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宮裡的太醫來看過好幾回,個個都搖頭說病得蹊蹺,他們還從未見過這樣的。說多麼嚴重的病吧可也常見,若說不嚴重吧,卻各樣金貴藥材吃了都不見效。
府里下人們悄悄議論起來,有人甚至還說世子妃福薄,嫁給容世子沒過幾天富貴日子就病成這樣,興許撐不到容世子打仗歸來。
彼時凝霜聽見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可這些話捕風捉影,也不知誰人起的頭,查無所查,只好稟報給王妃。王妃聽後也臉色不好,當即讓府里的管家給眾人緊皮。
這才使得嚼舌根的少了些。
但這話入了凝霜的心,便成了根刺。
她們姑娘好端端地過了那麼些年,從小到大鮮少生病,怎麼成親後接連不斷地病?莫不是撞了什麼邪?
想到這個,凝霜心裡猛地打了個突。
若真如此......
她突然扒開阿黎的衣襟尋找。
「咦?」她急問:「世子妃,您從小戴在身上的平安符呢?」
「凝霜姐姐別找了,」阿黎不好意思道:「容辭哥哥離京前,我給他了。」
「那是高僧給您的,怎麼能......」
說起來,容世子不是外人,給了他也沒什麼不妥。可她們姑娘這些年順風順水的,一下子離了身保不齊還真是有什麼邪祟。
凝霜自顧琢磨,暗想回頭得跟王妃提一提。
.
今年的雪來得早,中旬才過就洋洋灑灑地落了一場。
「瑞雪兆豐年啊,」有人說:「來年定是好豐收。」
「我看不止豐收,這雪是個好兆頭。」
「怎麼說?」
「南邊不正在打仗?據說羅家江北失守了,撤退五十里紮營。」
午膳過後,茶樓里坐了許多人。茶樓最近生意不錯,全仰賴南邊打仗。
南邊戰況頻頻傳來,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戰事。
「沒想到賀家軍對上羅家軍如此勇猛,居然只用三天就渡河燒了羅家軍營地。」
「你也不想想這是曾將匈奴打得屁滾尿流的賀家軍,羅家軍這些年在伍洲慣享安逸,興許長槍都生鏽了。」
容辭打著「討伐亂臣賊子」的名義攻打羅家軍,眾人談論得多了,漸漸將羅家軍推向「亂臣賊子」的對立面,語氣里對羅家軍毫無憐惜。
「該!誰讓他們吃著皇糧卻幹這樣的勾當!連靈央公主都被他們綁了去,可憐她一個嬌滴滴的公主竟是在陣前受那般苦。」
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贊同。
「不過話說回來,我聽說不止十萬賀家軍,後來東邊又來了好幾萬人馬。而且聽說這些人作戰厲害得很,尤其擅長水戰。」
「一開始羅家軍在江邊設鐵索舟戰還以為能難倒賀家軍,誰知半路躥出只猛虎來,殺得他們措手不及。前有猛虎,後有賀家軍,打得羅家軍哭爹喊娘。」
「這到底是哪裡來的援軍?」有人不解問。
「我聽說啊......」有個人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我岳丈在兵部任職聽得點消息,這援軍不是別的,而是容世子培養了多年的精銳,整整有七萬之眾。」
「嘶——」
此話一出,眾人倒抽口涼氣,個個面面相覷諱莫如深。
良久,一人轉頭看了看門外大雪,意味深長道:「今年雪真大,說不定等雪停了,也換天了。」
.
伍洲一戰打得十分激烈,據說最後一場容世子還親自掛帥上戰場。此消息傳到京城,人人屏氣凝神。
睿王府同樣如此,王妃聽得消息,心驚肉跳。
「他從未上過戰場,這如何使得?」
而一旁的睿王卻跟王妃想的不一樣。
容辭以後必定會坐上那個位置,歷史中,哪個千古帝王不是能征善戰的?他倒是對容辭此舉頗為贊成。
「你無須擔憂,容辭自有他的謀劃。」
他說得高深莫測,睿王妃也聽得迷迷糊糊。
但其實容辭的理由很簡單。
他並不想做什麼千古一帝,也不想流芳百世。在戰場上廝殺的那一刻,只想快些結束好回京見阿黎。
這兩個月來,他無時無刻不處在煎熬之中。
他近來頻繁地夢見過去。可說來也奇怪,他活了三世,歷經風風雨雨數載歲月,卻只記得他跟阿黎的點滴。那些權勢和名聲卻像縹緲雲霧,早已不見蹤影。
比起旁人,他更清楚,人活一生當珍視什麼。
他有他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他也有他的追求。
世間繁華萬千,所求不過一個阿黎。
.
