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半個時辰後,外面便翻了天。

  大夫人接到消息時正歪在榻上,連鞋都差點忘了穿,一路急急忙忙殺到了溫殊色院子,進門就問方嬤嬤,「三奶奶呢。」

  聽到了動靜,溫殊色坐在安樂椅上索性閉著眼睛假寐,大夫人掀開帘子進來,不顧她有沒有睡著,上前便嚷道,「你趕緊把手裡的糧食放出去,越快越好。」

  溫殊色睜開眼睛,一臉疑惑,「怎麼了?」

  「怕是已經來不及了。」大夫人沒功夫同她解釋,「記住,待會兒不管誰來要糧食,你都不能給,放心,只要你和老三不鬆口,外面有我和你大伯父頂著……」

  話音一落,外面的方嬤嬤便進來稟報,「三奶奶,老夫人讓你過去一趟。」

  老夫人多半也知道了。

  大夫人生怕兩人心軟,繼續同她道,「咱們平日該納的稅一分沒少,打仗就該國庫撥發糧草,這會子求到咱們這兒來,咱們能有什麼辦法?那糧食都是白花花的銀子買來的,他們想要,便按市場上的價,收購回去。」

  大夫人本以為朝廷不削藩,便能太平了,誰知洛安的戰火竟然越來越烈。

  太子起初發兵,並未當真想要挑起戰火,按照以往的經驗,不過是一場摩擦,結果西京這回動了真格,派大軍與其周旋。

  並非真心要打仗,糧草準備的不夠充分,三日後前線的糧草便開始告急。

  而太子那邊卻遲遲沒有動靜,領地不能失,人不能撤,更不能餓著肚子上戰場,大軍只得派出幾對人馬各處去討糧,其中一對人馬到了慶州後,見有天災,只得繼續往前來了鳳城。

  人一個時辰前進的城門,一進門便去王府找了周夫人。

  謝副使和謝縣令都被叫去了王府,謝大爺第一時間讓人給大夫人遞了消息。

  兩人一面往老夫人屋裡趕,大夫人一面還在叨叨,「要不就說,一個家裡怎麼著也得有個當官的人呢,你那一堆糧食看著是亮眼,但也惹人眼,這回要是沒你大伯和大哥護著,指不定就保不住了。」

  就老三那紈絝性子,能是個靠得住的人?這麼大的事,這幾日連人影子都沒看到,也不知道醉在了哪個樓里。

  米價漲起來的第二日,謝劭便同裴卿一道去了城外。

  王爺被困,謝大爺負責守城不能出城,周世子更不能出城,但王爺那邊總得有人去打探情況,周鄺不放心手底下的人,找上了自己的兩個兄弟,求爺爺告奶奶把兩人送出了城。

  是有好幾天沒回府了。

  溫殊色點頭贊同,「伯母說得對,家裡確實不能缺個當官的。」

  想起之前她那股拗勁兒,如今還不是低了頭,大夫人心頭生出了幾分得意,擺出當家主母的樣來,帶著溫殊色到了老夫人屋裡。

  第28章

  洛安的兵將上門來討要糧食一事,遲早就得找上謝家的門,謝老夫人把兩人叫過來,問她們的意思。

  溫殊色還沒表態,大夫人先插話,堅決不同意,「我謝家已經在鳳城搭建了十幾個粥棚,每天都在賠著銀子做善事,鳳城的百姓便也罷了,東洲戰場上的兵馬,那是太子殿下的管轄之地,跑到咱們這來要糧食,這不是好笑嗎?戰場那就是個無底洞,誰知道要打多久,咱們捐一點半點,也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主意還得靠朝廷的糧草到位。」

  這話是謝大爺讓人帶回來給大夫人的原話,當著周夫人和那位將士的面,謝大爺也是同樣的說辭。

  鳳城不過是個節度州,慶州本就乾旱,王爺賑災還未回府,哪裡有銀子支援戰場。

  前來的將士自稱姓魏。

  乃東洲一名兵馬都監,正八品的小官。

  也知道自己不占理,不過是走投無路,前面打仗的將士不能沒飯吃,見謝副使如此說,便給周夫人跪下,「晚輩今日前來,乃情勢緊迫,實屬唐突,還望夫人見諒,但外敵當前,我大酆的將士們尚在戰場上以命相博,夫人若能想到法子湊出一些糧草,某感激不盡。」

  周夫人忙讓他起來,卻同謝大爺有一樣的顧慮,東洲是太子的領地,中州的慶州又是天災,他們自己都自顧不暇,哪裡還有餘糧拿去外援。

  但人已經求到了自己面前,總不能一點都不給,「我府上的糧食,你拿走一半。」

  如今鳳城的糧食一斗米難求,王府上下每日也要吃,能給一半,已經是周夫人的仁慈。

  見周夫人如此說,一旁的糧食大戶謝大爺頓時被架在了火堆上,思忖一陣,便也跟著承諾,「我謝家出十旦。」

  周夫人目光輕輕一斂。

  謝家囤糧她自然知道,聽說那位三奶奶把謝溫兩家的鋪子都抵押了出去,全部買了糧食。

  起初她還擔憂過,怕她攪亂了鳳城,可這十幾日過去,她一沒把糧食運出城外,二沒餓著百姓。

  不僅沒餓著百姓,還免費設粥棚,除了百姓買不到糧食,這鳳城和以往沒什麼不一樣。靖王坐鎮中州後,大興貿易,一向推舉買賣自由,只要沒把鳳城攪亂,她便沒理由去追究。

  至於謝大爺要捐多少,那是他們謝家自己的糧食,她無權干涉。

  兩人似乎都給出了自己能力所及的支援,但這些對於戰場來說,實在是起不了什麼作用。

  周夫人看出了魏都監的為難,便道,「這樣吧,你要是能有什麼辦法讓百姓捐糧,我不干涉。」<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