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頁
「都說『禮出大家』,而今咱們才知道了皇家的風範;都是內廷供奉見慣了榮華富貴的宮人,居然侍奉我等五品的小門小戶也能這樣盡心竭力,不以富貴驕人,單單這一份心氣,便是尋常豪門大族萬萬不能及了!」
·
上官昭儀尊貴無匹,賣面子借來的庭園當然是廊闊幽深,千姿百態,迥非常人意料。米家內眷在林中閒逛半個時辰有餘,還未能稍稍領略園林風光的一半,只能坐在流水亭台處暫且歇息,品嘗茶水聆聽水音,鑑賞兩岸精心鋪排的花木與奇石,一時稱嘆不絕於口。
在諸位賓客休憩之餘,緊隨左右的某位侍女卻悄悄退後,衣衫一閃環佩微響,早已隱入繁花雜草之中。這侍女於密林內取小道左右穿行,不過一盞茶功夫便繞過山嶺,徑直步入山外精緻小巧的亭台,斂衣向正襟危坐的上官昭儀行禮:
「好教昭儀知道。貴客們已在流觴觀水閣歇息下了。」
上官昭儀手持團扇,盤腿坐於几案之前;案上香爐青煙繚繞,其下卻壓著一張極為精細的園林圖紙,池苑樓台,無不纖毫必見。昭儀神色沉肅,俯首端詳輿圖,只是略一思索,隨即頷首:
「也好。流觴閣毗鄰溪澗,也可稍解酷暑的熱氣,只是茶點要預備好。」
在左近跪坐的女官立刻起身,垂手退出樓閣,快步走入林中傳話。
「溪水深寒,難免會傷身,茶水中多添些補氣的藥材。此外,應該在上游點好沉香,借溪邊清風繚繞,更能醒神。」
又有女子退出亭台,疾步而去。
上官昭儀微微沉吟,又道:
「既然已經到了水邊了,那枯坐無味,也不是道理。還可以在瀑布外的假山上安排些琵琶簫管,借著水音才好聽。」
跪坐於昭儀後的宮裝女子也聞聲而起,抱起了懸於亭台石柱上的玉石琵琶,俯身向貴人行了個禮。
上官昭儀點頭回禮:
「有勞莊大家了。」
這位姓莊的女子原是宮中奉上的樂師,一手舉世無匹的琵琶絕藝名動京城,曾蒙聖人親口贊為「大家」,故而人人尊稱「莊大家」。這樣的人物原本只侍奉天子至尊,即使太平公主亦不能隨意傳召;不料今日也被上官昭儀攜來,現身於此鄉野園林之中。
以莊大家的聲名,即使上官婉兒亦不能不尊禮。不過回禮之後,昭儀卻額外叮囑了一句:
「莊大家的技藝,自然高妙絕倫,非我等可以置喙。只是行止之中,卻不可太露痕跡。一旦為米氏的才女發覺,便說自己只是園中供奉的清客,到此處練一練琵琶而已。切莫顯出刻意趨奉的模樣。」
莊大家垂手聽命,嘴角卻微微抽搐,神色古怪之極。不止莊大家神色怪異,亭台中跪坐的數十女官宮人都是眉眼抽動,頗有些繃不住的古怪。
此時於亭中聽候指令的女官,大都是皇帝掌權數十年精心調訓出的人手,各個精明強幹權柄在握,早就是宮中獨當一面的人物。要不是上官昭儀以聖人密旨暗自傳召,恐怕換誰來也不可能集齊這樣盛大整肅的陣仗。
可如此前所未有的人才配備煊赫而來,到今日為止卻依舊是茫然無措,連出行的目的都一無所知;幾十位宮中的老人忙裡忙外,操持的最大的事務,不過是接待一個區區五品小官的家眷。
這到底又是想做什麼?
