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臨行前,齊衡玉甚至沒有親自給婉竹踐行,也好幾日不曾露面,仿佛消失得無影無蹤一般。
婉竹受了冷淡,還被迫帶著兒女離京,心內實在是惶惶不安,身邊陪著她的關嬤嬤和容碧等人也小心翼翼地勸哄著她。
大抵是說,齊衡玉近來事忙,讓婉竹趕赴江南也是為了扶正她,至多兩三個月便能回京。
可婉竹卻是察覺到了異樣,齊衡玉的反應太過奇怪,她幾乎可以斷定那一夜他去護送安國公時一定出了什麼事。
只是卻想不明白齊衡玉為何要讓她離京。
婉竹沒有違抗齊衡玉吩咐的餘地,只能被迫離開京城,行了半個月的路途之後,如清日日趴在車窗邊觀賞著外頭的風景,如淨也沒有半分異常。
她也不再愁容滿面,蹙起的柳眉舒展平滑了下來了,仿佛是接受了去江南「鍍金」的路途。
這時,關嬤嬤也終於從袖袋裡拿出了一封信箋,思忖再三後還是提前交給了婉竹。
——按照齊衡玉的吩咐來說,這封信是要等到了江南後才能拿給婉竹看的。
只是關嬤嬤一心向著婉竹,她將婉竹這些時日的傷心與不安看在眼裡,也好奇著齊衡玉忽然冷漠不已態度,還是決定把一切都告訴婉竹。
「臨行前,世子爺特地避過了蓮心院所有的人,將這封信交給了奴婢,那時世子爺身形孑然,反覆叮囑奴婢要好生照顧姨娘和小主子們,這封信也要等到姨娘到了江南後才能拿給您看。」
關嬤嬤嘆息一聲後便又道:「奴婢心裡不安的很兒,怕姨娘後悔,也怕世子爺有什麼難言之隱,便把這信先給姨娘看。」
因關嬤嬤的這番話,婉竹心內勾勒著的那些紊亂不堪的思緒仿佛尋到了所有的解釋。
齊衡玉的異樣,她被迫離開京城的原因,似乎都藏在了這一封信里。
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箋,讀完了上頭齊衡玉親筆所書的字跡之後,立時便對關嬤嬤說:「嬤嬤,爺……爺要造……」
餘下的這一個「反」字,她卻是怎麼也說不出口。
婉竹不敢置信地再通讀了一遍手裡的信件,讀著讀著淚水便似決堤一般往下落。
「婉婉吾妻。那日北道山被康平王所挾,我既不能做一個忠於君的佞臣,也不能再抽離京城的這場清算旋渦。陛下以我為刀,殺忠良除世家,不過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為了護住齊國公府的安危,我本打算做個背負千古罵名的佞臣,將你和清兒、淨兒護下,只是康平王韜光養晦的麵皮已揭,我被他拿捏住了把柄,便再沒有回頭路了。
康平王與陛下有殺母之仇在,他蟄伏了十年,不容許計劃中的任何一環出錯。我也是到今日才明白我與他的情誼只是計劃中的一環。是我太蠢,早該在他讓清竹縣主成為東宮太子妃的時候就發現他的意圖。
他疼愛幼妹,即便有一日事敗,有太子妃的名頭在,清竹縣主能保下自己的一條命。
是了,一個不敢爭權奪勢的閒散王爺怎麼敢讓幼妹去嫁給太子,我早該想明白這一層的。只是如今我已別無選擇,可你和清兒淨兒不一樣。若是事敗,我給你留下的銀票和田莊夠你們安穩一生地度日,江南的陸家欠了我許多恩情,他們必會妥善待你。
這一輩子,能與婉婉相知相守、生兒育女,是我齊衡玉畢生所幸,若將來我不幸殞命,婉婉切忌不必替我守節,萬事以自己為念。
死生一事如白駒過隙,只願婉婉珍重自己。」
作者有話說:
只能說齊狗他超愛。
