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至於黃黛為何出言幫黃蓉,那純粹是看在人命的份上,二十一世紀的人雖說冷漠,人命卻是很看重的,自己又不損皮毛,能救,便救好了。
馬文才好命被黃蓉出外撿了回來,黃黛被花滿樓撿了回來,祝英台就沒有那麼好命了。
祝英台在書院交好的人本就不多,除了梁山伯之外就是梁山伯了。
能夠為她盡心的,除了她的小丫鬟,也就梁山伯忙前忙後了。
梁山伯是實在純良不過的書生,通水利不假,可惜是個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是能夠推測水流的方向,可惜身體素質跟不上。
等到真的和書童走到淺灘位置的時候,連個人毛都沒看到。
不過幸好一路打聽過來,沒有聽到什麼「淺灘驚現浮屍,女子為情所困還是謀財害命」之類的驚悚話題。
想來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找了小半個月,梁山伯無功而返。
他也想繼續找下去,可是他的盤纏不夠了,再說書院可能已經找到了呢?
抱著這樣的美好祈願,他就徒步回了書院。
黃黛在家中實在待得難受,聽說自己還有一個好朋友王蘭,便打算去書院找找,看能不能聽些過往刺激刺激記憶。
黃藥師很開心地放行了,女兒終於知道出去玩了,他很欣慰。
至於安全問題,這山上會武的,他已經探查過了,能夠在黛兒手下過十招的,已經是條漢子了。
很巧的是,黃黛走到山門的時候,遇到了脫力的梁山伯,唔,還有他的書童。
黃黛是不認識梁山伯的,對於現代各種「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事件,她充分做到了視而不見,反正書院門口的事情自有書院的護院擔心。
黃黛不理人家,不代表梁山伯不理。
祝英台可是陪著黃黛去尋陶淵明先生的,這黃先生回來了,是不是英台也回來了?
然後,黃黛便聽到腳邊虛弱的聲音:「學生梁山伯拜見黃先生!」
黃先生?便宜爹爹來了?
黃黛左右望了望,沒有啊!
於是,黃黛繼續往裡面走。
梁山伯急了,他以為他的話沒有被聽到,畢竟他現在這個樣子,不親近的人確實認不太出來,遂強撐著書童起來:「黃先生,可是英台也一同回來了?」
黃黛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所謂的「黃先生」是自己啊!
╮(╯▽╰)╭!感覺太高大上了,先生之類真的合適嗎?不過好像確實聽說「黃黛」在這裡教授琴技的,不過她現在連琴都沒有碰過。
「唔,我不知道。」
「您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英台分明和您一同出門的?」梁山伯也是擔心摯友,遂言語間有些冒犯。
黃黛倒也不在意這些,人家也是擔心朋友嘛,她理解,遂開口道:「我確是不知。我醒來是在杭州城朋友家中。」唔,花滿樓家,「而且,以前的東西都不記得了。」所以你就算問她,她什麼都不知道。
梁山伯聽罷,渾身一慟,卻是一句「多謝先生,學生告辭」便踉蹌著前行了。
黃黛到底有些不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她已經不太記得了,不過提點一下也無不可,反正應該不會死了吧。
「那個……梁山伯是吧,馬文才也回來了,在後山靜養,你可去問詢與他。」
霎時間,梁山伯眼中光亮一場,道一聲「多謝先生」便直接往後山去了。
黃黛不由概嘆一聲,至於為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
不過後山還有些距離,那書生能撐得住嗎?
還未走到醫舍,黃黛便看到攤在醫舍門口的梁姓學子,旁邊還有急哭了的書童。
黃黛:……
最後,還是黃黛叫來了王蘭,然後找了幾個學子,將梁山伯抬到了醫舍救治。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黑梁祝,其實性格都很特別,他們有促進作用噠
☆、東晉有四十二好
梁山伯自然是沒有在馬文才處得到祝英台的消息的。
別說馬文才是真不知道,就這兩人的交情,即使是馬文才知道,想來也並不會告訴梁山伯,頂多是告訴院裡的先生,讓書院的力量去尋找。
畢竟,也是同學一場。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看不過去梁山伯。
他小時候的經歷已經告訴他不應該相信人性本善,可是有些人,相信得令人刺眼。
當然了,有黃蓉的地方,馬文才當然不會如此風度。
黃黛並沒有隨梁山伯去看馬文才,她有沒有病,雖說她是沒有記憶,不過對於去見黃蓉之類的活動,她總是拒絕的。
這般,便又安靜了幾日。
卻沒有想到,祝英台有了消息。
這是好消息,當然同時,還有一個壞消息,祝英台可能掉落懸崖的方式不太對,抑或是人品實在太差,她被倚紅樓的媽媽撿到了。
不過也是多虧了祝英台和黃黛一樣失去了記憶,也算是保全了清白。
不過女兒家即使是保全了,在這種場合呆了這麼長時間,也是百口莫辯的。
事情是這樣的。
尼山書院沒半個月有一次假期,學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想要下山的就下山,不想下山的也不勉強,也可呆在書院中溫習功課。
當然了,絕大部分學子是會下山的,只有一小部分窮學子想要奮發圖強而抓緊時間,畢竟已經從源頭上輸給了別人,現在不抓緊哪還有機會。
馬文才好命被黃蓉出外撿了回來,黃黛被花滿樓撿了回來,祝英台就沒有那麼好命了。
祝英台在書院交好的人本就不多,除了梁山伯之外就是梁山伯了。
能夠為她盡心的,除了她的小丫鬟,也就梁山伯忙前忙後了。
梁山伯是實在純良不過的書生,通水利不假,可惜是個理論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人,是能夠推測水流的方向,可惜身體素質跟不上。
等到真的和書童走到淺灘位置的時候,連個人毛都沒看到。
不過幸好一路打聽過來,沒有聽到什麼「淺灘驚現浮屍,女子為情所困還是謀財害命」之類的驚悚話題。
想來沒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找了小半個月,梁山伯無功而返。
他也想繼續找下去,可是他的盤纏不夠了,再說書院可能已經找到了呢?
