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至於馮夫人為什麼來,還要從幾日前說起。
她小兒近來一直食欲不振,大夫看了,又瞧不出什麼東西,後來竟忽地昏了過去,一摸,全身滾燙。
這可把馮夫人嚇壞了,她就這一根獨苗苗,想起近來城中盛傳的流言,簡直要昏厥過去,哭天搶地跑到官署尋馮大人,卻意外撞見李昭。
李昭道,「我有一方子,或許可以一試。」
昨晚,小兒剛褪熱,也終於清醒過來,於是她一大早,便攜著大包小包禮品,前來拜謝。
李昭問道,「郎君可好利索了?大病初癒,可得好生照料。」
「好好好,都好。能吃能睡的。」
馮夫人說話帶著些潑辣,不似京中女子的端莊。她道,「我看你比我小一些,斗膽叫你一聲妹妹,妹子,多虧了你,簡直救了姐姐一條命啊!」
李昭淡笑,沒接她的話頭兒,「只是我兒方得的這病,有些經驗,夫人言重了。」
她那日見馮夫人哭的實在可憐,驀然就想到了自己,天下間當娘的,都是一個心。她經歷過這般苦楚,實在太痛了,她不願再見到這般苦痛。
而且,她還有一份私心——她想驗證一件事。
她給的方子,是當初謝時晏那場大病,元空的大師親手所寫,因為來的太過珍貴,她一直記在心上。於是,當她拿到安兒的新方子,兩相對比,竟然有七成相似!
她把安兒的方子換了,完全按照當年的來,他竟然好的更快了,現在已經完全活蹦亂跳,沒有半分久病初愈的虛弱。
如今又成功救了馮夫人家的小郎君,李昭心中思忖,看來她所想不錯,這根本不是什麼瘟疫,只是一種少見的,難治病症罷了。
恰巧,得的人多了,身上又有紅疹作祟,興許還有人推波助瀾,三人成虎,淮州就染上了「瘟疫」。
若不是謝時晏剛好到淮州,而她早年又有此奇遇,當年那病,就是御醫來也束手無策。
淮州城小,但地處南北交通要塞,過往商人繁多,坐落著天下間最有名的學府,白鷺書院,若是淮州一亂……李昭不敢再深想下去。
「妹子,你怎麼了?」
馮夫人關切地看著她,「莫非是沒休息好?看你臉色憔悴的,我給你帶了上好的燕窩,可著勁兒吃,不夠我再給你送。」
她頗為感嘆地甩了甩錦帕,「這女人呀,就得對自己好點兒,自個兒不心疼自個兒,還指望誰呢,男人麼?」
她冷笑一聲,想起家中幼子尚在病榻,那個不靠譜的爹還在官署喝酒,就氣不打一出來,「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要是我兒有什麼三長兩短,我非得……算了,不說他,晦氣!」
李昭柔聲寬慰道,「馮大人勤政愛民,實乃百姓之福。他心裡定是心疼郎君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
「我呸!」
馮夫人更氣了,也顧不得家醜不可外揚,哼道,「他前頭可還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公子呢,我們母子倆算什麼東西!」
她是續弦,進門的時候大郎君已經立起來了,文武頗佳,甚得馮家看重,就算她生了小兒子,在祖宅那邊,還是只認馮家大郎。
可能是壓抑太久,她一說起來就把不住話頭兒,李昭只是安靜聽著,時不時微笑點頭,讓人續上茶水,是個再體貼不過的聽眾。
半晌兒,馮夫人覺出味兒來,不好意思道,「我失態了,妹子莫怪。」
李昭搖搖頭,輕聲道,「夫人性情中人,著實令我羨慕。」
眼前的美婦人只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卻嬉笑怒罵,全憑心意。在她還是明月公主的時候就做不到這般隨心,更別提如今。
她垂下眼眸,「馮大人定然對夫人很好。」
她自幼被教導三綱五常,其中夫為妻綱,她成婚的時候,別說罵人,就連一句重話都捨不得對他講。哪兒像馮夫人,罵夫君的樣子,半句不帶重樣的,十分熟練。
她有種莫名的惆悵。
馮夫人笑道,「嗐,男人都是賤骨頭,你一味順著他,反而沒趣兒,這夫妻間,不就是吵吵鬧鬧,你罵罵我,我罵罵你,一輩子就這麼著了。」
她看著垂著頭的李昭,一雙美目流轉,好奇道,「你家那位,難道待你不好嗎?」
不應該啊,聽老爺說,京城來的御史大人,別的不在意,尤其在乎後院的一對母子,她見李昭的第一面就知道了關竅,無他,她實在是美。
不是那種庸俗的美,而是像月亮一般嫻靜淡雅,又高貴皎潔。她就靜靜站在那裡,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奪去所有人的目光。
如此姿容,性情還這麼好,又給那御史生了個大胖小子,她要是御史,也得把她放在手心裡寵。
李昭苦笑一聲,她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她跟謝時晏的關係,也沒有把私事訴諸於人的打算,只淡淡說了句,「尚可。」
馮夫人來勁兒了,「『尚可』是什麼意思,是好還是不好?你一看就是個心思重的,不是我說你,這女人啊,不能太內斂。該哭哭,該鬧鬧,讓男人鬧心去,可別苦了自己個兒。」
她還記著當初的蒼朮之仇,心裡對謝時晏恨著呢,撇嘴道,「要是你跟他不爽利,不如就呆在淮州,跟我做個伴兒。」
李昭哭笑不得,「我倒是想,可是我還有個小拖油瓶,恐怕要辜負夫人的美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小兒近來一直食欲不振,大夫看了,又瞧不出什麼東西,後來竟忽地昏了過去,一摸,全身滾燙。
這可把馮夫人嚇壞了,她就這一根獨苗苗,想起近來城中盛傳的流言,簡直要昏厥過去,哭天搶地跑到官署尋馮大人,卻意外撞見李昭。
李昭道,「我有一方子,或許可以一試。」
昨晚,小兒剛褪熱,也終於清醒過來,於是她一大早,便攜著大包小包禮品,前來拜謝。
李昭問道,「郎君可好利索了?大病初癒,可得好生照料。」
「好好好,都好。能吃能睡的。」
馮夫人說話帶著些潑辣,不似京中女子的端莊。她道,「我看你比我小一些,斗膽叫你一聲妹妹,妹子,多虧了你,簡直救了姐姐一條命啊!」
李昭淡笑,沒接她的話頭兒,「只是我兒方得的這病,有些經驗,夫人言重了。」
她那日見馮夫人哭的實在可憐,驀然就想到了自己,天下間當娘的,都是一個心。她經歷過這般苦楚,實在太痛了,她不願再見到這般苦痛。
而且,她還有一份私心——她想驗證一件事。
她給的方子,是當初謝時晏那場大病,元空的大師親手所寫,因為來的太過珍貴,她一直記在心上。於是,當她拿到安兒的新方子,兩相對比,竟然有七成相似!
