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但他不會拒絕她任何請求,只要她想要,他必定會給。
他牽著阿黎走過去,問:「你想買什麼樣的?」
攤主也聽見了小姑娘剛才的話,忙夸:「姑娘真有孝心,若是買給父親,這把摺扇不錯,上頭還有名家題字呢。」
他展開把檀木摺扇,看起來並非新物,是有人用過的,但上頭提的詩句令容辭目光一頓。
容辭問:「敢問老闆,這把摺扇從何處而得?」
攤主道:「小公子果真有眼光,若是尋常人見了這把扇子肯定以為我拿舊物騙他,但其實,這把扇子大有來頭。」
攤主說起扇子來歷,直言是通過關係從某個大儒那得的。
容辭自然不會信,但扇子確實是真跡。
他拿過來瞧了瞧,說:「這把包起來,我買了。」
這小公子連價錢都不問,果真是富貴窩裡出來的,攤主心想。
他殷勤地包好扇子,又問阿黎:「小姑娘,你娘親的扇子可挑好了?」
阿黎看向一把金絲滾邊雙面繡的團扇,說:「要那個。」
「好勒。」
這時,容辭又指著把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摺扇說:「這把也包起來。」
阿黎仰頭問:「容辭哥哥也買扇子?」
容辭搖頭:「這把給你爹爹選,適才那一把,我拿回去送友人。」
「哦。」
一下子賣了三把扇子,還都是價值昂貴的,攤主笑得合不攏嘴。
把東西包好後遞過去,順嘴誇了句:「小姑娘,你跟你阿兄長得真好看,跟畫裡的金貴人兒似的。」
「他不是我阿兄。」阿黎說。
「誒?」攤主撓頭,意識到自己誤會了,有些窘促。
但緊接著,就聽小姑娘驕傲地說:「他是我長大後的夫君呢!」
話落,攤主錯愕,嘴巴張得跟雞蛋大。
而容辭,冷不防聽見小姑娘嬌嬌軟軟地說這麼句,表情微微凌亂。
第14章
柳陽街。
李秀蘭正在教兒子用筷子,婢女采荷急沖衝進來,神□□言又止。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說!」
「夫、夫人,不好了,有人在查泰縣沉船的事。」
「啪」地,筷子掉地上。
李秀蘭問:「這消息從哪裡得來的?」
「奴婢出去給夫人買針線,路過茶寮時,聽從泰縣來的人說的。」
「別慌。」李秀蘭安慰自己:「興許不是懷疑我們,只是單純地查一查事故始末好交差。」
「那個船夫可離開了?」她問。
「船夫不是泰縣人,早就不想幹了,得了我們大包銀錢早早就歸鄉去了。」采荷說。
「那就好,若是抓不到他,就不會暴露我們。再說了......」李秀蘭努力鎮定地說:「船確實破舊且經年未修,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查又如何?查不出什麼來。」
「夫人,您說是不是宋二老爺叫人查的?」
劉秀蘭的心揪起,她就怕是宋縕白懷疑她。
可這事做得隱秘,他從何懷疑呢?況且那日受傷之人是她跟自己的兒子,宋縕白算是毫髮無損,他為何要懷疑這種事?
「應該不可能。」她說。
「那.....是襄陽侯府二夫人?」
「戚婉月自視清高,有氣只會跟宋縕白斗,自然不屑於理我這樣的人,定然也不是她。」
「那是誰人?」
對啊,是誰人呢?
莫名地,李秀蘭有種不好的預感。
忖了忖,她說:「不能這麼坐以待斃,得想個法子。」
「什麼法子?」
「這樣,你去請宋二老爺來一趟。」
采荷為難:「夫人,此前我們派人去請了好幾次,宋二老爺沒來,這次......」
「這次你就說我執意帶傷離開,你怎麼勸都勸不住,讓他務必來一趟。」
采荷眼睛一亮:「這法子好,還是夫人聰明。」
「快去。」
「是。」
采荷出門,李秀蘭也沒心思教兒子了,吩咐婆子給他拿只勺子,自己起身進屋收拾行李。
不論如何,她要試試宋縕白的態度。
.
