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回溫殊色的回門夢,終究落了一場空。

  本想拉著謝劭一道回門,吃了個閉門羹後,也沒再指望,第二日收拾好東西,打算一人回溫家,人還沒走出去,卻被老夫人攔了下來。

  謝老夫人的原話,「一樁親事陰差陽錯,新郎不是新郎,新娘子也不是新娘子,鬧到這份上,兩家都沒臉見人,都在裝傻等著對方先上門呢,閒頠為了安撫我,一口咬定溫二娘子是他心頭所好,聽著玄乎,可萬一說得是真的,這頭我放了二娘子回去,依照溫家那老狐狸的心思,二娘子還能回來?她溫老東西跟前就這麼一個親孫女,知道謀算不成,估摸著這會子正盼著人回去呢,等人一回到溫家,什麼名聲什麼臉面,她恐怕連命都能不要,把人給藏起來,到那時我謝家莫不是娶了一場空?」

  「好生伺候著,需要什麼都滿足她,唯獨不能回溫家。」

  溫殊色回不去,又從秋鶯那得知老夫人果然倒下了,心頭著急,便請了畫師到府上,把自己每日的幸福日子用畫像記錄下來,拿給溫老夫人瞧。

  確實是充實,可在謝劭聽來,是無所事事。

  第二日一早,溫殊色醒來一掀開帳子,謝劭便從裡屋的珠簾下鑽了進來,「溫二,收拾好了出來一下,有事同你說。」

  兩人已經快十來日沒說過話,溫殊色過得快活自在,大清早忽被找上門,預感有大事要發生,心頭生了防備,也不敢耽擱,匆匆洗漱穿戴好出去,謝劭已坐在了外間臨窗的那張茶案前。

  溫殊色繞了繞胳膊上的淺粉披帛,上前客氣地問道,「三公子有何事?」

  從昨日她扭頭留給了自己一個六親不認的後脖子,謝劭便知道她還記恨著上次之事。

  事後也弄清楚了她是為何而來,想回門。但他一向不喜歡應付這些家長里短,有心無力,愛莫能助。

  也沒去追究她的態度,謝劭讓她坐在了自己對面,劈頭便問,「會管帳嗎?」

  溫殊色一愣。

  「溫家乃中州鳳城有名的書香門第,對家中女郎的管教定不會落下,琴棋書畫不用說,管理治家當也不在話下。」挑眼看了一眼對面呆愣的小娘子,眉頭微擰,「溫老夫人沒請先生授教過?」

  果然,是大事。

  溫殊色精神一震,不是都已商議好了兩人將就過日子,怎麼事後還有驗貨這一環節,她很想同他掰扯,可斷不會承認自己沒教養,答道,「請過。」

  「會嗎?」

  他是何意?答一句請過,不就是會了嗎,他看不起她,還是懷疑她在撒謊,溫殊色神色之間有了不耐煩,「自然會,三公子到底有何事。」

  「會就好。」謝劭把昨夜安叔給他的一摞帳本原封不動地堆到了她面前,「今日起,府上的帳,你來管。」

  溫殊色瞪大眼睛。

  一旁的祥雲和晴姑姑也齊齊吸了一口涼氣。

  溫殊色沒反應過來,「三公子說什麼?」

  謝劭又道,「你來管帳。」

  他這算急病亂投醫嗎。自己什麼斤兩,她還是有那個自知之明,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溫殊色委婉拒絕道,「這等緊要的活兒,三公子還是要深思熟慮得好……」

  「占了我的屋子,吃我的,用我的,總得幹些事。」謝劭一心認定了她就是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選,「顧姨娘表親一事,我見你並非如傳聞中那般無用。既有大娘子那般賢名,耳濡目染,你溫二差也差不到哪裡。」

  祥雲死死地掐住自個兒的手,同晴姑姑兩人一道繃緊脊樑,咬緊牙關,生怕牙縫兒一個沒關住,露出了不該有的聲音。

  這頂高帽子一戴,溫殊色聽不出他是在嘲諷,還是在誇讚,頓了片刻,問,「三公子想讓我如何管。」

  「隨你,每月同帳房的安叔對好帳即可。」

  溫殊色試探,「那我的支出……」

  「隨意。」

  還真是一樁了不起的大事,在院子裡住了十來日,謝三的財力她看在了眼裡,鳳城實打實的第一財主。

  要她管帳,意思是這些個錢財,往後都是她說了算嗎。

  心頭突然「咚咚」的跳了起來,可再亢奮的心,也不能讓他瞧出來,低頭咬唇思忖了一會,勉為其難地道,「行吧,我試試。」後又探頭看向對面的郎君,同他討價還價,「管帳不是件輕鬆事,今後我怕是要忙起來了,數數日子,我來謝家已有十二日,還沒回門呢……」

  只要她願意為自己分擔,旁的好說,謝劭應承了她,「明日辰時末,門口候著。」

  事情談妥,謝劭回去立馬讓閔章把庫房鑰匙交給了溫殊色。

  早食後,主僕三人去了一趟庫房回來個個瞠目結舌,再翻開帳本上那一長串驚天的數目,溫殊色遲遲沒緩過神,仰頭嘆息,「我們該怎麼花呢?」

  知道自己主子是個什麼樣的人,晴姑姑趕緊一把幫她把帳本合上,「娘子,這銀子揣在身上,它不咬人,咱慢慢來……」

  —

  唯一牽絆他的麻煩事沒了,謝劭一身輕鬆,出門時再遇見安叔,瀟灑一揚手,「找三奶奶去,往後她管帳。」

  今兒幾人約好了上裴卿家飲酒,謝劭出了門直奔裴家。

  裴家的家主幾年前便去了東都,如今官至大理寺少卿,留下鳳城的這座府邸,唯有裴卿一個人居住,府中沒個壓制的長輩,年輕人怎麼輕鬆怎麼來,別看裴卿長得一副威嚴面相,小娘子見了都會發抖,卻把宅子布置得詩情畫意,這些年,便也成了幾人的常聚之地。<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