她把安兒的方子換了,完全按照當年的來,他竟然好的更快了,現在已經完全活蹦亂跳,沒有半分久病初愈的虛弱。
如今又成功救了馮夫人家的小郎君,李昭心中思忖,看來她所想不錯,這根本不是什麼瘟疫,只是一種少見的,難治病症罷了。
恰巧,得的人多了,身上又有紅疹作祟,興許還有人推波助瀾,三人成虎,淮州就染上了「瘟疫」。
若不是謝時晏剛好到淮州,而她早年又有此奇遇,當年那病,就是御醫來也束手無策。
淮州城小,但地處南北交通要塞,過往商人繁多,坐落著天下間最有名的學府,白鷺書院,若是淮州一亂……李昭不敢再深想下去。
「妹子,你怎麼了?」
馮夫人關切地看著她,「莫非是沒休息好?看你臉色憔悴的,我給你帶了上好的燕窩,可著勁兒吃,不夠我再給你送。」
她頗為感嘆地甩了甩錦帕,「這女人呀,就得對自己好點兒,自個兒不心疼自個兒,還指望誰呢,男人麼?」
她冷笑一聲,想起家中幼子尚在病榻,那個不靠譜的爹還在官署喝酒,就氣不打一出來,「男人靠得住,母豬會上樹!要是我兒有什麼三長兩短,我非得……算了,不說他,晦氣!」
李昭柔聲寬慰道,「馮大人勤政愛民,實乃百姓之福。他心裡定是心疼郎君的,畢竟是自己的孩子——」
「我呸!」
馮夫人更氣了,也顧不得家醜不可外揚,哼道,「他前頭可還有一個文武雙全的大公子呢,我們母子倆算什麼東西!」
她是續弦,進門的時候大郎君已經立起來了,文武頗佳,甚得馮家看重,就算她生了小兒子,在祖宅那邊,還是只認馮家大郎。
可能是壓抑太久,她一說起來就把不住話頭兒,李昭只是安靜聽著,時不時微笑點頭,讓人續上茶水,是個再體貼不過的聽眾。
半晌兒,馮夫人覺出味兒來,不好意思道,「我失態了,妹子莫怪。」
李昭搖搖頭,輕聲道,「夫人性情中人,著實令我羨慕。」
眼前的美婦人只是三十出頭的年紀,卻嬉笑怒罵,全憑心意。在她還是明月公主的時候就做不到這般隨心,更別提如今。
她垂下眼眸,「馮大人定然對夫人很好。」
她自幼被教導三綱五常,其中夫為妻綱,她成婚的時候,別說罵人,就連一句重話都捨不得對他講。哪兒像馮夫人,罵夫君的樣子,半句不帶重樣的,十分熟練。
她有種莫名的惆悵。
馮夫人笑道,「嗐,男人都是賤骨頭,你一味順著他,反而沒趣兒,這夫妻間,不就是吵吵鬧鬧,你罵罵我,我罵罵你,一輩子就這麼著了。」
她看著垂著頭的李昭,一雙美目流轉,好奇道,「你家那位,難道待你不好嗎?」
不應該啊,聽老爺說,京城來的御史大人,別的不在意,尤其在乎後院的一對母子,她見李昭的第一面就知道了關竅,無他,她實在是美。
不是那種庸俗的美,而是像月亮一般嫻靜淡雅,又高貴皎潔。她就靜靜站在那裡,什麼都不用做,就能奪去所有人的目光。
如此姿容,性情還這麼好,又給那御史生了個大胖小子,她要是御史,也得把她放在手心裡寵。
李昭苦笑一聲,她不知道該如何解釋她跟謝時晏的關係,也沒有把私事訴諸於人的打算,只淡淡說了句,「尚可。」
馮夫人來勁兒了,「『尚可』是什麼意思,是好還是不好?你一看就是個心思重的,不是我說你,這女人啊,不能太內斂。該哭哭,該鬧鬧,讓男人鬧心去,可別苦了自己個兒。」
她還記著當初的蒼朮之仇,心裡對謝時晏恨著呢,撇嘴道,「要是你跟他不爽利,不如就呆在淮州,跟我做個伴兒。」
李昭哭笑不得,「我倒是想,可是我還有個小拖油瓶,恐怕要辜負夫人的美意。」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