當然,女皇培育出的工具人們冷靜自持,再不解也能把事情料理好。可區區接待固然不是問題,貴人們提出的要求卻實在大大出乎意料——上官昭儀再三下令,一是務必要將米氏的內眷們招待得妥妥噹噹,絕無疏漏;第二卻是要在招待中「若即若離」、「不露痕跡」,萬萬不能被發現有刻意雕琢的跡象。
——簡單說,雖然精心招待,但絕不能讓米家人覺著自己被精心招待。突出的就是一個欲迎還拒若隱若現,與尋常招待迥然不同,才盡顯天家的風範。
某種意義上,這種自相矛盾腦洞大開的命令,大概等同於讓設計師調配五彩斑斕的黑,屬於應該被背地裡吐口水扎小人的神經病甲方。
即使女皇手下在忍耐性與執行力上都非同尋常,實際也很難理解頂頭上司這匪夷所思的腦迴路。要不是手持密旨以皇權彈壓,恐怕上官昭儀都支使不了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過,今日在園林內奉命招待,諸位女官卻大概見識了自家上司腦中那「五彩斑斕的黑」、若即若離又不露痕跡的招待。
自米氏內眷踏入園林以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侍從仔細探聽記錄,而後一一轉至上官昭儀駕前。而昭儀坐鎮指揮,不但行程路線要親自推算,就連米氏一行所用的點心、茶水,乃至隨行賞玩的花卉、聆聽的聲樂,都要一一推敲,甚至再三與女官們議論之後,才能最終定讞,其間花費的心力,大概已經能與侍奉女皇時的盡心竭力相比了。
只是,雖然耗費心力到如此地步,上官婉兒卻嚴禁屬下在米家母女前泄漏自己一丁點的行蹤。她不但帶著下屬藏身深林之中,避人耳目;還特意調換了每次前來通風報信的侍從,不時遷移方位,唯恐旁人從行蹤中窺探出自己的用心。
這樣的精心遮掩百般躲藏,雖然用意莫名其妙,卻終於讓女官們猜出了上司的心思:
……所謂「若即若離」又「招待周到」,大概便是如上官昭儀一般,雖然是在用心猛舔米家內眷,呵護迎奉無所不至,但絕不能讓米家內眷發覺到自家被殷勤奉承用心猛舔的事實。
·
上官昭儀尊貴無匹,賣面子借來的庭園當然是廊闊幽深,千姿百態,迥非常人意料。米家內眷在林中閒逛半個時辰有餘,還未能稍稍領略園林風光的一半,只能坐在流水亭台處暫且歇息,品嘗茶水聆聽水音,鑑賞兩岸精心鋪排的花木與奇石,一時稱嘆不絕於口。
在諸位賓客休憩之餘,緊隨左右的某位侍女卻悄悄退後,衣衫一閃環佩微響,早已隱入繁花雜草之中。這侍女於密林內取小道左右穿行,不過一盞茶功夫便繞過山嶺,徑直步入山外精緻小巧的亭台,斂衣向正襟危坐的上官昭儀行禮:
「好教昭儀知道。貴客們已在流觴觀水閣歇息下了。」
上官昭儀手持團扇,盤腿坐於几案之前;案上香爐青煙繚繞,其下卻壓著一張極為精細的園林圖紙,池苑樓台,無不纖毫必見。昭儀神色沉肅,俯首端詳輿圖,只是略一思索,隨即頷首:
「也好。流觴閣毗鄰溪澗,也可稍解酷暑的熱氣,只是茶點要預備好。」
在左近跪坐的女官立刻起身,垂手退出樓閣,快步走入林中傳話。
「溪水深寒,難免會傷身,茶水中多添些補氣的藥材。此外,應該在上游點好沉香,借溪邊清風繚繞,更能醒神。」
又有女子退出亭台,疾步而去。
上官昭儀微微沉吟,又道:
「既然已經到了水邊了,那枯坐無味,也不是道理。還可以在瀑布外的假山上安排些琵琶簫管,借著水音才好聽。」
跪坐於昭儀後的宮裝女子也聞聲而起,抱起了懸於亭台石柱上的玉石琵琶,俯身向貴人行了個禮。
