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臣以為英國人此舉實是令人費解,兩國對戰之時竟派代表團前來協商同盟之事,定是有陰謀在其中!」沈兆霖上前一步說,臉色肅穆。不少大臣聽了沈兆霖之言,都微微點頭,顯然是對此十分贊同。

  在傳統的國人眼中,戰爭便是你死我活,國與國之間的更是如此,在兩個正在敵對的國家中建立同盟,這英國人的腦子不會壞掉了吧?!

  劉琳點點頭卻沒有贊同也沒有反駁,隨即,李鴻章站了出來,道:「英國使團帶著英國女皇維多利亞的書信前來,可見請求結盟的誠意是有的。不論其中是否有陰謀,能夠在歐洲擁有一個持久穩定友好的同盟,也是我國現在正需要的。」華夏的外交困境從一開始就存在了,發展之初,除了屬國外,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拿華夏當洪水猛獸來看待,以至於劉琳只能在艱難的斡旋後,於十年間只派出三批大型的使團去歐洲遊歷,按照劉琳原先的計劃,一年一批都嫌少啊!

  畢竟,歐洲才是自然科學的發源地,根本不是華夏這等被平地拔高的科研成就能夠媲美的。留學生過去的越多,對整個華夏的發展越好,新鮮的血液和空氣能給整個華夏帶來一個新的未來。

  劉琳點點頭,她也是這麼想的。畢竟,就算此戰華夏勝利,在海軍上卻是仍然敵不過英國人。英國人對海洋的控制力直到二戰才一落千丈,而在這之前,凡是在海上行駛的船隻,都要看英國的臉色來行駛。華夏若是想要將貿易發展壯大,就必須要英國的協助,這個中英同盟若是建立起來,絕對對華夏有利無弊。

  「可是,英國人此舉太過的突然,若是海戰不利,英國人怎會如此罷休,定是要進一步的談判!」沈兆霖拱手而論,他仍然對此次英國前來請求同盟深感疑慮,畢竟,此事聞所未聞,事有反常必有妖。

  「不用如此擔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況且此戰定是我華夏勝,在力量的面前,任何詭計都是毫無用處的!」國家之道,陽謀才是正道!英國人既然如此做,便是對華夏實力的認可,在未來的發展中,華夏也的確需要一個西方的盟友。

  劉琳最終微笑的說:「先晾著那英國使團,待戰爭進行半途再議也不遲。現在,讓我們商量一下怎麼處置那倭國。」

  作者有話要說:要死了……寫完這一章……

  以後有關戰爭的,我儘量少寫……淚奔~

  ☆、第四十七章

  只要是一個未來的中華人,對倭人便提不起好感來。畢竟,這之中凝聚的血與仇太多,多的足以讓劉琳毫無心理負擔的能在心中盤算著屠盡整個日本或是將倭人作為奴隸販賣。

  此時,第二次鴉片戰爭已經全面開始了,陸上的軍隊在進入緬甸時便遭遇到了英法聯軍的炮火襲擊。海洋之上,華夏在島嶼和海面上分別與英法葡萄牙等國的軍隊對持,爭奪馬六甲海峽的海戰更是延續了兩天,至今還未分出勝負來。

  整個世界都在關注這場戰爭,華夏的報紙更是盯著戰場,等候著朝廷發出的戰報或是軍隊中將領更替的信息,從各個側面分析著這場決定華夏未來的一戰。

  九月的京城仍是暑氣炎炎,但因這幾年朝廷出了個城市規劃司,京城中多了不少公園綠地池塘水渠,多的是消暑的地方,加上晚上還有路燈照明,不少京城市民便拎著板凳蒲扇出來納涼。這樣一來,人們便覺得這暑氣似乎也沒有往年那麼猛了。

  人聚在一起,便免不了開口談論國家大事,如今的國家的大事自然是進行的正激烈的第二次鴉片戰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張,市井中人們對劉琳發動這場戰爭十分的贊同,不時的拿報紙上宣傳出來的實例與言論與他人說上幾句,然後忠心的祈禱此次戰爭的勝利。

  士子們對於這場戰爭也紛紛採取了肯定的態度,畢竟,事關國家命脈,鴉片一事必須絕於中華大地之上!為此,不少士子們奔走鄉里,向人們宣傳著鴉片的危害,甚至正在鼓動一些地方,將禁止吸食販賣鴉片寫入族規宗法之中,又從道德的理論高度上來譴責那些販賣吸食鴉片的人。

  此時的華夏,人們的行為準則不僅僅由道德和法律約束,更多的是按照家規與宗族規矩來行事的。鄉里街道之間,人人相識,宗法族規有時甚至大過法令與道德,若是禁止吸食鴉片一事被明列入族規宗法之中,那麼可以預見,除非華夏人不再以血緣為族,否則鴉片將永遠在華夏無法有發展的土壤!

  民間如此,朝廷貴族之間的反應更是激烈。

  隨著劉琳這幾年之間的積威甚重,加上其手段狠厲,讓不少貴族大臣們心驚膽戰,隨之而來的便是劉琳一旦倡導什麼,便會得到幾乎所有人的大力吹捧和跟風。

  此次的禁鴉片之事,即使侵犯了不少貴族宗室大臣的利益,可是為了腦袋和前途著想,那些人也不得不咬牙斷尾求生。至於那些腦子不清楚的,根本活不過上一輪的清洗。

  劉琳眯著眼睛看著桌上的摺子,對於這段時間來朝廷的動向和官員貴族們的舉動,她感到十分的滿意。起碼沒有人再沒那麼沒眼色的搞什么小動作,果然只要中層和上層官員清理好了,下層自然也就好起來了。

  窗外陽光璀璨,不遠處四腳雕花擺凳上勾畫著雙燕穿柳圖案的玉瓶內一隻開的正艷的芙蓉花在微風下輕輕舞動,帶著暗香浮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