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但事實就是這樣,粥糧有限,餓殍遍地,根本排不過來。
船員們有些於心不忍,想要扶起那些人,卻看到那位年輕又俊朗的大人只是看了一眼餓殍後,便繼續趕路,腳步甚至還加快了一點。
但有知府大人舊友這層光環在,大家還是沒多想,緊跟上何似飛的步伐。
何似飛走到施粥攤子邊,衙役們原本要吆喝他去後面排隊,但是何似飛給他揚了揚手中文書,上面還有翰林院的章子——衙役們不認識這是什麼,但也曉得這位公子非富即貴,不是來討飯的。
何似飛走到鍋邊,往裡看了一看,發現這粥挺稠,絕對可以達到拆筷子不倒的程度,而且米粥瑩白,散發著甜香的味道。
即便是他早上吃了飯,聞到這味道也感覺十餘大動。
——看來那位素未蒙面的沈知府真的是一位仁心父母官。
要是那些貪污的官員,在已經施粥多天的情況下,粥水不會還是這麼好。
甚至有可能第一天就是清湯寡水的。
但是……
何似飛看了一下前面排隊的那些流民,皺了皺眉,他找了一位官差,讓其帶自己去衙門。
他當時還是個窮秀才的時候,身上就帶著一股子矜貴氣息,即便是一身麻布粗袍也遮擋不住其風華。
現在穿著書生長袍,再加上在京城參加過不少文會,接觸到達官貴人,整個人身上甚至帶了點不怒自威的官威。
官差聽到後不敢多言,立刻帶著他們一行人往衙門走去。
第191章
衙門裡, 沈大人並不在,是他的一位門客接待的何似飛。
當然,船夫等人被留在外面。
這些之前想過加速送何似飛一行人前往京城, 將這裡的情況回稟給皇帝的船夫們並沒有資格進去,被留在了外面。
其實他們不清楚,即便是京官,也不是想見皇帝就能見到的。
真有那種有急事稟告, 就可以見皇帝權力的,除了御史台, 就是尚書、也就是宰相級別的大官了。
所以,何似飛覺得拆遷長隨回去,跟自己回去的效果其實是相當的。
他留在此地,切實的走一遭, 反而更能感知民生疾苦,屆時有欽差下來, 他也可以將自己的見聞以及一手的準確消息稟告給欽差大人。
在這個時代呆了這麼多年, 即便目標是混跡官場。
但真遇到人命關天的大事, 何似飛還是不會走冗長的程序, 而是選擇單刀切入,直挑命根。
其實沈大人的門生原意是只接待何似飛一個人,把喬影也留在外面,畢竟何似飛這邊雖然是京官, 但也只是去去一個翰林——即便是狀元又能如何?那也是還未曾成長起來的狀元郎。
再說現在事急從權,他們沈大人已經忙得焦頭爛額, 門生們也接連多日腳不沾地, 一直在外面跑,根本無暇接待大人。
——相反, 要是捐糧捐錢的商戶,恐怕給當官的更讓他們期待。
接待何似飛的門生姓黃,他過來接人的時候,手裡就捧著熱茶壺,進入一間待客的偏廳後,直接給兩人倒了水。
從始至終不見來伺候的丫鬟、小斯。
「大人見笑了,實在是人力緊張,所有的丫鬟——害怕的都送回家了,膽子大的便隨知府夫人去安排流離失所女子的衣食住行。」黃門生話里說著見笑,其實態度很明顯——您這樣的小翰林來湊什麼熱鬧,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
何似飛起身對他拱手作揖:「黃先生,實不相瞞,本官回家省親,又走水路北上,發現此路風土人情、百姓面貌同書中所寫,略有不同,而且應當是近期才有的變化。敢問黃先生,此地餓殍遍地,可是因為河流走向突變,發生洪澇所致?」
——先前他以為是暴雨才引發的洪澇,但真的一路走下來,發現這種等級的災害,雖與暴雨有關,卻遠遠不及。
那麼便只剩下一種可能。
黃先生原本只想說明自己這邊的難處,然後把何似飛趕走。
忽然聽到他說了句『河流走向突變』,整個人面色大駭!
——這個消息除了他們知府大人的門客外,可是一丁點都沒外傳的!