第97章 江南 「若是事敗,婉竹也必死無疑。」
眼瞧著婉竹眸中的淚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一旁的關嬤嬤等人俱都唬了一大跳,慌忙拿了帕子出來替她拭淚,並道:「姨娘仔細流淚傷身呢。」
縱然婉竹對齊衡玉的情與愛只留存於發乎之間, 可知曉他背地裡將她們送出京城的一片苦心之後, 還是不可自抑地傷心難忍。
她被丫鬟和嬤嬤們勸哄得止住了淚水, 並在她們殷切的注視下將齊衡玉信上所述的話語說了個清楚。
關嬤嬤最為清醒, 立時說道:「既如此,姨娘可要好好珍重自身,切勿辜負了世子爺的一片心意才是。」
容碧和碧白等人則也擔憂起了遠在京城的靜雙和落英,耳畔迴響著婉竹哀哀戚戚的話語, 兩顆心如墜寒窟。
靜雙和落英寸步不離地陪侍在齊衡玉左右, 若是齊衡玉一朝事敗,這兩個小廝更沒有一星半點的活頭了。
如清坐在婉竹膝蓋之上,並不知曉娘親為何落淚,只是下意識地伸出蓮藕般的小手, 意欲為娘親擦拭淚水。
或許是因車廂內的氣氛太過沉悶,又或許是這段時日齊衡玉久未現身, 連她也察覺出了幾分異樣,便囁喏著說道:「似不似爹爹嘞娘親生氣啦。」
婉竹聞言便把如清抱進了自己懷中,輕聲道:「不是, 是爹爹有很要緊的事情要做, 等他做好了, 就會來看如清。」
如清點點頭, 她自小便從丫鬟們的嘴裡知曉了她爹爹是個能文能武的大英雄, 英雄總是會忙碌不已, 所以不能經常陪伴在如清左右。
「娘別哭。」如清乖巧地揉了揉婉竹的柔荑, 笑盈盈地說:「娘不哭, 清兒和弟弟也不哭。」
稚嫩純澈的童言童語總算是壓下了車廂內流轉著的哀傷之意,婉竹攏回了些思緒,雖則感念齊衡玉的一腔情意,卻當真是不敢把兒女的性命賭在他的「大業」之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婉竹受了冷淡,還被迫帶著兒女離京,心內實在是惶惶不安,身邊陪著她的關嬤嬤和容碧等人也小心翼翼地勸哄著她。
大抵是說,齊衡玉近來事忙,讓婉竹趕赴江南也是為了扶正她,至多兩三個月便能回京。
可婉竹卻是察覺到了異樣,齊衡玉的反應太過奇怪,她幾乎可以斷定那一夜他去護送安國公時一定出了什麼事。
只是卻想不明白齊衡玉為何要讓她離京。
婉竹沒有違抗齊衡玉吩咐的餘地,只能被迫離開京城,行了半個月的路途之後,如清日日趴在車窗邊觀賞著外頭的風景,如淨也沒有半分異常。
她也不再愁容滿面,蹙起的柳眉舒展平滑了下來了,仿佛是接受了去江南「鍍金」的路途。
這時,關嬤嬤也終於從袖袋裡拿出了一封信箋,思忖再三後還是提前交給了婉竹。
——按照齊衡玉的吩咐來說,這封信是要等到了江南後才能拿給婉竹看的。
只是關嬤嬤一心向著婉竹,她將婉竹這些時日的傷心與不安看在眼裡,也好奇著齊衡玉忽然冷漠不已態度,還是決定把一切都告訴婉竹。
「臨行前,世子爺特地避過了蓮心院所有的人,將這封信交給了奴婢,那時世子爺身形孑然,反覆叮囑奴婢要好生照顧姨娘和小主子們,這封信也要等到姨娘到了江南後才能拿給您看。」
關嬤嬤嘆息一聲後便又道:「奴婢心裡不安的很兒,怕姨娘後悔,也怕世子爺有什麼難言之隱,便把這信先給姨娘看。」
因關嬤嬤的這番話,婉竹心內勾勒著的那些紊亂不堪的思緒仿佛尋到了所有的解釋。
齊衡玉的異樣,她被迫離開京城的原因,似乎都藏在了這一封信里。
