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巡遊的最後一站,便是泰山了!」...........咸陽城,章台宮方才處理完政務的扶蘇伸了個懶腰,他站了起來活動活動自己的筋骨,心裡卻是想著自己日前寄出去的三封信。

  腦海中的思緒百轉千回。事實上,在嬴政離開的第一個月,扶蘇的確是沒有想到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只是覺著自己不能夠藉助父親的力量做事,否則若是日後父親不在了呢?

  後來,他在掌管朝廷的時候分,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他這個監國的權力過於大了。

  他甚至可以任命任何一個官職,包括三公在內。這就很恐怖了。換句話說,他除卻沒有皇帝這個稱呼外,他現在就是皇帝。

  哪怕想要換掉咸陽城防禦的軍隊將領,哪怕是想要召回駐守在南方的王翦、駐守在西域的韓信、以及駐守在北疆的蒙恬也都可以。

  哪怕是他想要讓關中的老秦人部隊都聽他的,也可以。這不符合常理。

  他若是想要掌控大秦,甚至可以現在就任命一大堆自己的心腹,而即便是始皇帝歸來,這些心腹大概也會繼續在自己的位置上。

  到了那個時候,他扶蘇就真正的成為一個勢力了。只是扶蘇看穿這一點的時候,卻並不是像陳珂和始皇帝想的那樣,他是無比平和的,甚至是有些笑意。

  他的確是有野心,也的確是想要掌控大秦,但扶蘇同樣是知道這一次的事情對於父皇來說意味著什麼,也知道扶蘇想要以這一次的巡遊做什麼決定。

  扶蘇不想要讓始皇帝、不想要自己的父親心中有任何的隔閡。所以哪怕是依舊在暗中安排自己的人手,一直沒有給始皇帝寫信試探,但另外一方面,扶蘇也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他在即將完成中央朝廷改變的緊要關頭,給始皇帝去了三封信。這其中唯有第三封信是關鍵的。

  甚至其中的內容都不是關鍵的,關鍵的是第三封信這個象徵。當初始皇帝離去巡遊的時候曾經說過,若是寄過去第三封信,他就會結束巡遊,回歸咸陽城,其中的潛台詞他也是聽到一清二楚。

  屆時自己會被篩選掉。扶蘇利用的就是這一點,他想讓父皇回歸,想要看看父皇對他的成果滿意與否。

  至於是否會被父親懷疑,從而喪失性命,扶蘇並不是如何的在意。自古以來,爭奪王位、皇位的人數不勝數,有人為了自己的皇位,餓死了自己的父親;有人為了自己的皇位,縱容自己的手下毒死自己的父親;有人為了自己的皇位,殺了自己的兒子。

  扶蘇甚至輕鬆愜意的想,若是他父皇真的懷疑了他,那便是死了又能夠如何呢?

  他從來不賭,但是這一次,他卻賭了。因為他願意接受任何的結果。...........泰山腳下早已經準備好了的儀仗佇立在泰山腳下,而遠處的馬車行駛而來,其中坐著的是始皇帝、陳珂二人。

  周圍的鐵鷹衛士臉上帶著嚴肅、沉靜的神色,大軍出行,不外乎如此。

  ..........咸陽城,章台宮桌子上擺放著一封信件,扶蘇並未拆開來看,他只是淡淡的站在那裡,蜷縮在袖子中的手似乎是在微微的顫抖。

  扶蘇在緊張。因為這一封信便是決定他未來的信件了。深呼吸了幾口之後,扶蘇伸出了手,緩緩地伸向了遠處的那信件之上,而後一雙潔白如玉的手,打開了這封信件。

  無論結果如何,他都願意接受。

  第八章:三分朝堂、登臨泰山?

  信件上的內容十分簡單,只是關心了一下扶蘇的身體,然後就說自己與陳珂要去泰山再次封禪,之後就會回來的事情。

  關於其他的事情,信上是一點都沒有說。

  扶蘇看著信件中所寫的一切,不知為何突然笑了笑,然後才是鬆開了手。

  手中的信件飄飄落落的掉在了地上,扶蘇望著遠處的蒼穹,眼睛中、眼角處、臉上都帶著平靜的肆意張揚。

  他知道這是默認自己所說內容的事情。

  而最後一站去往泰山,只怕不只是封禪,還有去泰山再次轉悠一圈,看看當年之事的心思吧?

  當年方才統一天下的時候,天下之間還有諸多的逆賊作亂,他的父皇前往泰山封禪,鎮壓諸多叛逆。

  而如今再次去泰山,卻是天下一統,且平定無比的時候了。

  扶蘇微微一笑,然後低下頭,將方才落在地上的信件拿了起來,轉身走向了遠處。

  天下之變,自今日而起。

  朝廷中的一部分官員,也到了該調整的時候了。

  這一日,許許多多的聖旨從章台宮中發出,然後到了咸陽城各地每個官衙的府邸中。

  扶蘇趴伏在書案前,手中不住的寫著。

  一封封賜封的聖旨從他的手中寫出,由楚孟的手傳遞出去。

  「拆分丞相署為東西中三署,丞相署東中西三署各自管轄不同的機構。」

  丞相東署又稱為「東府」,丞相西署又被稱之為「西閣」,丞相中署又被稱之為「中書」。

  東府西府一個掌管天下政務的集中處理,另外一個掌管聖旨的擬定、詔發、秦律等諸多事務的行事。

  而「中書署」則是掌管具體的諸多機構。

  如同製造廠、研究所、管理局、以及過往的九卿府衙全都是在中書署下,當然,與其說是中書署管轄這些機構,不如說是這些機構一同構成了「中書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