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府軍回來後,太子自然也聽說了林中所發生之事,要不是他裴元丘的兒子從中作梗,謝家那位三公子早就被射成了篩子。

  裴元丘心下一慌,跪地請罪,「殿下寬厚,臣定會給殿下一個交代。」

  剛說完,東都的人便到了,進來匆匆稟報導:「元相給殿下帶了話,靖王人已經到了東都,今日早朝面見了皇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洗脫了謝家的罪名,皇上已派人來南城接應謝家三公子。」

  太子臉色遽變。

  「還有……」那人頓了頓,「皇上將靖王留在了東都。」

  報信的人垂目不敢去看太子震怒的神色,繼續道:「元相說,謝家三公子身上怕是還有聖旨,殿下要是還想回東都,這回務必要將三公子攔下。」

  第63章

  自己的人關上城門堵了兩天,人家還是到了東都。

  太子臉色一團死灰,又黑又涼,怒氣迴旋在胸腔,憋得心口一陣陣脹痛。他早知道,父皇對這麼養子情深義重,但沒想到竟然會偏袒到如此地步。

  一國太子前腳被罰回了封地,後腳便把親王召回了東都,此舉讓天下人怎麼看?

  他是當真想要廢了自己,立他那位沒爹的野種外甥當太子嗎。

  怕是老糊塗了吧。

  太子氣得七竅生煙,恨不得衝去宮中質問自己那位父皇,到底誰才是他的親生兒子。

  可事情已經成了定局,眼下對他一點都不利。

  鳳城之事已經敗露,他靖王又不是傻子,定會懷疑到自己頭上,尚且不知他會如何同父皇彈劾自己,單是一樁假傳聖旨,若是讓父皇抓到了把柄手裡,自己這太子當真就要廢了。

  捏了捏疼痛的腦袋,到底還有一份理智,知道如今不是亂陣腳的時候,強迫自己冷靜下來,轉頭看向還跪在地上的裴元丘,「裴大人起來吧。」

  報信之人說的話,裴元丘也聽到了,心中正駭然,萬沒料到靖王當真到了東都。

  太子抬起頭瞥了一眼他慌亂的神色,壓下厭煩之氣,問他:「裴大人可有好的辦法?」

  如今靖王已經進了宮,顧大局不拘小節,親口扭轉了謝家謀逆一事,保全了謝家,這一來,矛頭便指向了太子。

  這時候怕是顧不得去應付什麼靖王了,只能先自保,裴元丘很快平靜下來,道:「臣以為,謝家手上並無聖旨。」

  前兩日那位公公才從鳳城回來,太子親口過問,確定聖旨已經銷毀,當不會有假。

  別說聖旨,如今連公公也都一併消失,此事要真查起來,是死無對證。

  可壞就壞在,靖王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公然指出謝三身上有聖旨,皇上卻並沒有立刻下旨抄他謝家,多半已經信了。

  原本就是個假聖旨,他們能造,靖王自然也能造,只要是謝家的人攜帶進宮,這份聖旨無論出自誰手,都會成為最終的評判。

  到那時,太子便成了被動,生死全掌控在了別人手裡。

  是以,如今謝家的人對太子而言,無疑是懸在頭上的一把刀。

  太子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還真合了那句搬石頭砸了自己腳,又氣又惱,恨得牙痒痒,卻又無可奈何,心頭煩燥,問旁邊的報信之人,「皇上派誰去的謝家。」

  「陳浩。」

  還好是自己人,「囑咐陳浩,萬不能留活口。」

  「殿下放心,元相已有交代。」

  至於剩下那位謝家三公子,自己的人馬搜了兩日,他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沒有半點痕跡。

  可靖王既然要皇上來接人,說明人定還在他南城,「繼續加派人手搜。」他還不信搜不到,甭管他藏在哪兒,都要揪出來,不惜一切代價。

  南城地廣物博,人口眾多,山脈水域無數,人要真心想藏匿其中,怕是一時半會兒也搜不出來,且也沒必要去搜。

  裴元丘出聲道:「想他現身倒不難。」目光看向太子,「陛下的人前來接應,殿下敞開城門便是。」

  他又不是真能飛天遁地,人到了城門口,還怕他跑了不成。

  太子沉默片刻,比起假傳聖旨,落下被廢的下場,還有什麼可在乎的,抬頭看向裴元丘,「裴大人放心,只要令郎不與孤添麻煩,孤不會為難他。」

  「殿下仁厚,臣多謝殿下。」

  心緒太亂,太子無心與他再談,一揮手,「下去吧。」

  從太子府上出來,夜風一刮,裴元丘背後一片冰涼,快步出了太子府,剛回到自己的房間,便見門口站著王氏身邊的僕婦。

  不知她來為何,裴元丘腳步頓了頓,緩緩上前,「夫人回來了?」

  那僕婦對他俯了俯身,垂目道:「夫人知道大人這幾日忙,說她就不回來打擾大人了,想在王家多呆幾日。」

  什麼意思,裴元丘豈能聽不出來。

  自從他上回去了一趟鳳城回來,王氏對他便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鬧了幾回,直接回去了娘家。

  王氏同右相的夫人乃親生姐妹,她那一回去,不僅王家的人知道,元相也知道,估計如今都傳到皇后娘娘耳里了。

  所有人都在看他的笑話,等著他如何收場。

  裴元丘不說話,僕婦又道:「夫人說,王家三奶奶娘家有位遠方親戚,剛生下來了一位男嬰,孩子的父親已經去世,寡母活不下來,裴大人要是得空,她讓人把孩子抱過來,讓大人過過眼……」<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