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姐姐喝茶。」
她腳步輕快,手舉托盤,輕輕把兩盞茶水放在兩人跟前,可能男人那一身氣勢太攝人,在遞給謝時晏時,她的手明顯抖了一下,點點茶漬灑出來,滴在桌几上。
「對不住,對不住!我不是故意的、我這就擦掉……」
眼見李靈靈手忙腳亂,李昭忙安撫道,「不礙事。他就是這個性子,你莫慌。」
那日兄妹兩人不曉得談了什麼,最後也沒談妥。靈靈這個姑娘固執地很,實在沒轍,李昭只能暫時收留她,她心懷感激,便經常圍在李昭身邊,做些端茶倒水之類的活計。
李昭也是頭痛,她到底是個客人,哪有讓客人動手的道理?可李靈靈不聽,每日勤快的,簡直能把雲蕙比下去。
「行了,你回房間休息罷,以後這些事交給丫頭做就好。」
一個小插曲過後,兩人都自在了些。
李昭岔開話題,「你近來怎麼樣,都忙些什麼。」
謝時晏輕抿一口茶水,淡道,「為聖上準備萬國朝賀。臨近月底,京中人來往繁雜,你無事不要外出。」
不用他多餘交代,李昭自恢復身份以來,不知收到了多少拜帖和請柬,都被她一一推拒,如今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著安兒。
她唯一想去的是大相國寺。元空大師當年的方子救了謝時晏,如今又救了淮州一城的百姓,實乃當世菩提。可當她攜重禮前去拜訪的時候,元空大師已經閉關了。
元空大師一閉關,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他已耄耋之年,下次再見不知到了何夕。
謝時晏嘆道,「元空大師真乃大智慧也。」
近來京中不太平,大相國寺的僧人和年前來的宗親已經入宮祈福,有意也好,無意也罷,元空大師此時避世,實乃一明智之舉。
李昭敏銳地察覺到他話中的蹊蹺,問道,「萬國朝賀……會發生什麼事麼?」
他從她入京起就告訴她,會在萬國朝賀時為她翻案,誰知皇帝神來一筆,她驀然恢復身份,不知是否打亂了他的計劃。
她又想起青羽曾告訴過她,「京中危,勿去。」
可謝時晏什麼都不告訴她,只是淡淡地、含糊道,「朝賀,自然是萬國臣服,瞻我天.朝之國威。」
「你不用管這些。」
他又問起李承安的飲食起居。李承安離不開母親,兩人分府別居後,兒子一直跟著娘生活,他不用想,已經知道這小子肯定玩兒瘋了。
這不,今日去驛站找了那胡商玩兒,剛好逃過一劫。
「算他走運。」
謝時晏失笑道。他說著從袖子裡抽出一本《孟子》,封皮已有些破舊,李昭一翻,裡面方正的小楷密密麻麻,寫滿了標註。
「這是我幼時用的,如今翻出來,又做了校正,讓他閒時看看。」
他說的輕描淡寫,李昭卻不知道,他近日事務繁多,前有皇帝收權,後有政敵為難。曾經的相爺有多位高權重,如今就有多少人想把他拉下來。白日俗事纏繞,晚間在案前獨對燭火。
李承安年紀小,又貪玩兒,他儘可能把晦澀的言語寫的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每每擱筆之時,已經到了夜半。一本《孟子》,還沒有一指厚,盡顯舐犢情深。
不過李昭十分細心,書頁是舊的,邊上泛著微黃,有些還被蟲蛀過,但裡面的墨痕是新的,靠近一聞,還有絲絲清香。
她珍而重之地收起來,「你放心,我會督促他向學的。」
她雖然愛孩子,但也只溺子如殺子的道理,安兒再過幾個月就七歲了,總不能一直孩子心性。
兩人又絮絮叨叨說了些閒話,大多是李昭在說,儘是家常瑣事,夾雜著李承安的調皮搗蛋,謝時晏就靜靜看著她,偶爾含笑應喏,兩人如老夫老妻一般默契。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麼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說說話。
成婚那幾年自不必說,苦多甜少。中間分離六年,回京後李昭處處逃避,直到淮州之行,兩人的關係稍微緩和,卻又遇城中怪病、刺客追殺。待終於能喘口氣,萬國朝賀在即,他們得趕路了。
李昭此時破天荒地生出一個念頭——要是能停留在此刻,該多好。
「昭昭,怎麼心不在焉地?」
謝時晏的話打斷了李昭的思緒,她回過神來,苦笑道,「我近來一直心神不寧,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
「你莫憂心。」
謝時晏嘆道,他看著她的眼睛,再一次向她保證,「一切有我,不怕。」
四目相對,這一瞬間,李昭仿佛穿越了時空,在清冷的月光里,那個滿臉血跡的少年郎君曾對她說,「不怕。」
過了許久,李昭低下頭,輕聲道,「嗯。」
謝時晏笑了,他起身整整衣襟袖口,一邊往外走。「我近來事務繁多,暫時顧不上那小子,讓他別躲懶,好好念書,我閒下來帶他騎大馬。」
這是他在淮州就承諾過的,可惜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
「不用送我,你歇著。」
眼見他的身影逐漸遠去,李昭沒由來心頭一慌,「你——你千萬小心。」
她不知道還能說什麼,腹中千言萬語,最後只訥訥道,「安兒……我一個人管不住。」
