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頁
只是來到京畿和中都,卻有些正義不起來了。
畢竟,大魏朝廷還在,他們都是大魏之臣。
大軍進關,再多自己明白的正義,那也是篡朝。
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只不過,謝辭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京畿百姓和他們想像中的反應有點不一樣。
離得遠遠,就見到攢動的人頭,烏泱泱的望不見盡頭,搞到京兆府都不得不派出衙役來維持秩序了。
大軍沉默開進的聲動,軍威赫赫,無聲而井然肅殺,當那深黑色的鐵甲烏泱泱出現在視線盡頭,騷動立即起來了,歡呼聲如潮水,一浪一浪蔓延開去,沸騰了一般。
張元讓肯定不可能安排什麼迎接的,但京畿的百姓,竟自髮夾道相迎。距離中都東城門還有將近一百里的地,已經人滿為患,寬敞的官道留出來,兩邊黑壓壓都是人,甚至房頂樹梢都爬滿了。
「這……」
謝辭一時之間,都驚訝了。
這時候,有婦女騎著駑馬奔跑上來,離得遠遠,被謝辭護軍稍稍攔了一下,但很快謝辭令放行。
那是個青年女子,容顏姣美,但青藍布巾纏頭,已染上了市井的氣息,她笑著,笑著笑著激動落淚,快馬上到前來,翻身而下,小心翼翼展開懷裡抱著這一幅紅底金字的兩尺寬一丈的布帛橫幅。
四個大字,「赤金英雄」!
金燦燦的,這些繡字的金線,全部都是用的足赤真金金線,是她們姐妹湊的銀錢,繡工最好的姐妹晝夜不斷繡了足足幾個月,自彭城大捷傳回伊始就開始裁剪製作,近日堪堪完工的。
這個女子,正是謝辭大敗驅逐北戎大軍,自北地十七城解救回來的中都被擄女子的代表。
她把錦帛匾額獻給謝辭之後,跪下來,雙膝著地,鄭重端正地,深深叩了三個響頭。
她淚盈於睫:「謝謝您救了我們,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我們姐妹在家中供奉了長生牌位,盼您一生順遂安樂!」
眼前這個,神祇一般的黑甲男子。
現場很多和她一起來的姐妹,當場淚流滿面,紛紛伏跪遙遙叩首。
嗡一聲,整個官道的所有百姓,一時黯傷又動容了起來。
謝辭一時之間,眼眶都發熱,他親自翻身下馬,要將女子扶起,但女子不用,她起身深深一福,拉著馬韁小跑去了。
京畿的百姓,對謝辭接受度其實非常高,因為關中是遭遇過外寇屠戮肆虐的地方,先前謝辭等人擔心的情況,根本沒有出現。
謝辭是驅逐北戎平定天下的大英雄。
哪怕思想確實迂腐的文士,也不能否認這一點。
崇拜,敬仰,謝辭人未到,民間的議論聲已經沸騰起來了。
大軍的磅礴氣勢,讓人心動神往。
歡聲如海潮一般,不少原來只是來湊熱鬧的人也感染了這個情緒,變得雀躍期待了起來。
謝辭深呼吸一口氣,翻身上馬。
他回頭望了顧莞一眼,顧莞眉眼彎彎,她掌著情報部門,顯然她是知道的,但她給他們一個驚喜。
謝辭笑了一下,回過頭來,肅了肅容,率大軍緩緩進城。
……
當天,除去皇城以外,南衙北衙禁軍無聲退了下去,北軍接掌了中都城防。
但謝辭的驚喜,卻不止這一個。
後面這個,卻是連顧莞都不知道了。
進城之後,和張元讓會面,忙碌結束之後,謝辭和顧莞說:「我們出城走一趟吧。」
很久很久之前,他就很遺憾,沒能在他鮮衣怒馬最恣意的年齡,與她一併策馬過長街郊野,看那最好的年月和風景。
但好在,現在也不晚。
顧莞一笑,兩人當天換了便服,騎馬出了城,沿著謝辭當年肆意而過的郊野土道,把它們都走了一遍。
入秋了,但夏的尾巴猶在,陽光不是很炙熱,但卻金燦燦的,青山蒼草微微泛黃,有不知名的雜木葉子已經微微有一層紅色。
兩人策馬而過,距離上一次京郊跑馬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再踏故地,心境截然不同。
兩人手牽手著,花了一天的時間,走遍了很多的地方,謝辭給她細細說了很多故事。
他的青春,他的年少。
最後再在兩人定情那個小溪邊,謝辭輕輕擁著她,在她的額頭,虔誠地落下一個輕吻。
謝謝你,真好,讓我遇見了你。
當年的我不夠好,但幸好你沒有嫌棄我。
之後,兩人策馬去了灞水,去了此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
去接荀夫人的人已經在路上了,成婚已經多時,遲來的敬父母拜高堂。
他們來到了灞水邊,那一大三小,四個小小的墳塋。
但出乎意料的是,墳前竟然擺滿了鮮花冥鏹,還有許多一看就是小老百姓自家帶來的供奉祭品。
山包簇擁,小山坡上,長長的金黃泛青長草呈半包圍簇擁著這四個小小墳塋,但墳前墳後一圈的雜草都已經清理得很乾淨了。
有個農夫從這邊經過,族中學堂粗認幾個字,認得「謝公信衷」,後來又認出了「兄騂」、「兄峷」、「兄辨」。
這四個夾雜於荒草之中安靜眺望灞水的小小墳塋,不知何時被附近村民發現了,村民也沒有聲張,只是逢年過祭,總會來祭拜一番,土墳也時時修補清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畢竟,大魏朝廷還在,他們都是大魏之臣。
大軍進關,再多自己明白的正義,那也是篡朝。
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只不過,謝辭他們很快就發現了,京畿百姓和他們想像中的反應有點不一樣。
離得遠遠,就見到攢動的人頭,烏泱泱的望不見盡頭,搞到京兆府都不得不派出衙役來維持秩序了。
大軍沉默開進的聲動,軍威赫赫,無聲而井然肅殺,當那深黑色的鐵甲烏泱泱出現在視線盡頭,騷動立即起來了,歡呼聲如潮水,一浪一浪蔓延開去,沸騰了一般。
張元讓肯定不可能安排什麼迎接的,但京畿的百姓,竟自髮夾道相迎。距離中都東城門還有將近一百里的地,已經人滿為患,寬敞的官道留出來,兩邊黑壓壓都是人,甚至房頂樹梢都爬滿了。
「這……」
謝辭一時之間,都驚訝了。
這時候,有婦女騎著駑馬奔跑上來,離得遠遠,被謝辭護軍稍稍攔了一下,但很快謝辭令放行。
那是個青年女子,容顏姣美,但青藍布巾纏頭,已染上了市井的氣息,她笑著,笑著笑著激動落淚,快馬上到前來,翻身而下,小心翼翼展開懷裡抱著這一幅紅底金字的兩尺寬一丈的布帛橫幅。
四個大字,「赤金英雄」!
