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久,聖上降旨,念賈府祖上舊日功勳,賈赦判流行,賈政、賈璉等人貶為庶民,發回原籍,其餘奴僕發賣,家產充為國庫,金陵舊宅為其安身之所。因賈母年高,不忍裹屍荒野,特此百兩銀子發送。

  得了聖旨,賈家人等出了牢獄,四處求告回金陵盤費,然而人情冷漠,哪裡有人敢借。賈政無奈,只得厚著臉皮去了林府求告:“外甥,你也知道,如今我實在無奈才來想借。另外寶玉和外甥女的婚事?”林泓明說道:“舅舅不必試探,外甥雖然不才,卻也不是那等背信棄義的小人。這樁婚事是大姐姐生前定下的,我不會反悔。只是?”賈政忙問:“只是什麼?”林泓明道:“舅舅也知道,妹妹身子弱,經不得車馬勞頓,再者她日日靠著藥罐子度日,若是去了金陵,怕是不幾日便煙消雲散了。外甥想,不如將寶兄弟暫留京城,待二人婚後,妹妹身子好些再去金陵拜見。”時至今日,賈政又能如何,只得答應下來:“外甥大義,我自然同意。只是聖上令一干人等發回原籍?”林泓明道:“聖上是仁君,想必成婚的日子還是給的。至於寶兄弟,我會請求聖上網開一面,令其留在京城安住。”賈政聽了無不允諾。

  為了讓眾人安心,林泓明上表了聖上,稟明了緣由。聖上念寶玉年幼無知,令其安置京城,其他人等,待婚期以後立刻啟程。

  林泓明自然不想妹妹的婚事太過寒酸,先送了五千兩銀子給賈政,令其置辦婚事。剛忙了這件事,王夫人上門來,詢問寶釵婚事。林泓明對待王夫人自然不像對待賈政恭敬,說道:“不知這是舅媽的意思還是薛姨媽的意思?”王夫人失了往日威風,說道:“自然是薛姨媽的意思,不過是托我來問問。”林泓明道:“若是姨媽不信任泓明,何不親自來問?勞煩舅媽走這一遭。知道的說我年輕不懂事,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悔婚背信了。”王夫人臉上不好看,說道:“外甥也知道,眼下薛家敗落,薛姨媽哪裡敢來問外甥。”林泓明笑道:“舅媽這話是說我仗勢欺人了?”王夫人忙道:“自然不是。”林泓明道:“舅媽不必說了,我都知道了。雅琪,送客!”王夫人臊了一鼻子灰,惱怒而去。

  回了薛家,王夫人抹著淚說道:“我看泓明那孩子也不是個好相與的,不如算了,雖然薛家落魄,到底還有些過日子的銀兩,不比賈家,如今是一乾二淨,不得不依附林家。”薛姨媽哭道:“我也知道今時不同往日,寶釵年歲大了,又是奉旨成婚,若是泓明悔婚,以後叫她怎麼活呀?”王夫人亦是無奈:“也許這就是命!”寶釵在內室聽了,忍不住淚如雨下,她跑出來跪在薛姨媽面前,說道:“俗話說,一女不事二夫,若是林兄弟不娶,我也不會再嫁,或死或出家總有一條路選,不然我陪著母親過一輩子這就是了。”薛姨媽抱著寶釵大哭:“傻孩子,哪有姑娘不嫁人的,如今你我相依為命,待我百年之後,你可怎麼辦呢!”寶釵亦是痛哭不已。幾人正悲痛著,雅琪端著一隻盒子走了進來,先是請了安,又問道:“二太太、姨太太和寶姑娘怎麼哭了起來?”薛姨媽趕緊站起來說道:“不過是說到以往的事觸到了心腸。雅琪姑娘怎麼來了?”雅琪笑道:“我家二爺讓我給寶姑娘送些小玩意來解解悶。”說著將盒子遞上去。寶釵打開一看,竟是些首飾之類的,每一件都是上品,心裡納悶,便問道:“林兄弟怎麼想起讓姐姐送這些來?”雅琪道:“眼見著就是一家人了,二爺自然想著,另外讓我請姨太太明日去府里商議婚禮事宜。”寶釵聽了,臉色一紅,杏眼含著笑意,竟是說不出的美艷。雅琪看了忍不住驚艷。薛姨媽見此,自是滿心歡喜,連忙答應下來。雅琪見事情完畢,便要告辭。薛姨媽自是百般挽留,雅琪不肯壞了規矩,推辭了。

  回到府第,雅琪侍奉黛玉和林泓明用了晚飯,問道:“二爺怎麼不能二太太留些顏面,眼見我們姑娘就要過去了,若是二太太因著這事找茬可怎麼好?”林泓明道:“本來二太太便不滿意這樁婚事,便是給了她天大的體面也不會將妹妹放在眼裡,既然如此不如敲打敲打,也好讓她知道我林家的女兒是欺不得的。寶玉是個不頂事的,若是我這做哥哥再不強硬些,妹妹過去便是帶上十里嫁妝也是無用。”黛玉聽了流下淚來。雅琪道:“那也不必,成了親,姑娘和寶二爺橫豎留在京里,身邊又有紫鵑、雪雁幫著,我們還有陪送四個大丫鬟,姑娘的嫁妝有姑娘自己管著,紫鵑他們幫襯著,二太太便是想插手也無用,若是好了按月送例銀,若是不好了,便不給,她能怎麼樣?”林泓明笑道:“此言差矣。妹妹過去了便是高門閨女也要受婆婆的鉗制。雖然不在一處住,可是逢年過節自然要見的,不然妹妹的名聲可怎麼好?再者寶玉也會不忍父母親受此委屈。無論二太太好與不好,月例銀子都是要按時送去的。我今時今日讓她明白些,若是不好了,不用妹妹出面,我這做哥哥便不依了。那時寶玉也怨不著妹妹。”

  第二日,薛姨媽上門商量婚事,林泓明雖然不喜寶釵卻也不為難人,一應事宜都是正理,日子定在了下月十三,便是黛玉婚後半個月。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