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進的一邊手臂受了重傷,此情此景他卻是半點也顧不上自己,只一心要保護好永明帝。

  「我們寡不敵眾,外頭的兄弟們只能撐上片刻,先帶著陛下往後頭躲一躲。」

  御前總管在與那幾個細作廝殺時受了極重的傷,此時跟在高進等人身後也只能給他們拖後腿罷了,他只向高進討了個火藥,方道:「咱家跟這些逆賊拼了。」

  說著便舉著火藥往康平王的方向沖了過去。

  *

  康平王殺到興起,不過片刻功夫便把金鑾殿前的人手解決了個乾淨,他苦心隱忍了這麼多年,一朝得勢,便再沒有隱忍下去的理由。

  只是他身邊的副將們則憂心忡忡地說:「王爺,這宮裡的人手這般稀少,實在是有些不對。」

  康平王滿腔的血肉都在沸騰翻湧,叫囂著要把那些□□.踐踏他的人生吞活剝,都已殺到了此時,又怎麼能輕易停下來?

  「本王安插在宮中的內應已放了漫天大火,那些護衛們多半是趕去救火了,如今正是殺了狗皇帝的最好時機,兄弟們隨我一塊兒往裡頭沖。」

  康平王一聲令下,私兵們一呼百應。

  大部隊行到倉頡宮時,發現東邊的漫天大火息止了下來,且這倉頡宮布局怪異,四處的宮門都大大方方地敞開不說,在各處的轉彎角還擺上了些炮筒。

  宮中怎麼會有炮筒?

  康平王如同被人兜頭澆下了一盆冷水一般,他霎時便清醒了過來,聲嘶力竭地衝著自己的私兵們喊道:「快撤。」

  話落,倉頡宮四處已點起了明火,一方是齊衡玉與太子,一方是高進與永明帝,另一方則是一些顧命大臣,最後便是姍姍來遲趕來的護城司。

  隨著永明帝的一聲令下,炮筒射出了噴火的雷石,康平王的人手逃無可逃,如瓮中之鱉一般被人宰殺了乾淨。

  臨死前,康平王才瞪著眸子望向了那一頭緊緊護著太子的齊衡玉,這一刻,他才明白了一切。

  原來齊衡玉從來不曾投誠過他,一切都是在與他演戲罷了。

  原來永明帝一早便知曉他要謀反,這一招引君入瓮,將他的人手滅了個乾淨,還不必背負清算皇弟的罪名。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

  這場謀反本就在永明帝的算計之中,倒是宮中的這場大火出乎他的意料。

  若不是婉竹先察覺到了些異樣,只怕太后的性命神鬼難救。

  縱然齊衡玉臨到了棄暗投明,不僅沒有戕害太子,反而還與太子一起演了一齣戲,打了個康平王一個措手不及。

  可他到底是與康平王有私,且差一點就投了康平王這一頭。

  永明帝本是想判齊衡玉一個流放,太子卻為齊衡玉求情,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永明帝只收回了齊國公府的爵位,並將齊衡玉趕出了京城。

  齊老太太的誥命仍在,只是往後不得再入京。

  婉竹救太后有功,永明帝事母至孝,此事唯一的紕漏就是在保護太后一事上,差一點便讓康平王得了手。

  因此,永明帝便大手一揮贈了婉竹一個縣主的名頭,還給齊衡玉和婉竹賜了婚,給了婉竹籍貫和身份。

  世事顛倒,往後便是齊衡玉高攀婉竹,而不是婉竹配不上齊衡玉了。

  宮變一事後,齊衡玉與婉竹等人趕赴江南,永明帝只收了爵位,卻不曾抄了齊國公府的家財,即便去了江南,他們也能富庶一生。

  臨行前,太子特地去給齊衡玉送行,他本以為齊衡玉慘遭貶謫,必會鬱郁難解,他便打算給齊衡玉允下一個諾言,將來等太子繼位之後,必會起復重用齊衡玉。

  可到了碼頭前,卻見齊衡玉眉開眼笑地抱著自己的一雙兒女,或是與齊老太太說笑一番,或是與婉竹郎情妾意地膩歪在一塊兒。

  一等官船靠岸,他便迫不及待地扶著親人們上了船隻,只在船開看朝著太子的方向跪身行禮,他仿佛一隻終於有機會翱翔在天地里的雄鷹,此刻渾身上下籠著的光華無比曜目。

  太子目送著官船遠行,到最後只與身邊的心腹嘆道:「罷了,回去吧。」

  身邊的心腹數落著齊衡玉的不知禮數,竟都沒有親自過來向殿下辭行,枉費了殿下的一片苦心。

  且殿下早有重用齊衡玉的意思,待到陛下消氣或是殿下繼位的這一日,齊衡玉便能回京再入官場。

  這齊衡玉莫非是傻了不成?

  太子卻擺了擺手,只輕笑道:「人各有志,不必強求。」

  (正文完結)

  作者有話說:

  女鵝做縣主啦~

  這本書都這裡就正文完結啦。

  番外就是江南養崽,平淡快樂的日子了。

  感謝大家的一路支持。

  希望平行世界的婉竹一生順遂,從如此卑賤的身份走到今日,真的很不容易,還好她從不自輕自賤,從不想著倚靠他人。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