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雲蕙不服氣地哼了一聲,她張了張嘴,到嘴邊的話終究沒說出口。
她才不要告訴殿下,她無意間見過碧月那小身板,唰地一下,一個人就死了,流了好多好多血,那頭咕嚕嚕滾在地上,眼睛瞪的大大的,她做了好幾宿噩夢。
後來她不敢跟碧月共處一室,總覺得她身上有股血腥味,怪嚇人的。
雲蕙撅著嘴,暗戳戳提醒李昭,「殿下,那個碧月啊,平時不說話,心裡頭不知道都想些什么小九九呢,她就是那種……嗯,怎麼說呢……」
「深藏不露!對,她心思可深了!」
李昭接話道,「她應當會功夫。」
謝時晏不會在她身邊放一個無關緊要的丫頭。
又想到他,李昭不禁斂起嘴角,她卷了卷線團,繼續繡著手裡的東西。
——那是一件男子的外衫。
當日,謝時晏利落地撕了衣裳,兩塊布料尚在,縫接上去,就算技藝再高超的繡娘,也做不到不留一絲痕跡,李昭想了個巧思,在縫接處繡圖案,剛好遮住縫隙。
雲蕙撇撇嘴,嘟囔道,「還不如丟了算了,謝大人又不缺這一件衣裳穿。」
李昭手上不停,一邊道,「我左右無事,天天不是吃,就是睡,甚是無趣。」
她咬斷手中的線,「再說,他這一身衣裳是上好的蘇州雲錦,袖口繡有金絲銀線的暗紋,圖案雖簡單,但針腳細密,得花費不少功夫。」
「一件單衣,就抵得上尋常人家三個月的花銷,丟了太過可惜。」
擱早些年,自小長在金殿裡的明月公主做夢也想不自己能說這樣一番話,她賞錢大把大把地撒,一兩金還是一兩銀,在她眼裡沒有任何區別。如今過了些段苦日子,卻是懂得民生疾苦。三個銅板兒,還能給安兒買一串兒糖葫蘆。
她忽而問道,「安兒呢,他現在如何了?」
她已然大好,安兒應該也活蹦亂跳了吧。
「小郎君啊,他……他還得養兩天。」
雲蕙說話有些磕巴,「小孩子,比不得大人,養的更精細些。」
李昭皺起眉頭,她眼含擔憂,「他和我一樣,是個吃不得苦頭的,會不會不願意喝藥呀。」
「不會不會,謝大人盯著呢,他不敢不喝。」
李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半天,她又不放心道,「他那麼凶,會不會嚇著孩子?」
「謝大人……凶嗎……好吧,是有點兒。」
雲蕙不能睜眼說瞎話,但她身負重任,只能安撫道,「殿下不要多想,謝大人對小郎君很好的。」
「要不,等謝大人回來,您問問他?」
她快要扛不住了。
李昭想了想,「算了,不給他添麻煩了。」
雲蕙悄悄鬆了口氣,附和道,「是啊是啊,近來謝大人很是繁忙呢。」
「聽說啊,近來這淮洲城民怨四起,都說城中染了瘟疫,好多人到城門口鬧事,還有趁機打家劫舍的……可亂了!」
「謝大人接連幾天都回來的很晚,天還沒亮就出門,實在是辛苦。奴婢瞧著都心疼。」
她偷偷看了眼李昭的神色,輕聲道,「要不,殿下再耐心等兩天?」
李昭繞線收針,剪下多餘的線頭,把已經縫好的衣裳仔細疊起來。
她說,「好。」
—————————
相比後院的安寧平和,官署前廳可謂風疾浪涌,十分地不平靜。
尋常百姓鬧事也就罷了,城中商戶也開始抱團,其中不乏米麵糧油的商家,他們開的商鋪事關百姓民生,大家沒得吃喝,當然不幹了,紛紛揭竿而起。加上有些人渾水摸魚,不過區區幾天,城中已經發生十幾起打砸傷人的案子,把官兵們耗的疲憊不堪。
更糟糕的是,這兩天暴斃人數急增,有好事者把屍體拉到熱鬧處,那可怖的模樣,讓普通百姓更加恐慌。不知從哪兒傳出來的流言,說淮州城十有八九的人都染上了瘟,只是沒發出來,關城門就是要把他們困死城裡。
一衙役跑進來,「稟大人,城南鬧事者皆已抓捕歸案,您看怎麼處置?」
馮繼忠看了看謝時晏,見他沒有開口的意思,揮手道,「先押下去吧。」
這幾日抓了太多人,牢房幾乎要盛不下。他猶疑道,「謝大人,要不……把之前抓的那些人放了吧?」
若按聚眾鬧事罪判處,本應重責,可現在人太多了,徒增官府負擔不說,還要被扣上「濫抓無辜」、「苛政」的罪名。
馮繼忠心道,按照這個架勢,就算平安度過此難,他在百姓中的名聲也壞盡了!想他馮某人一生勤政愛民,勤勤懇懇,最後卻落得一個晚節不保的下場,不禁悲從中來,道,
「這俗話說得好,法不責眾……」
「馮大人。」
謝時晏擱下手中的信,打斷他,「先不說我朝對特赦有明文記載,我且問你一句,你今日放了他們,明日再有人鬧,放,還是不放。再有一日,等人打到家門口,是不是連抓都不用抓了。」
「下官絕無此意。」
馮繼忠拱手道,「可這些被抓的人中,大多是無辜百姓,大災當前,一時糊塗才辦了錯事,不妨饒他們一次,方顯吾皇仁德愛民之心。」
「既然做了,就要承擔後果。」
