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頁
小夫妻之間的決裂,好像跟兩人彼此都沒有關係,但又息息相關。
臨安如果不是嫁給蕭縉雲,或許此時已經兒女雙全,夫妻恩愛,身為當朝皇帝的外甥女,當朝長公主的嫡女,臨安應當會生活地十分幸福。
但她偏偏就愛上了蕭縉雲,為此也曾猶豫,也曾擔憂,畢竟,大長公主和侯府大將軍的聯姻,或許會讓皇帝舅舅忌憚。
皇帝舅舅和長公主娘親的安慰和首肯,讓臨安堅定了決心。
也讓她誤以為自己得到了最親的長輩的祝福。
因此,即便成親數年沒有孩子,她哪怕是把補藥當水喝,她也甘之如飴。
她曾經以為自己是這世上最幸運的人。
她曾經在護國寺上香,老天啊,就拜託拜託,就讓她貪心地保有住此刻的幸福直到死去吧。
祈禱得來的結果卻是眾叛親離,對自己一貫很好的公公叔叔們慘死邊疆,婆婆得知消息後吐血衰竭而死,整個蕭家蕭條冷落,而導致這一切的,卻是自己最親最愛的母舅。
那一刻,天地崩塌。
這一切對於臨安來說,太過殘酷。
對於蕭縉雲來說,又何嘗不殘酷。
蕭縉雲是蕭家幼子,自小在京都金尊玉貴長大,在沒愛上臨安之前,蕭縉雲也是京都一大紈絝子弟,而且因為其武力值高,他的紈絝指數也極高。
蕭家小郎君,不愛紅顏愛馬球,在整個京都都名聲赫赫。
他的馬球技巧有多高超,他不愛親近女子的名聲就有多遠揚。
本朝對女子的規訓和約束不算大,京都中時常舉行馬球比賽,小娘子和小郎君皆可參加。
可想而知,蕭縉雲這不愛清靜女子的名聲,會讓多少膽大活潑的小娘子趨之若鶩。
但偏偏,臨安郡主就不是其中一個。
甚至於,最開始,臨安郡主還頗為看不上蕭縉雲。
在她心裡,男子要麼如太子哥哥一般文韜武略,舉手投足皆是貴氣倜儻。
要麼如她爹爹一般,雖未文弱書生,卻只體恤女兒心,一言一行皆是文人風骨。
蕭家雖然在京都名望顯赫,但武夫還是讓臨安避之唯恐不及。
她可討厭那種渾身汗臭味,一手繭子的臭男人了。
但偏偏,老天爺就是要讓如此作弄人。
一場有心人算計之下的馬球比賽,一匹瘋跑的隨時能把人顛下來的瘋馬,一場眾目睽睽之下的英雄救美。
原本互相看不上的兩個人有了交集。
接下去,就是理所應當的投木報瓊,寄雁傳書,琴心相挑,目成心許。
不愛紅顏愛馬球的蕭縉雲成了京都人盡皆知的小金魚。
高傲不可一世的臨安郡主成了最愛小金魚的人。。
然後,開始有多美好。
一切墜毀時,就如地崩山摧。
最愛的妻子沒有懷孕,是因為長公主早就在臨安出嫁前,就給她餵了涼藥。
甚至於,為了萬無一失,接下去的每一年,長公主都會以補藥為名,將涼藥送入臨安口中。
導致父兄慘死的戰爭是皇帝故意設計,朝堂上參蕭家的摺子是皇帝授意。
甚至,連母親的衰竭而亡,都是因為長公主的暗示。
滅族之恨,哪裡只是一句「臨安也不知曉」「臨安也是受害者」能輕飄飄揭過去的。
蕭縉雲的確無法遷怒臨安,但他也同樣無法在見臨安。
他喬裝打扮,以蕭家外室子的名義來到蕭府祭奠,屢次和臨安擦肩而過,眼中也曾為了臨安的痛苦而動容,但這種動容卻不夠重量動搖滅族之恨。
蕭縉雲離開京都之前,他遙遙地站在當年他和臨安成親時,種下的木棉花樹下,看著對面不遠處,因為累及趴在書房桌前睡著的妻子。
離開之前還盛放的木棉花,此刻還沒到盛夏,就已經開始凋敗。
整朵整朵的木棉花跌落樹梢,恰似滿門被滅的蕭家,也如兩個人的命運。
再見面時,兩個人已成仇敵。
這件事不怪臨安,也不能怪蕭縉雲。
只能說,命運弄人。
但恰恰是這折磨人的命運,讓這部劇前面短短十集塑造的人物和感情線在觀眾心中立住了。
那一晚,蕭縉雲一個人在木棉花樹下,站到了月上三更。
一直等看到那個點著燈的房間滅了燈,他才終於轉身離開。
就在他轉身下一秒,那扇剛剛關上的菱格窗吱呀一聲,臨安就這麼站在窗後,默默看著自己愛的少年就此離開自己的世界。
事實上,哪有人會真的認不出來自己愛的人呢?