抱著這樣的美好祈願,他就徒步回了書院。
黃黛在家中實在待得難受,聽說自己還有一個好朋友王蘭,便打算去書院找找,看能不能聽些過往刺激刺激記憶。
黃藥師很開心地放行了,女兒終於知道出去玩了,他很欣慰。
至於安全問題,這山上會武的,他已經探查過了,能夠在黛兒手下過十招的,已經是條漢子了。
很巧的是,黃黛走到山門的時候,遇到了脫力的梁山伯,唔,還有他的書童。
黃黛是不認識梁山伯的,對於現代各種「扶老奶奶過馬路」的事件,她充分做到了視而不見,反正書院門口的事情自有書院的護院擔心。
黃黛不理人家,不代表梁山伯不理。
祝英台可是陪著黃黛去尋陶淵明先生的,這黃先生回來了,是不是英台也回來了?
然後,黃黛便聽到腳邊虛弱的聲音:「學生梁山伯拜見黃先生!」
黃先生?便宜爹爹來了?
黃黛左右望了望,沒有啊!
於是,黃黛繼續往裡面走。
梁山伯急了,他以為他的話沒有被聽到,畢竟他現在這個樣子,不親近的人確實認不太出來,遂強撐著書童起來:「黃先生,可是英台也一同回來了?」
黃黛這才反應過來,原來所謂的「黃先生」是自己啊!
╮(╯▽╰)╭!感覺太高大上了,先生之類真的合適嗎?不過好像確實聽說「黃黛」在這裡教授琴技的,不過她現在連琴都沒有碰過。
「唔,我不知道。」
「您怎麼可能不知道呢?英台分明和您一同出門的?」梁山伯也是擔心摯友,遂言語間有些冒犯。
黃黛倒也不在意這些,人家也是擔心朋友嘛,她理解,遂開口道:「我確是不知。我醒來是在杭州城朋友家中。」唔,花滿樓家,「而且,以前的東西都不記得了。」所以你就算問她,她什麼都不知道。
梁山伯聽罷,渾身一慟,卻是一句「多謝先生,學生告辭」便踉蹌著前行了。
黃黛到底有些不忍,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她已經不太記得了,不過提點一下也無不可,反正應該不會死了吧。
「那個……梁山伯是吧,馬文才也回來了,在後山靜養,你可去問詢與他。」
霎時間,梁山伯眼中光亮一場,道一聲「多謝先生」便直接往後山去了。
黃黛不由概嘆一聲,至於為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
不過後山還有些距離,那書生能撐得住嗎?
還未走到醫舍,黃黛便看到攤在醫舍門口的梁姓學子,旁邊還有急哭了的書童。
黃黛:……
最後,還是黃黛叫來了王蘭,然後找了幾個學子,將梁山伯抬到了醫舍救治。
作者有話要說: 我不黑梁祝,其實性格都很特別,他們有促進作用噠
☆、東晉有四十二好
梁山伯自然是沒有在馬文才處得到祝英台的消息的。
別說馬文才是真不知道,就這兩人的交情,即使是馬文才知道,想來也並不會告訴梁山伯,頂多是告訴院裡的先生,讓書院的力量去尋找。
畢竟,也是同學一場。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看不過去梁山伯。
他小時候的經歷已經告訴他不應該相信人性本善,可是有些人,相信得令人刺眼。
當然了,有黃蓉的地方,馬文才當然不會如此風度。
黃黛並沒有隨梁山伯去看馬文才,她有沒有病,雖說她是沒有記憶,不過對於去見黃蓉之類的活動,她總是拒絕的。
這般,便又安靜了幾日。
卻沒有想到,祝英台有了消息。
這是好消息,當然同時,還有一個壞消息,祝英台可能掉落懸崖的方式不太對,抑或是人品實在太差,她被倚紅樓的媽媽撿到了。
不過也是多虧了祝英台和黃黛一樣失去了記憶,也算是保全了清白。
不過女兒家即使是保全了,在這種場合呆了這麼長時間,也是百口莫辯的。
事情是這樣的。
尼山書院沒半個月有一次假期,學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想要下山的就下山,不想下山的也不勉強,也可呆在書院中溫習功課。
當然了,絕大部分學子是會下山的,只有一小部分窮學子想要奮發圖強而抓緊時間,畢竟已經從源頭上輸給了別人,現在不抓緊哪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