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毛利完全是憑藉經驗與直覺移動的腳步,卻還是慢了小半拍。

  揮拍時他聽見耳畔的網球的呼嘯聲,便知道這個球還是錯過了。

  果然,球拍的拍線擦過網球,一線之隔。

  咚!

  “15-0”越知起身換了個方向,“你進入狀態的速度也太慢了吧?”

  “抱歉,我的錯。”毛利舔了舔唇,乾脆地道。

  他的眼神亮晶晶地盯著越知,這讓面前擋著一層劉海的高個子少年咽下了後續的“冷嘲熱諷”。

  算了,嘴炮對於親近的人本來就一點用也沒有。

  這麼想著,越知放棄了言語刺激的想法。

  抬手,揮拍。

  第二個球毛利準確地追上了。

  大半個月不摸球拍意味著毛利腦海里的越知的一切數據都還有效,而越知腦海里毛利的數據則不一定是完全正確的。但這是在不考慮其他情況下的理論。

  網球接觸到球拍時拍上傳來的力道在想像的波動範圍之內,毛利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卻依然在拉球過後覺得網球即將控制不住脫拍而出。

  力度。

  技術層面的差距還在,雖然縮短了,但身高與臂展加成的力度差距也沒有太好的解決方法。

  手腕傳來的負擔讓毛利皺了皺眉。

  啪!

  網球砸在中網上,沒過網。

  也不感到意外。

  這可是連平等院前輩都開口稱讚的,越知月光的馬赫發球啊。

  那接下來呢?

  精神暗殺,什麼時候開始?

  毛利異常地冷靜。他側過頭看了一眼從球網上滾落的網球,又看著對面的越知前輩重新從口袋裡摸出一個網球。

  又是馬赫發球。

  這一次能接到嗎?

  還並不是用出全力的,比起之前世界盃上見過的要慢一線。這並不是保留實力的意思,只是正常的體力分配。

  不破發就沒有勝利的可能,而破發的可能性……

  除了開局,就只有結尾了。

  要賭現在,還是以後?

  如果無法決定,就別想那麼多。

  比賽偶爾也需要直覺來替人做決定。

  還有本能。

  第三個發球毛利成功回擊了,回擊過後他就發覺手腕有些酸軟,是控制了太過精細的旋轉的關係——要面對力度差,解決方式就是用旋轉和技巧來卸力。

  如果每一個球都這樣解決,那他這場比賽打不到結束。

  於是呢?

  節奏的分配該如何考慮?

  變奏的關鍵點……又在第幾局呢?

  對角抽擊……削球,扣殺!

  “40-0”越知握著網球,“局末點了。”

  “才第一局而已啊,前輩。”毛利彎了彎眉眼,低聲道。

  他們之間無需試探了。可勝利的關鍵,分明是利用彼此之間的了解來達到的對比賽的掌控力。

  如何發揮長處,避開弱點攻擊呢?

  拉鋸了幾個回合,第一局的最後一個球還是由越知拿下。

  考慮到自己手腕的承受能力和體力,毛利對比賽的節奏有了初步的設想。

  雖然真打起來,照樣是走一步看一步。誰知道前輩會不會按照他的設想走呢?

  “到你發球了。”越知道。

  毛利眼神一瞥,起手的動作還是熟悉的動作。

  他的發球習慣在U17里並不是保密的事,幾乎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習慣這樣開球。

  即使如此,能夠回擊他發球的人還是不多。

  這是一個精於技術並且基礎紮實的網球選手多年來經驗積累下的開球習慣,看似老套簡單,卻集合著技術精華。毛利是懶而不是傻,如果發球太容易被回擊,他為什麼非得用同樣的方式死都不改?

  網球離開拍面以後毛利順勢就上了網。

  卻也沒有離的太近。

  他在網前截住越知的回球,讓底線的拉鋸戰變成網前的截擊戰。

  越知的大長腿讓他兩步就跨到網前,接起球來也不見捉襟見肘。

  不過……

  “15-0”毛利揮了揮球拍嗎:“前輩你細節處理的好草率啊,再認真一點如何?”

  越知冷著臉沒有答話。

  更擅長技術控制與小範圍內微操的,本來就是毛利。

  網前截擊戰,對毛利更有利。

  那不上網呢?

  ……為什麼要逃避戰書?

  比賽很快就進入白熱化。

  他們對對方都太了解了。

  耿直的人是不會對“搭檔”有太多隱瞞的。越知是個獅子座,固然寡言卻向來直率。而毛利性格里有喜怒不定的成分,面對越知卻總是坦誠的。前後輩之間的關係能變得和諧,當然是相互交心的結果。一個縱容一個依賴,相互配合。

  這樣的了解和縱容,放在賽場上,就變成了,在回擊前就能做出的反應,和相互計算過後應和的太過明顯的節奏差。

  又和數據網球不同。

  他們並不是有意利用這個數據的,只是按照慣有的打球習慣去分析。

  第三局上網的時候毛利在小碎步落地的間隙心口一跳。

  他在那瞬間與越知錯身而過,眼神也交錯而過。

  精神暗殺來了。

  這個念頭浮在心底的同時,某種焦躁的情緒同時間涌了上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