謝時晏淡道,「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松泛。如若不遵朝廷律法,官府的威嚴何在,聖上的威嚴又何在,又如何能統率萬民。」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才不要告訴殿下,她無意間見過碧月那小身板,唰地一下,一個人就死了,流了好多好多血,那頭咕嚕嚕滾在地上,眼睛瞪的大大的,她做了好幾宿噩夢。
後來她不敢跟碧月共處一室,總覺得她身上有股血腥味,怪嚇人的。
雲蕙撅著嘴,暗戳戳提醒李昭,「殿下,那個碧月啊,平時不說話,心裡頭不知道都想些什么小九九呢,她就是那種……嗯,怎麼說呢……」
「深藏不露!對,她心思可深了!」
李昭接話道,「她應當會功夫。」
謝時晏不會在她身邊放一個無關緊要的丫頭。
又想到他,李昭不禁斂起嘴角,她卷了卷線團,繼續繡著手裡的東西。
——那是一件男子的外衫。
當日,謝時晏利落地撕了衣裳,兩塊布料尚在,縫接上去,就算技藝再高超的繡娘,也做不到不留一絲痕跡,李昭想了個巧思,在縫接處繡圖案,剛好遮住縫隙。
雲蕙撇撇嘴,嘟囔道,「還不如丟了算了,謝大人又不缺這一件衣裳穿。」
李昭手上不停,一邊道,「我左右無事,天天不是吃,就是睡,甚是無趣。」
她咬斷手中的線,「再說,他這一身衣裳是上好的蘇州雲錦,袖口繡有金絲銀線的暗紋,圖案雖簡單,但針腳細密,得花費不少功夫。」
「一件單衣,就抵得上尋常人家三個月的花銷,丟了太過可惜。」
擱早些年,自小長在金殿裡的明月公主做夢也想不自己能說這樣一番話,她賞錢大把大把地撒,一兩金還是一兩銀,在她眼裡沒有任何區別。如今過了些段苦日子,卻是懂得民生疾苦。三個銅板兒,還能給安兒買一串兒糖葫蘆。
她忽而問道,「安兒呢,他現在如何了?」
她已然大好,安兒應該也活蹦亂跳了吧。
「小郎君啊,他……他還得養兩天。」
雲蕙說話有些磕巴,「小孩子,比不得大人,養的更精細些。」
李昭皺起眉頭,她眼含擔憂,「他和我一樣,是個吃不得苦頭的,會不會不願意喝藥呀。」
「不會不會,謝大人盯著呢,他不敢不喝。」
李昭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半天,她又不放心道,「他那麼凶,會不會嚇著孩子?」
「謝大人……凶嗎……好吧,是有點兒。」
雲蕙不能睜眼說瞎話,但她身負重任,只能安撫道,「殿下不要多想,謝大人對小郎君很好的。」
「要不,等謝大人回來,您問問他?」
她快要扛不住了。
李昭想了想,「算了,不給他添麻煩了。」
雲蕙悄悄鬆了口氣,附和道,「是啊是啊,近來謝大人很是繁忙呢。」
「聽說啊,近來這淮洲城民怨四起,都說城中染了瘟疫,好多人到城門口鬧事,還有趁機打家劫舍的……可亂了!」
「謝大人接連幾天都回來的很晚,天還沒亮就出門,實在是辛苦。奴婢瞧著都心疼。」
她偷偷看了眼李昭的神色,輕聲道,「要不,殿下再耐心等兩天?」
李昭繞線收針,剪下多餘的線頭,把已經縫好的衣裳仔細疊起來。
她說,「好。」
—————————
相比後院的安寧平和,官署前廳可謂風疾浪涌,十分地不平靜。
尋常百姓鬧事也就罷了,城中商戶也開始抱團,其中不乏米麵糧油的商家,他們開的商鋪事關百姓民生,大家沒得吃喝,當然不幹了,紛紛揭竿而起。加上有些人渾水摸魚,不過區區幾天,城中已經發生十幾起打砸傷人的案子,把官兵們耗的疲憊不堪。
更糟糕的是,這兩天暴斃人數急增,有好事者把屍體拉到熱鬧處,那可怖的模樣,讓普通百姓更加恐慌。不知從哪兒傳出來的流言,說淮州城十有八九的人都染上了瘟,只是沒發出來,關城門就是要把他們困死城裡。
一衙役跑進來,「稟大人,城南鬧事者皆已抓捕歸案,您看怎麼處置?」
馮繼忠看了看謝時晏,見他沒有開口的意思,揮手道,「先押下去吧。」
這幾日抓了太多人,牢房幾乎要盛不下。他猶疑道,「謝大人,要不……把之前抓的那些人放了吧?」
若按聚眾鬧事罪判處,本應重責,可現在人太多了,徒增官府負擔不說,還要被扣上「濫抓無辜」、「苛政」的罪名。
馮繼忠心道,按照這個架勢,就算平安度過此難,他在百姓中的名聲也壞盡了!想他馮某人一生勤政愛民,勤勤懇懇,最後卻落得一個晚節不保的下場,不禁悲從中來,道,
「這俗話說得好,法不責眾……」
「馮大人。」
謝時晏擱下手中的信,打斷他,「先不說我朝對特赦有明文記載,我且問你一句,你今日放了他們,明日再有人鬧,放,還是不放。再有一日,等人打到家門口,是不是連抓都不用抓了。」
「下官絕無此意。」
馮繼忠拱手道,「可這些被抓的人中,大多是無辜百姓,大災當前,一時糊塗才辦了錯事,不妨饒他們一次,方顯吾皇仁德愛民之心。」
「既然做了,就要承擔後果。」
謝時晏淡道,「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松泛。如若不遵朝廷律法,官府的威嚴何在,聖上的威嚴又何在,又如何能統率萬民。」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