即便對方改頭換面,臨安也還是第一時間就認出了對方。
但不管是他,還是她,都心知肚明彼此的處境。
不如就此放手,各安天命。
漫天飛舞的木棉花中,兩個人就此漸行漸遠。
此後,蕭縉雲單騎遠走北疆,為父兄和蕭家累世的清譽功勳正名。
與此同時,臨安郡主收起一身傲骨,收起那如霓如虹的華貴衣裳,穿起一身素服,開始以蕭縉雲遺孀,蕭家女眷的身份,為蕭家奔走。
明明已經是名義上互不相干的兩個人。
在不同的地方,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卻在為同一件事而努力。
偏偏不管是他們兩人,還是場外的觀眾,都知道,不管這件事能不能成,這兩個人都註定無法再走到一起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臨安如果不是嫁給蕭縉雲,或許此時已經兒女雙全,夫妻恩愛,身為當朝皇帝的外甥女,當朝長公主的嫡女,臨安應當會生活地十分幸福。
但她偏偏就愛上了蕭縉雲,為此也曾猶豫,也曾擔憂,畢竟,大長公主和侯府大將軍的聯姻,或許會讓皇帝舅舅忌憚。
皇帝舅舅和長公主娘親的安慰和首肯,讓臨安堅定了決心。
也讓她誤以為自己得到了最親的長輩的祝福。
因此,即便成親數年沒有孩子,她哪怕是把補藥當水喝,她也甘之如飴。
她曾經以為自己是這世上最幸運的人。
她曾經在護國寺上香,老天啊,就拜託拜託,就讓她貪心地保有住此刻的幸福直到死去吧。
祈禱得來的結果卻是眾叛親離,對自己一貫很好的公公叔叔們慘死邊疆,婆婆得知消息後吐血衰竭而死,整個蕭家蕭條冷落,而導致這一切的,卻是自己最親最愛的母舅。
那一刻,天地崩塌。
這一切對於臨安來說,太過殘酷。
對於蕭縉雲來說,又何嘗不殘酷。
蕭縉雲是蕭家幼子,自小在京都金尊玉貴長大,在沒愛上臨安之前,蕭縉雲也是京都一大紈絝子弟,而且因為其武力值高,他的紈絝指數也極高。
蕭家小郎君,不愛紅顏愛馬球,在整個京都都名聲赫赫。
他的馬球技巧有多高超,他不愛親近女子的名聲就有多遠揚。
本朝對女子的規訓和約束不算大,京都中時常舉行馬球比賽,小娘子和小郎君皆可參加。
可想而知,蕭縉雲這不愛清靜女子的名聲,會讓多少膽大活潑的小娘子趨之若鶩。
但偏偏,臨安郡主就不是其中一個。
甚至於,最開始,臨安郡主還頗為看不上蕭縉雲。
在她心裡,男子要麼如太子哥哥一般文韜武略,舉手投足皆是貴氣倜儻。
要麼如她爹爹一般,雖未文弱書生,卻只體恤女兒心,一言一行皆是文人風骨。
蕭家雖然在京都名望顯赫,但武夫還是讓臨安避之唯恐不及。
她可討厭那種渾身汗臭味,一手繭子的臭男人了。
但偏偏,老天爺就是要讓如此作弄人。
一場有心人算計之下的馬球比賽,一匹瘋跑的隨時能把人顛下來的瘋馬,一場眾目睽睽之下的英雄救美。
原本互相看不上的兩個人有了交集。
接下去,就是理所應當的投木報瓊,寄雁傳書,琴心相挑,目成心許。
不愛紅顏愛馬球的蕭縉雲成了京都人盡皆知的小金魚。
高傲不可一世的臨安郡主成了最愛小金魚的人。。
然後,開始有多美好。
一切墜毀時,就如地崩山摧。
最愛的妻子沒有懷孕,是因為長公主早就在臨安出嫁前,就給她餵了涼藥。
甚至於,為了萬無一失,接下去的每一年,長公主都會以補藥為名,將涼藥送入臨安口中。
導致父兄慘死的戰爭是皇帝故意設計,朝堂上參蕭家的摺子是皇帝授意。
甚至,連母親的衰竭而亡,都是因為長公主的暗示。
滅族之恨,哪裡只是一句「臨安也不知曉」「臨安也是受害者」能輕飄飄揭過去的。
蕭縉雲的確無法遷怒臨安,但他也同樣無法在見臨安。
他喬裝打扮,以蕭家外室子的名義來到蕭府祭奠,屢次和臨安擦肩而過,眼中也曾為了臨安的痛苦而動容,但這種動容卻不夠重量動搖滅族之恨。
蕭縉雲離開京都之前,他遙遙地站在當年他和臨安成親時,種下的木棉花樹下,看著對面不遠處,因為累及趴在書房桌前睡著的妻子。
離開之前還盛放的木棉花,此刻還沒到盛夏,就已經開始凋敗。
整朵整朵的木棉花跌落樹梢,恰似滿門被滅的蕭家,也如兩個人的命運。
再見面時,兩個人已成仇敵。
這件事不怪臨安,也不能怪蕭縉雲。
只能說,命運弄人。
但恰恰是這折磨人的命運,讓這部劇前面短短十集塑造的人物和感情線在觀眾心中立住了。
那一晚,蕭縉雲一個人在木棉花樹下,站到了月上三更。
一直等看到那個點著燈的房間滅了燈,他才終於轉身離開。
就在他轉身下一秒,那扇剛剛關上的菱格窗吱呀一聲,臨安就這麼站在窗後,默默看著自己愛的少年就此離開自己的世界。
事實上,哪有人會真的認不出來自己愛的人呢?
即便對方改頭換面,臨安也還是第一時間就認出了對方。
但不管是他,還是她,都心知肚明彼此的處境。
不如就此放手,各安天命。
漫天飛舞的木棉花中,兩個人就此漸行漸遠。
此後,蕭縉雲單騎遠走北疆,為父兄和蕭家累世的清譽功勳正名。
與此同時,臨安郡主收起一身傲骨,收起那如霓如虹的華貴衣裳,穿起一身素服,開始以蕭縉雲遺孀,蕭家女眷的身份,為蕭家奔走。
明明已經是名義上互不相干的兩個人。
在不同的地方,以各自不同的身份,卻在為同一件事而努力。
偏偏不管是他們兩人,還是場外的觀眾,都知道,不管這件事能不能成,這兩個人都註定無法再走到一起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