她迫不及待地打開了信箋,讀完了上頭齊衡玉親筆所書的字跡之後,立時便對關嬤嬤說:「嬤嬤,爺……爺要造……」
餘下的這一個「反」字,她卻是怎麼也說不出口。
婉竹不敢置信地再通讀了一遍手裡的信件,讀著讀著淚水便似決堤一般往下落。
「婉婉吾妻。那日北道山被康平王所挾,我既不能做一個忠於君的佞臣,也不能再抽離京城的這場清算旋渦。陛下以我為刀,殺忠良除世家,不過是為了穩固自己的皇位。為了護住齊國公府的安危,我本打算做個背負千古罵名的佞臣,將你和清兒、淨兒護下,只是康平王韜光養晦的麵皮已揭,我被他拿捏住了把柄,便再沒有回頭路了。
康平王與陛下有殺母之仇在,他蟄伏了十年,不容許計劃中的任何一環出錯。我也是到今日才明白我與他的情誼只是計劃中的一環。是我太蠢,早該在他讓清竹縣主成為東宮太子妃的時候就發現他的意圖。
他疼愛幼妹,即便有一日事敗,有太子妃的名頭在,清竹縣主能保下自己的一條命。
是了,一個不敢爭權奪勢的閒散王爺怎麼敢讓幼妹去嫁給太子,我早該想明白這一層的。只是如今我已別無選擇,可你和清兒淨兒不一樣。若是事敗,我給你留下的銀票和田莊夠你們安穩一生地度日,江南的陸家欠了我許多恩情,他們必會妥善待你。
這一輩子,能與婉婉相知相守、生兒育女,是我齊衡玉畢生所幸,若將來我不幸殞命,婉婉切忌不必替我守節,萬事以自己為念。
死生一事如白駒過隙,只願婉婉珍重自己。」
作者有話說:
只能說齊狗他超愛。
第97章 江南 「若是事敗,婉竹也必死無疑。」
眼瞧著婉竹眸中的淚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一旁的關嬤嬤等人俱都唬了一大跳,慌忙拿了帕子出來替她拭淚,並道:「姨娘仔細流淚傷身呢。」
縱然婉竹對齊衡玉的情與愛只留存於發乎之間, 可知曉他背地裡將她們送出京城的一片苦心之後, 還是不可自抑地傷心難忍。
她被丫鬟和嬤嬤們勸哄得止住了淚水, 並在她們殷切的注視下將齊衡玉信上所述的話語說了個清楚。
關嬤嬤最為清醒, 立時說道:「既如此,姨娘可要好好珍重自身,切勿辜負了世子爺的一片心意才是。」
容碧和碧白等人則也擔憂起了遠在京城的靜雙和落英,耳畔迴響著婉竹哀哀戚戚的話語, 兩顆心如墜寒窟。
靜雙和落英寸步不離地陪侍在齊衡玉左右, 若是齊衡玉一朝事敗,這兩個小廝更沒有一星半點的活頭了。
如清坐在婉竹膝蓋之上,並不知曉娘親為何落淚,只是下意識地伸出蓮藕般的小手, 意欲為娘親擦拭淚水。
或許是因車廂內的氣氛太過沉悶,又或許是這段時日齊衡玉久未現身, 連她也察覺出了幾分異樣,便囁喏著說道:「似不似爹爹嘞娘親生氣啦。」
婉竹聞言便把如清抱進了自己懷中,輕聲道:「不是, 是爹爹有很要緊的事情要做, 等他做好了, 就會來看如清。」
如清點點頭, 她自小便從丫鬟們的嘴裡知曉了她爹爹是個能文能武的大英雄, 英雄總是會忙碌不已, 所以不能經常陪伴在如清左右。
「娘別哭。」如清乖巧地揉了揉婉竹的柔荑, 笑盈盈地說:「娘不哭, 清兒和弟弟也不哭。」
稚嫩純澈的童言童語總算是壓下了車廂內流轉著的哀傷之意,婉竹攏回了些思緒,雖則感念齊衡玉的一腔情意,卻當真是不敢把兒女的性命賭在他的「大業」之上。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