上官昭儀點頭回禮:
「有勞莊大家了。」
這位姓莊的女子原是宮中奉上的樂師,一手舉世無匹的琵琶絕藝名動京城,曾蒙聖人親口贊為「大家」,故而人人尊稱「莊大家」。這樣的人物原本只侍奉天子至尊,即使太平公主亦不能隨意傳召;不料今日也被上官昭儀攜來,現身於此鄉野園林之中。
以莊大家的聲名,即使上官婉兒亦不能不尊禮。不過回禮之後,昭儀卻額外叮囑了一句:
「莊大家的技藝,自然高妙絕倫,非我等可以置喙。只是行止之中,卻不可太露痕跡。一旦為米氏的才女發覺,便說自己只是園中供奉的清客,到此處練一練琵琶而已。切莫顯出刻意趨奉的模樣。」
莊大家垂手聽命,嘴角卻微微抽搐,神色古怪之極。不止莊大家神色怪異,亭台中跪坐的數十女官宮人都是眉眼抽動,頗有些繃不住的古怪。
此時於亭中聽候指令的女官,大都是皇帝掌權數十年精心調訓出的人手,各個精明強幹權柄在握,早就是宮中獨當一面的人物。要不是上官昭儀以聖人密旨暗自傳召,恐怕換誰來也不可能集齊這樣盛大整肅的陣仗。
可如此前所未有的人才配備煊赫而來,到今日為止卻依舊是茫然無措,連出行的目的都一無所知;幾十位宮中的老人忙裡忙外,操持的最大的事務,不過是接待一個區區五品小官的家眷。
這到底又是想做什麼?
當然,女皇培育出的工具人們冷靜自持,再不解也能把事情料理好。可區區接待固然不是問題,貴人們提出的要求卻實在大大出乎意料——上官昭儀再三下令,一是務必要將米氏的內眷們招待得妥妥噹噹,絕無疏漏;第二卻是要在招待中「若即若離」、「不露痕跡」,萬萬不能被發現有刻意雕琢的跡象。
——簡單說,雖然精心招待,但絕不能讓米家人覺著自己被精心招待。突出的就是一個欲迎還拒若隱若現,與尋常招待迥然不同,才盡顯天家的風範。
某種意義上,這種自相矛盾腦洞大開的命令,大概等同於讓設計師調配五彩斑斕的黑,屬於應該被背地裡吐口水扎小人的神經病甲方。
即使女皇手下在忍耐性與執行力上都非同尋常,實際也很難理解頂頭上司這匪夷所思的腦迴路。要不是手持密旨以皇權彈壓,恐怕上官昭儀都支使不了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不過,今日在園林內奉命招待,諸位女官卻大概見識了自家上司腦中那「五彩斑斕的黑」、若即若離又不露痕跡的招待。
自米氏內眷踏入園林以後,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被侍從仔細探聽記錄,而後一一轉至上官昭儀駕前。而昭儀坐鎮指揮,不但行程路線要親自推算,就連米氏一行所用的點心、茶水,乃至隨行賞玩的花卉、聆聽的聲樂,都要一一推敲,甚至再三與女官們議論之後,才能最終定讞,其間花費的心力,大概已經能與侍奉女皇時的盡心竭力相比了。
只是,雖然耗費心力到如此地步,上官婉兒卻嚴禁屬下在米家母女前泄漏自己一丁點的行蹤。她不但帶著下屬藏身深林之中,避人耳目;還特意調換了每次前來通風報信的侍從,不時遷移方位,唯恐旁人從行蹤中窺探出自己的用心。
這樣的精心遮掩百般躲藏,雖然用意莫名其妙,卻終於讓女官們猜出了上司的心思:
……所謂「若即若離」又「招待周到」,大概便是如上官昭儀一般,雖然是在用心猛舔米家內眷,呵護迎奉無所不至,但絕不能讓米家內眷發覺到自家被殷勤奉承用心猛舔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