伍洲的捷報是在十月底的一個清晨傳到京城的。彼時仍是大雪紛飛,百姓們等城門下,準備一天的勞作。
然而城門開啟,從外奔來一隊人馬,他們興奮地舉著捷報,大喊:「勝了!賀家軍勝了!」
一句話,仿佛水入油鍋,頓時炸開來。
眾人歡欣鼓舞:「太好了!沒有亂臣賊子,天下太平,我們能過個好年!」
消息從城西傳至城東,又飛入宮廷。
皇宮裡,明惠帝越來越精力不濟,有時一天只能醒來兩三次,每次醒來他都會問:「伍洲如何?」
每每張德芹都會答:「皇上,還在打仗,羅家軍小勝了一場。」<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府里下人們悄悄議論起來,有人甚至還說世子妃福薄,嫁給容世子沒過幾天富貴日子就病成這樣,興許撐不到容世子打仗歸來。
彼時凝霜聽見這話氣不打一處來,可這些話捕風捉影,也不知誰人起的頭,查無所查,只好稟報給王妃。王妃聽後也臉色不好,當即讓府里的管家給眾人緊皮。
這才使得嚼舌根的少了些。
但這話入了凝霜的心,便成了根刺。
她們姑娘好端端地過了那麼些年,從小到大鮮少生病,怎麼成親後接連不斷地病?莫不是撞了什麼邪?
想到這個,凝霜心裡猛地打了個突。
若真如此......
她突然扒開阿黎的衣襟尋找。
「咦?」她急問:「世子妃,您從小戴在身上的平安符呢?」
「凝霜姐姐別找了,」阿黎不好意思道:「容辭哥哥離京前,我給他了。」
「那是高僧給您的,怎麼能......」
說起來,容世子不是外人,給了他也沒什麼不妥。可她們姑娘這些年順風順水的,一下子離了身保不齊還真是有什麼邪祟。
凝霜自顧琢磨,暗想回頭得跟王妃提一提。
.
今年的雪來得早,中旬才過就洋洋灑灑地落了一場。
「瑞雪兆豐年啊,」有人說:「來年定是好豐收。」
「我看不止豐收,這雪是個好兆頭。」
「怎麼說?」
「南邊不正在打仗?據說羅家江北失守了,撤退五十里紮營。」
午膳過後,茶樓里坐了許多人。茶樓最近生意不錯,全仰賴南邊打仗。
南邊戰況頻頻傳來,街頭巷尾都在討論戰事。
「沒想到賀家軍對上羅家軍如此勇猛,居然只用三天就渡河燒了羅家軍營地。」
「你也不想想這是曾將匈奴打得屁滾尿流的賀家軍,羅家軍這些年在伍洲慣享安逸,興許長槍都生鏽了。」
容辭打著「討伐亂臣賊子」的名義攻打羅家軍,眾人談論得多了,漸漸將羅家軍推向「亂臣賊子」的對立面,語氣里對羅家軍毫無憐惜。
「該!誰讓他們吃著皇糧卻幹這樣的勾當!連靈央公主都被他們綁了去,可憐她一個嬌滴滴的公主竟是在陣前受那般苦。」
其他人聽了,紛紛點頭贊同。
「不過話說回來,我聽說不止十萬賀家軍,後來東邊又來了好幾萬人馬。而且聽說這些人作戰厲害得很,尤其擅長水戰。」
「一開始羅家軍在江邊設鐵索舟戰還以為能難倒賀家軍,誰知半路躥出只猛虎來,殺得他們措手不及。前有猛虎,後有賀家軍,打得羅家軍哭爹喊娘。」
「這到底是哪裡來的援軍?」有人不解問。
「我聽說啊......」有個人四下看了看,壓低聲音道:「我岳丈在兵部任職聽得點消息,這援軍不是別的,而是容世子培養了多年的精銳,整整有七萬之眾。」
「嘶——」
此話一出,眾人倒抽口涼氣,個個面面相覷諱莫如深。
良久,一人轉頭看了看門外大雪,意味深長道:「今年雪真大,說不定等雪停了,也換天了。」
.
伍洲一戰打得十分激烈,據說最後一場容世子還親自掛帥上戰場。此消息傳到京城,人人屏氣凝神。
睿王府同樣如此,王妃聽得消息,心驚肉跳。
「他從未上過戰場,這如何使得?」
而一旁的睿王卻跟王妃想的不一樣。
容辭以後必定會坐上那個位置,歷史中,哪個千古帝王不是能征善戰的?他倒是對容辭此舉頗為贊成。
「你無須擔憂,容辭自有他的謀劃。」
他說得高深莫測,睿王妃也聽得迷迷糊糊。
但其實容辭的理由很簡單。
他並不想做什麼千古一帝,也不想流芳百世。在戰場上廝殺的那一刻,只想快些結束好回京見阿黎。
這兩個月來,他無時無刻不處在煎熬之中。
他近來頻繁地夢見過去。可說來也奇怪,他活了三世,歷經風風雨雨數載歲月,卻只記得他跟阿黎的點滴。那些權勢和名聲卻像縹緲雲霧,早已不見蹤影。
比起旁人,他更清楚,人活一生當珍視什麼。
他有他不可推卸的責任,可他也有他的追求。
世間繁華萬千,所求不過一個阿黎。
.
伍洲的捷報是在十月底的一個清晨傳到京城的。彼時仍是大雪紛飛,百姓們等城門下,準備一天的勞作。
然而城門開啟,從外奔來一隊人馬,他們興奮地舉著捷報,大喊:「勝了!賀家軍勝了!」
一句話,仿佛水入油鍋,頓時炸開來。
眾人歡欣鼓舞:「太好了!沒有亂臣賊子,天下太平,我們能過個好年!」
消息從城西傳至城東,又飛入宮廷。
皇宮裡,明惠帝越來越精力不濟,有時一天只能醒來兩三次,每次醒來他都會問:「伍洲如何?」
每每張德芹都會答:「皇上,還在打仗,羅家軍小勝了一場。」<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