說二三線了。
內娛大洗牌,連品牌方找代言人都謹慎了許多。
沒辦法, 總不能真跟Z牌似的,找一個就進去一個,找一個就進去一個,最後成了粉絲和網友們口中的「內娛滅霸」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裡面赫然就是戚妮經紀人吐槽華宇不是華家人的話,更有經紀人直接承認,是為了熱度,所以只能將錯就錯。
這下,原本還同情戚妮飛來橫禍的網友,都傻了。
不只是戚妮粉絲和網友們傻了。
A牌,和幾個知名品牌的公關也傻了。
這些品牌的共同點就是:品牌代言人或是品牌大使,都是戚妮,或者是戚妮和華宇這對前兩年熱度很高的恩愛夫妻。
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而代之
事實上,早在不久前,華宇第一次醜聞事件的時候,就有不少品牌想和華宇解約。
奈何當時狗仔只拍到了酒店外的照片,沒有拍到更具有事實性依據的視頻和親密合照。
導致諸如A牌這樣的大品牌,很難以合作方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理由來合法解約。
若是A牌執意解約,就需要反過來支付華宇違約金。
戚妮和華宇當初簽訂的是一年的東亞區代言,若是要違約,需要支付的違約金不在少數。
加上當時,戚妮還默不作聲,很多時候不表態就代表了一定態度。
品牌方本來簽約的就是戚妮和華宇這對夫妻。
既然戚妮都不在意,加上華宇那邊的人幾次來說項,品牌方倒也沒打算鬧大。
只等著短約到期,自動解約就是了。
誰能想到呢,距離短約到期,就差那麼短短一個月了,華宇竟然還能鬧出大亂子來。
這下, 不僅華宇和戚妮的雙人代言保不住了,就連當初在品牌內部為華宇和戚妮說話的高管的工作也保不住了。
甚至於,以A牌為首的奢侈品品牌,還迎來了一波品牌名譽方面的痛擊。
【能用這種劣跡藝人做代言人的品牌能是什麼好牌子!】
甚至還有說,A牌早就知道華宇這些事兒了,只是A牌也有人參與其中,所以才當不知道。
A牌這種奢侈品品牌最看重品牌的調性和名譽。
這也就算了,偏偏這一點還體現在了實打實的銷售成績上。
華宇出事上熱搜的當天,A牌光是線上店就有幾十例訂單申請退貨,退貨理由大體都是嫌棄A牌陷入紛爭,比之前low了。
若說線上退貨,還只是一些網友的即時情緒,而且線上店鋪很多訂單都是小單,几几萬十幾萬的單子,也在A牌的承受範圍之內。
那麼到了線下,同一天內,竟然有連續好幾家門店,遭遇了忠實客戶的退貨和質疑。
習慣買A牌的貴婦名媛們,大多是最看重品牌調性的人。
用她們的話來說:
【A牌並不是無可取代,以前只是因為你們品牌進駐華國最早,宣傳造勢最多,所以我們覺得用A牌就是高貴奢侈的代表,但現在,就感覺一滴老鼠屎掉進了參湯里,讓我覺得有點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emmm……想到我買A牌,就是給這種人沖業績,就覺得有點噁心。】
【先不買了,感覺Q牌也不錯。】
這可不妥妥戳中了品牌的肺管子。
A牌和Q牌可是競爭最激烈的兩個品牌。
A牌的亞洲區總裁當即大發雷霆。
直接沒通知華宇那邊,就撤掉了代言合同,又下了通知撤掉地廣,裁了當初給華宇說話的高管。
又在微博和各種平台宣布了品牌的操作。
只是作為奢侈品品牌需要保持高高在上的調性,即便他們急得要死了,還是做不到直接下場,在微博和其他平台和人一一解釋。
眼看著隨著華宇被官方通報出來的各種罪責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噁心。
A牌亞洲區總裁終於坐不住了。
在臨時召開的會議上,他拿這件事詰問東亞區總裁。
按照慣例,東亞區總裁又去問華國區總裁。
但這次,華國區總裁卻硬氣的很,兩手一攤:「當初我可以想請越青菱做為東亞區代言人的,到底是誰非說戚妮和華宇夫妻雙人熱度高,比起越青菱這個乍紅的小明星也更加符合品牌調性的? 」
華國區總裁言語中不乏揶揄和輕嘲。
她可沒忘了,當初她提交申請的時候,東亞區總裁對自己的冷嘲熱諷。
那眼神,就好似整個華國,她就找不出比越青菱熱度更大,名氣更高的明星來了。
是!
她承認當初剛簽約的時候,越青菱的確熱度比不上戚妮夫妻倆。
但她能看出越青菱的潛力啊!
背後有陸氏撐著,她自己又是個擅長為自己博話題爭版面的話題人物,明面上還有明顯的黑料,還能有比這更值得投資的嗎?
那些頂流和各種一線超線藝人,A牌也的確簽約過。
但內娛比起海外來說,又有一點不同——頂流遍地走,一年換一個。
今年是你,明面就有可能是他。
再加上年中官方那一通操作,直接就把內娛本來還算穩定的局面攪得一團亂。
限定頂流,一線小花小生都進去了好幾個。
更不用說二三線了。
內娛大洗牌,連品牌方找代言人都謹慎了許多。
沒辦法, 總不能真跟Z牌似的,找一個就進去一個,找一個就進去一個,最後成了粉絲和網友們口中的「內娛滅霸」吧?!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