她聲音小的像蚊蠅,也不知他聽到沒有。謝時晏沒有轉身,只輕輕擺手,抬腳走了出去。獨留李昭一人,怔怔看著空曠的院落。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腳步輕快,手舉托盤,輕輕把兩盞茶水放在兩人跟前,可能男人那一身氣勢太攝人,在遞給謝時晏時,她的手明顯抖了一下,點點茶漬灑出來,滴在桌几上。
「對不住,對不住!我不是故意的、我這就擦掉……」
眼見李靈靈手忙腳亂,李昭忙安撫道,「不礙事。他就是這個性子,你莫慌。」
那日兄妹兩人不曉得談了什麼,最後也沒談妥。靈靈這個姑娘固執地很,實在沒轍,李昭只能暫時收留她,她心懷感激,便經常圍在李昭身邊,做些端茶倒水之類的活計。
李昭也是頭痛,她到底是個客人,哪有讓客人動手的道理?可李靈靈不聽,每日勤快的,簡直能把雲蕙比下去。
「行了,你回房間休息罷,以後這些事交給丫頭做就好。」
一個小插曲過後,兩人都自在了些。
李昭岔開話題,「你近來怎麼樣,都忙些什麼。」
謝時晏輕抿一口茶水,淡道,「為聖上準備萬國朝賀。臨近月底,京中人來往繁雜,你無事不要外出。」
不用他多餘交代,李昭自恢復身份以來,不知收到了多少拜帖和請柬,都被她一一推拒,如今只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著安兒。
她唯一想去的是大相國寺。元空大師當年的方子救了謝時晏,如今又救了淮州一城的百姓,實乃當世菩提。可當她攜重禮前去拜訪的時候,元空大師已經閉關了。
元空大師一閉關,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他已耄耋之年,下次再見不知到了何夕。
謝時晏嘆道,「元空大師真乃大智慧也。」
近來京中不太平,大相國寺的僧人和年前來的宗親已經入宮祈福,有意也好,無意也罷,元空大師此時避世,實乃一明智之舉。
李昭敏銳地察覺到他話中的蹊蹺,問道,「萬國朝賀……會發生什麼事麼?」
他從她入京起就告訴她,會在萬國朝賀時為她翻案,誰知皇帝神來一筆,她驀然恢復身份,不知是否打亂了他的計劃。
她又想起青羽曾告訴過她,「京中危,勿去。」
可謝時晏什麼都不告訴她,只是淡淡地、含糊道,「朝賀,自然是萬國臣服,瞻我天.朝之國威。」
「你不用管這些。」
他又問起李承安的飲食起居。李承安離不開母親,兩人分府別居後,兒子一直跟著娘生活,他不用想,已經知道這小子肯定玩兒瘋了。
這不,今日去驛站找了那胡商玩兒,剛好逃過一劫。
「算他走運。」
謝時晏失笑道。他說著從袖子裡抽出一本《孟子》,封皮已有些破舊,李昭一翻,裡面方正的小楷密密麻麻,寫滿了標註。
「這是我幼時用的,如今翻出來,又做了校正,讓他閒時看看。」
他說的輕描淡寫,李昭卻不知道,他近日事務繁多,前有皇帝收權,後有政敵為難。曾經的相爺有多位高權重,如今就有多少人想把他拉下來。白日俗事纏繞,晚間在案前獨對燭火。
李承安年紀小,又貪玩兒,他儘可能把晦澀的言語寫的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每每擱筆之時,已經到了夜半。一本《孟子》,還沒有一指厚,盡顯舐犢情深。
不過李昭十分細心,書頁是舊的,邊上泛著微黃,有些還被蟲蛀過,但裡面的墨痕是新的,靠近一聞,還有絲絲清香。
她珍而重之地收起來,「你放心,我會督促他向學的。」
她雖然愛孩子,但也只溺子如殺子的道理,安兒再過幾個月就七歲了,總不能一直孩子心性。
兩人又絮絮叨叨說了些閒話,大多是李昭在說,儘是家常瑣事,夾雜著李承安的調皮搗蛋,謝時晏就靜靜看著她,偶爾含笑應喏,兩人如老夫老妻一般默契。
他們已經很多年沒有這麼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說說話。
成婚那幾年自不必說,苦多甜少。中間分離六年,回京後李昭處處逃避,直到淮州之行,兩人的關係稍微緩和,卻又遇城中怪病、刺客追殺。待終於能喘口氣,萬國朝賀在即,他們得趕路了。
李昭此時破天荒地生出一個念頭——要是能停留在此刻,該多好。
「昭昭,怎麼心不在焉地?」
謝時晏的話打斷了李昭的思緒,她回過神來,苦笑道,「我近來一直心神不寧,總覺得有什麼事要發生。」
「你莫憂心。」
謝時晏嘆道,他看著她的眼睛,再一次向她保證,「一切有我,不怕。」
四目相對,這一瞬間,李昭仿佛穿越了時空,在清冷的月光里,那個滿臉血跡的少年郎君曾對她說,「不怕。」
過了許久,李昭低下頭,輕聲道,「嗯。」
謝時晏笑了,他起身整整衣襟袖口,一邊往外走。「我近來事務繁多,暫時顧不上那小子,讓他別躲懶,好好念書,我閒下來帶他騎大馬。」
這是他在淮州就承諾過的,可惜各種原因,一直未能實現。
「不用送我,你歇著。」
眼見他的身影逐漸遠去,李昭沒由來心頭一慌,「你——你千萬小心。」
她不知道還能說什麼,腹中千言萬語,最後只訥訥道,「安兒……我一個人管不住。」
她聲音小的像蚊蠅,也不知他聽到沒有。謝時晏沒有轉身,只輕輕擺手,抬腳走了出去。獨留李昭一人,怔怔看著空曠的院落。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