即便他很快就繃緊了面色,假裝無事發生。但那一瞬間的驚慌是遮掩不住的。
何似飛趁熱打鐵:「實不相瞞,本官前來,只為了這黎民蒼生,並非功績、名利。這些是本官曾寫過的有關河流改道如何治理的文章,黃先生不妨過目後,再決定是否將此事稟告給沈大人。」
看著那黃先生已經完全掌握不了主動權,喬影心裡總算鬆了口氣。
他家相公,果然是最厲害的。
第192章
被何似飛猜中災變的根本原因, 黃先生陷入巨大的驚訝和怔忪中,久久沒緩過神來。
這會兒也只是憑藉身體本能,收下何似飛這些信件。
指尖甫一接觸信件, 立刻神魂歸竅,想起面前這個人是京官,還是翰林院的清僚,日後有很大可能高升內閣, 成為掌控朝政的大人物。
黃先生沒有立即查看,而是鄭重將其收入內巾, 他躬身行禮:「大人雄才偉略,下官佩服,只是沈大人確實政務繁忙,抽不開身, 下官這就將文章帶去給沈大人,估摸著……傍晚時刻, 沈大人便可得出空閒, 與大人一見。」
-
黃先生走後, 喬影小聲嘀咕:「這位師爺話風轉變的如此之快, 最早還說沈大人沒空見外人,最後又說今晚就能見。」
船員們有些於心不忍,想要扶起那些人,卻看到那位年輕又俊朗的大人只是看了一眼餓殍後,便繼續趕路,腳步甚至還加快了一點。
但有知府大人舊友這層光環在,大家還是沒多想,緊跟上何似飛的步伐。
何似飛走到施粥攤子邊,衙役們原本要吆喝他去後面排隊,但是何似飛給他揚了揚手中文書,上面還有翰林院的章子——衙役們不認識這是什麼,但也曉得這位公子非富即貴,不是來討飯的。
何似飛走到鍋邊,往裡看了一看,發現這粥挺稠,絕對可以達到拆筷子不倒的程度,而且米粥瑩白,散發著甜香的味道。
即便是他早上吃了飯,聞到這味道也感覺十餘大動。
——看來那位素未蒙面的沈知府真的是一位仁心父母官。
要是那些貪污的官員,在已經施粥多天的情況下,粥水不會還是這麼好。
甚至有可能第一天就是清湯寡水的。
但是……
何似飛看了一下前面排隊的那些流民,皺了皺眉,他找了一位官差,讓其帶自己去衙門。
他當時還是個窮秀才的時候,身上就帶著一股子矜貴氣息,即便是一身麻布粗袍也遮擋不住其風華。
現在穿著書生長袍,再加上在京城參加過不少文會,接觸到達官貴人,整個人身上甚至帶了點不怒自威的官威。
官差聽到後不敢多言,立刻帶著他們一行人往衙門走去。
第191章
衙門裡, 沈大人並不在,是他的一位門客接待的何似飛。
當然,船夫等人被留在外面。
這些之前想過加速送何似飛一行人前往京城, 將這裡的情況回稟給皇帝的船夫們並沒有資格進去,被留在了外面。
其實他們不清楚,即便是京官,也不是想見皇帝就能見到的。
真有那種有急事稟告, 就可以見皇帝權力的,除了御史台, 就是尚書、也就是宰相級別的大官了。
所以,何似飛覺得拆遷長隨回去,跟自己回去的效果其實是相當的。
他留在此地,切實的走一遭, 反而更能感知民生疾苦,屆時有欽差下來, 他也可以將自己的見聞以及一手的準確消息稟告給欽差大人。
在這個時代呆了這麼多年, 即便目標是混跡官場。
但真遇到人命關天的大事, 何似飛還是不會走冗長的程序, 而是選擇單刀切入,直挑命根。
其實沈大人的門生原意是只接待何似飛一個人,把喬影也留在外面,畢竟何似飛這邊雖然是京官, 但也只是去去一個翰林——即便是狀元又能如何?那也是還未曾成長起來的狀元郎。
再說現在事急從權,他們沈大人已經忙得焦頭爛額, 門生們也接連多日腳不沾地, 一直在外面跑,根本無暇接待大人。
——相反, 要是捐糧捐錢的商戶,恐怕給當官的更讓他們期待。
接待何似飛的門生姓黃,他過來接人的時候,手裡就捧著熱茶壺,進入一間待客的偏廳後,直接給兩人倒了水。
從始至終不見來伺候的丫鬟、小斯。
「大人見笑了,實在是人力緊張,所有的丫鬟——害怕的都送回家了,膽子大的便隨知府夫人去安排流離失所女子的衣食住行。」黃門生話里說著見笑,其實態度很明顯——您這樣的小翰林來湊什麼熱鬧,哪兒來的回哪兒去吧。
何似飛起身對他拱手作揖:「黃先生,實不相瞞,本官回家省親,又走水路北上,發現此路風土人情、百姓面貌同書中所寫,略有不同,而且應當是近期才有的變化。敢問黃先生,此地餓殍遍地,可是因為河流走向突變,發生洪澇所致?」
——先前他以為是暴雨才引發的洪澇,但真的一路走下來,發現這種等級的災害,雖與暴雨有關,卻遠遠不及。
那麼便只剩下一種可能。
黃先生原本只想說明自己這邊的難處,然後把何似飛趕走。
忽然聽到他說了句『河流走向突變』,整個人面色大駭!
——這個消息除了他們知府大人的門客外,可是一丁點都沒外傳的!
即便他很快就繃緊了面色,假裝無事發生。但那一瞬間的驚慌是遮掩不住的。
何似飛趁熱打鐵:「實不相瞞,本官前來,只為了這黎民蒼生,並非功績、名利。這些是本官曾寫過的有關河流改道如何治理的文章,黃先生不妨過目後,再決定是否將此事稟告給沈大人。」
看著那黃先生已經完全掌握不了主動權,喬影心裡總算鬆了口氣。
他家相公,果然是最厲害的。
第192章
被何似飛猜中災變的根本原因, 黃先生陷入巨大的驚訝和怔忪中,久久沒緩過神來。
這會兒也只是憑藉身體本能,收下何似飛這些信件。
指尖甫一接觸信件, 立刻神魂歸竅,想起面前這個人是京官,還是翰林院的清僚,日後有很大可能高升內閣, 成為掌控朝政的大人物。
黃先生沒有立即查看,而是鄭重將其收入內巾, 他躬身行禮:「大人雄才偉略,下官佩服,只是沈大人確實政務繁忙,抽不開身, 下官這就將文章帶去給沈大人,估摸著……傍晚時刻, 沈大人便可得出空閒, 與大人一見。」
-
黃先生走後, 喬影小聲嘀咕:「這位師爺話風轉變的如此之快, 最早還說沈大人沒空見外人,最後又說今晚就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