茶樓,宋縕白正在與同僚吃茶。
「大理寺遲遲查不到證據,想必過不久大人便能澄清嫌疑。」
「御史台那幫人起初還義憤填膺,可這些日來他們自己也覺得沒趣,畢竟沒證據彈劾個屁?」
「楊大人昨日上摺子彈劾你,才說了個開頭,皇帝一句『楊愛卿可有證據』頓時把他堵得啞口無言,想來皇上這段時日也聽膩了。」
宋縕白在朝為官多年,自有自己的黨羽和同盟。這種事,無須他主動打聽,每日都會有人來與他說。
至於他們口中的證據,當然是查不出來的。一來他確實未參與舞弊,二來,他早有防備,提前堵死了旁人作假證的可能。是以,大理寺再怎麼查他都是乾乾淨淨。
宋縕白不緊不慢地品茶,面色自始至終從容溫和:「本官的事讓諸位大人費心了。」
「哪裡哪裡,同朝為官,應該的。」眾人說。
過了會,小廝進來,悄悄在宋縕白耳邊低語。
宋縕白聞言,煩躁地蹙了蹙眉。
他起身告辭:「本官今日還有事,改日再請各位吃茶。」
宋縕白徑直來到柳陽街,才下馬車,便聽得院子裡吵得熱鬧。<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他牽著阿黎走過去,問:「你想買什麼樣的?」
攤主也聽見了小姑娘剛才的話,忙夸:「姑娘真有孝心,若是買給父親,這把摺扇不錯,上頭還有名家題字呢。」
他展開把檀木摺扇,看起來並非新物,是有人用過的,但上頭提的詩句令容辭目光一頓。
容辭問:「敢問老闆,這把摺扇從何處而得?」
攤主道:「小公子果真有眼光,若是尋常人見了這把扇子肯定以為我拿舊物騙他,但其實,這把扇子大有來頭。」
攤主說起扇子來歷,直言是通過關係從某個大儒那得的。
容辭自然不會信,但扇子確實是真跡。
他拿過來瞧了瞧,說:「這把包起來,我買了。」
這小公子連價錢都不問,果真是富貴窩裡出來的,攤主心想。
他殷勤地包好扇子,又問阿黎:「小姑娘,你娘親的扇子可挑好了?」
阿黎看向一把金絲滾邊雙面繡的團扇,說:「要那個。」
「好勒。」
這時,容辭又指著把題有蘇東坡詩句的摺扇說:「這把也包起來。」
阿黎仰頭問:「容辭哥哥也買扇子?」
容辭搖頭:「這把給你爹爹選,適才那一把,我拿回去送友人。」
「哦。」
一下子賣了三把扇子,還都是價值昂貴的,攤主笑得合不攏嘴。
把東西包好後遞過去,順嘴誇了句:「小姑娘,你跟你阿兄長得真好看,跟畫裡的金貴人兒似的。」
「他不是我阿兄。」阿黎說。
「誒?」攤主撓頭,意識到自己誤會了,有些窘促。
但緊接著,就聽小姑娘驕傲地說:「他是我長大後的夫君呢!」
話落,攤主錯愕,嘴巴張得跟雞蛋大。
而容辭,冷不防聽見小姑娘嬌嬌軟軟地說這麼句,表情微微凌亂。
第14章
柳陽街。
李秀蘭正在教兒子用筷子,婢女采荷急沖衝進來,神□□言又止。
「什麼事慌慌張張的?說!」
「夫、夫人,不好了,有人在查泰縣沉船的事。」
「啪」地,筷子掉地上。
李秀蘭問:「這消息從哪裡得來的?」
「奴婢出去給夫人買針線,路過茶寮時,聽從泰縣來的人說的。」
「別慌。」李秀蘭安慰自己:「興許不是懷疑我們,只是單純地查一查事故始末好交差。」
「那個船夫可離開了?」她問。
「船夫不是泰縣人,早就不想幹了,得了我們大包銀錢早早就歸鄉去了。」采荷說。
「那就好,若是抓不到他,就不會暴露我們。再說了......」李秀蘭努力鎮定地說:「船確實破舊且經年未修,難免有疏漏的地方。查又如何?查不出什麼來。」
「夫人,您說是不是宋二老爺叫人查的?」
劉秀蘭的心揪起,她就怕是宋縕白懷疑她。
可這事做得隱秘,他從何懷疑呢?況且那日受傷之人是她跟自己的兒子,宋縕白算是毫髮無損,他為何要懷疑這種事?
「應該不可能。」她說。
「那.....是襄陽侯府二夫人?」
「戚婉月自視清高,有氣只會跟宋縕白斗,自然不屑於理我這樣的人,定然也不是她。」
「那是誰人?」
對啊,是誰人呢?
莫名地,李秀蘭有種不好的預感。
忖了忖,她說:「不能這麼坐以待斃,得想個法子。」
「什麼法子?」
「這樣,你去請宋二老爺來一趟。」
采荷為難:「夫人,此前我們派人去請了好幾次,宋二老爺沒來,這次......」
「這次你就說我執意帶傷離開,你怎麼勸都勸不住,讓他務必來一趟。」
采荷眼睛一亮:「這法子好,還是夫人聰明。」
「快去。」
「是。」
采荷出門,李秀蘭也沒心思教兒子了,吩咐婆子給他拿只勺子,自己起身進屋收拾行李。
不論如何,她要試試宋縕白的態度。
.
茶樓,宋縕白正在與同僚吃茶。
「大理寺遲遲查不到證據,想必過不久大人便能澄清嫌疑。」
「御史台那幫人起初還義憤填膺,可這些日來他們自己也覺得沒趣,畢竟沒證據彈劾個屁?」
「楊大人昨日上摺子彈劾你,才說了個開頭,皇帝一句『楊愛卿可有證據』頓時把他堵得啞口無言,想來皇上這段時日也聽膩了。」
宋縕白在朝為官多年,自有自己的黨羽和同盟。這種事,無須他主動打聽,每日都會有人來與他說。
至於他們口中的證據,當然是查不出來的。一來他確實未參與舞弊,二來,他早有防備,提前堵死了旁人作假證的可能。是以,大理寺再怎麼查他都是乾乾淨淨。
宋縕白不緊不慢地品茶,面色自始至終從容溫和:「本官的事讓諸位大人費心了。」
「哪裡哪裡,同朝為官,應該的。」眾人說。
過了會,小廝進來,悄悄在宋縕白耳邊低語。
宋縕白聞言,煩躁地蹙了蹙眉。
他起身告辭:「本官今日還有事,改日再請各位吃茶。」
宋縕白徑直來到柳陽街,才下馬車,便聽得院子裡吵得熱鬧。<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