金燦燦的,這些繡字的金線,全部都是用的足赤真金金線,是她們姐妹湊的銀錢,繡工最好的姐妹晝夜不斷繡了足足幾個月,自彭城大捷傳回伊始就開始裁剪製作,近日堪堪完工的。
這個女子,正是謝辭大敗驅逐北戎大軍,自北地十七城解救回來的中都被擄女子的代表。
她把錦帛匾額獻給謝辭之後,跪下來,雙膝著地,鄭重端正地,深深叩了三個響頭。
她淚盈於睫:「謝謝您救了我們,大恩大德,無以為報,我們姐妹在家中供奉了長生牌位,盼您一生順遂安樂!」
眼前這個,神祇一般的黑甲男子。
現場很多和她一起來的姐妹,當場淚流滿面,紛紛伏跪遙遙叩首。
嗡一聲,整個官道的所有百姓,一時黯傷又動容了起來。
謝辭一時之間,眼眶都發熱,他親自翻身下馬,要將女子扶起,但女子不用,她起身深深一福,拉著馬韁小跑去了。
京畿的百姓,對謝辭接受度其實非常高,因為關中是遭遇過外寇屠戮肆虐的地方,先前謝辭等人擔心的情況,根本沒有出現。
謝辭是驅逐北戎平定天下的大英雄。
哪怕思想確實迂腐的文士,也不能否認這一點。
崇拜,敬仰,謝辭人未到,民間的議論聲已經沸騰起來了。
大軍的磅礴氣勢,讓人心動神往。
歡聲如海潮一般,不少原來只是來湊熱鬧的人也感染了這個情緒,變得雀躍期待了起來。
謝辭深呼吸一口氣,翻身上馬。
他回頭望了顧莞一眼,顧莞眉眼彎彎,她掌著情報部門,顯然她是知道的,但她給他們一個驚喜。
謝辭笑了一下,回過頭來,肅了肅容,率大軍緩緩進城。
……
當天,除去皇城以外,南衙北衙禁軍無聲退了下去,北軍接掌了中都城防。
但謝辭的驚喜,卻不止這一個。
後面這個,卻是連顧莞都不知道了。
進城之後,和張元讓會面,忙碌結束之後,謝辭和顧莞說:「我們出城走一趟吧。」
很久很久之前,他就很遺憾,沒能在他鮮衣怒馬最恣意的年齡,與她一併策馬過長街郊野,看那最好的年月和風景。
但好在,現在也不晚。
顧莞一笑,兩人當天換了便服,騎馬出了城,沿著謝辭當年肆意而過的郊野土道,把它們都走了一遍。
入秋了,但夏的尾巴猶在,陽光不是很炙熱,但卻金燦燦的,青山蒼草微微泛黃,有不知名的雜木葉子已經微微有一層紅色。
兩人策馬而過,距離上一次京郊跑馬已經過去了好幾天,再踏故地,心境截然不同。
兩人手牽手著,花了一天的時間,走遍了很多的地方,謝辭給她細細說了很多故事。
他的青春,他的年少。
最後再在兩人定情那個小溪邊,謝辭輕輕擁著她,在她的額頭,虔誠地落下一個輕吻。
謝謝你,真好,讓我遇見了你。
當年的我不夠好,但幸好你沒有嫌棄我。
之後,兩人策馬去了灞水,去了此行的最後一個目的地。
去接荀夫人的人已經在路上了,成婚已經多時,遲來的敬父母拜高堂。
他們來到了灞水邊,那一大三小,四個小小的墳塋。
但出乎意料的是,墳前竟然擺滿了鮮花冥鏹,還有許多一看就是小老百姓自家帶來的供奉祭品。
山包簇擁,小山坡上,長長的金黃泛青長草呈半包圍簇擁著這四個小小墳塋,但墳前墳後一圈的雜草都已經清理得很乾淨了。
有個農夫從這邊經過,族中學堂粗認幾個字,認得「謝公信衷」,後來又認出了「兄騂」、「兄峷」、「兄辨」。
這四個夾雜於荒草之中安靜眺望灞水的小小墳塋,不知何時被附近村民發現了,村民也沒有聲張,只是逢年過祭,總會來祭拜一番,土墳也時時修補清理。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