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琳壓根沒搭理這群進了京城的朝鮮使團,讓他們在京城中呆了兩日後就打發回去了。面對他們涕淚漣漣的告狀,劉琳直接讓理藩院表示這個事兒是你們兩個國家之間

  的矛盾,由於你們兩國都是我華夏的屬國,這個……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偏向誰都不好嘛。而且,這島嶼爭端是你們兩國內務,跟我華夏沒關係啊(除非這個島你決定給我們)。再說了,你們不是一向自詡很強盛嗎,什麼大朝鮮國什麼起源之地什麼泡菜治百病,不過是日本出了一點兒小兵侵犯而已,你們打回去不就完事兒了嘛!

  朝鮮使團一下子懵了,怎麼華夏的態度變得這麼不一樣?!之前聽聞日本使團被趕出華夏並且被立下種種規矩的時候,朝鮮上層還紛紛嘲笑來著。現在輪到自己了,朝鮮人心中那個叫不好受啊!加上這幾日在京城之中的見聞,朝鮮使團之中的人也都不是什麼傻子,漸漸的明白,一切都不同了。

  最後,基本上是被趕出京城的朝鮮使團只能一步一回頭的回了自家的一畝三分地,繼續跟日本人死磕。

  隨著時間的流逝,到了1863年年中之時,這場日本與朝鮮之間的戰爭一直在進行。從沿海到登陸,朝鮮奮力抗爭,日本步步緊逼,華夏搖扇壁上觀。由於日本兵士的素質與手中的武器都比朝鮮的好了不止一倍,這讓朝鮮及其的吃虧。就在朝鮮王族咬牙準備親征的時候,劉琳暗中示意一家軍火商找上了朝鮮的軍隊。

  隨後的一切都水到渠成了。

  華夏為了能讓這兩國互相消磨國力,順便互拉仇恨值,秉承著不能一下打死要慢慢磨的原則。端坐在兩國之間,見哪一方不妙便趕緊上去加血恢復,提供武器提供辦法。不過,鑑於兩國的人口都不太多,而且窮山惡水的,劉琳也就沒指望這場消耗戰能打多久。

  果然不出所料,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戰爭在秋季落下帷幕。朝鮮保有了自己的半島,但是海上原本在控制之下的島嶼全部落入日本手中。

  經此一戰,兩國皆是大傷元氣,原本在計劃之中的改革也不得不推遲。政府上層只能將全部的心力與之前存下的資源投入了恢復生產與建設之中。

  說老實話,對於這場戰爭,日本新建立的明治政府是十分的憋屈的,他們沒想到這一場戰爭會打上這麼長的時間。畢竟,他們只是打算接著這一點小衝突來轉移一下國內民眾的注意力然後順便收拾了幕府的殘餘勢力而已。當然,其中還有試探華夏的意思。

  因為戰爭一旦開始,朝鮮一定回去華夏告狀,到時候若是華夏插手那麼自己這邊肯定直接順水推舟的停戰,然後前去京城面見華夏高層,跟華夏搞好關係藉助其力量來幫助自家的發展。可誰知道這次華夏壓根就不管,不僅不管,還暗中串聯,將這場本該在一旬之內就結束的戰爭硬生生的拖了大半年!

  日本內閣大臣們回顧這半年來的歷程,紛紛都是一口老血悶在胸口,吐都吐不出來。而朝鮮比日本更慘,本來他們王室就沒什麼腦子,大臣們也大都是跟風,見老對頭日本改革宗主國改革,那麼他們自是不甘落後也要改革,但是沒有大方針沒有具體目標。加上朝鮮本就山水貧瘠,難有資源,改革的政策更是七零八落,弄得國內一片混亂的時候日本卻又打上了門來。這一戰,徹底將朝鮮的底子給打沒了。簡單一句話形容朝鮮就是,忙忙亂亂十幾年,一朝回到原始前。

  總之,兩個國家現在是無限苦逼之中,都不由自主的想要申請外援。

  而被兩個國家不約而同的當做冤大頭對象的劉琳對這兩國如今的現狀十分滿意,然後決定趁他病要他命!

  作者有話要說:打滾,滾動~本文還有十章左右完結~撒花~

  撒!倒計時開始吧!

  話說……下一個文還不知道要寫什麼來著……跪!

  ☆、57第五十七章

  當下定決心去找茬兒的時候,任何小事兒都可以當做一場戰爭爆發契機。華夏發動對朝鮮的戰爭完美的演繹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意義。

  當然,劉琳找來的理由也不是什麼欲加之罪,而是真實發生在歷史之中的。

  首先是朝鮮在唐代時所畫的版圖。那一張古舊的圖紙之上,朝鮮的疆域上至西伯利亞下到海南島,左到西域右包日本,將可憐的擠在了東南亞半島上。

  緊接著又有朝鮮史書中考證孔子是朝鮮人的部分。再加上自認為繼承了唐宋之正統,暗地裡……不,明地里鄙視華夏的現在統治者,只這一點就足以整個朝廷華夏氣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

  於是,為了顯示天朝上國的仁厚,劉琳決定先給朝鮮王室發去一封質詢信。朝鮮王室連忙派了人過來請罪外加狡辯。

  劉琳當然沒那個閒心空功夫去理會這個,她正忙著劃分朝鮮半島的區域,看那一塊適合建港口,那一點兒適合建個軍區。軍部的人忙著調兵遣將,議事閣的為了朝鮮半島將來的建設費用吵得翻天覆地,只有苦哈哈的理藩院應付著前來的朝鮮使團。

  最後,劉琳見事情準備的差不多了,直接發出了詔書。

  爾朝鮮乃我華夏屬國,卻是心懷叵測欺師滅祖,如此心思陰詐之屬國實難讓人容忍!今必滅之!

  然後又交代理藩院,不管朝鮮使團怎麼狡辯都不用聽了,只用給朝鮮發最後通牒就行了!大意如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