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安安郡主是前朝皇室血脈,若是成了太子妃,那就可以說得上名正言順是為勤王而來,江山還是趙家的江山。

  賀元凌冷眼覷他,直看得提出此請求的大臣兩股戰戰不敢再言。

  再說,就是真的明指當今陛下來位不正了。

  這位陛下的鐵血手腕他們又不是沒有親眼見識過,誰敢拿全族性命去試?

  陛下最近在忙著推行全國種植那個什麼新糧,長在土裡的豆子,一年能種兩季說是收穫頗豐。

  為了這個事有保守派的朝臣不贊成,被陛下留在宮裡吃了一餐飯就都贊成了,現在他們都在等著三個月之後的收成情況。

  聽聞,陛下就是靠著這個豆子才帶領著幾十萬兵馬一路進入中原來的。

  雖然,他們還是更相信,陛下是帶著火炮才那麼輕鬆到來,但現在爭這些都不是重點了。

  其實,是沈華柔比誰都著急,再兩年後北境也可能要亂起來,而上輩子他們就是因為那場仗牽扯出與外族勾結。

  這輩子不會再有那個事了,但也不能大意。

  到底是誰與外族勾結,也還沒有蛛絲馬跡。

  上輩子也沒有伯承遊學,這次或許會有不可預料的情況。

  現在不能預料到以後的事,就是明天會發生什麼都不一定能夠預料得到,但做好準備是肯定的。

  經歷過這些年的動盪,百姓早就吃夠了打仗的苦,都不想再打仗。

  便是朝廷也經不住再折騰,窮得叮噹響,還等著商令頒布下去後的反響。

  在龍泉縣的時候只是千多張嘴要吃要喝,到梁州後就成了幾十萬人,而現在是數千萬人。

  短短一年的時間,沈華柔發覺男人明顯見老。

  鎮國候府,鎮國候孟婧瑤收了一封老家來的信。

  信中稱是在縣上見到了李坤,也有人見他去了莊子上,只是後來卻沒有在莊上找到人,連楊穆青也不見了。

  此時都已經關了宮門,孟婧瑤想要將消息傳進去也不行,便著了人到宮門口去守著,等宮門一開就立馬遞牌子進去。

  這一年多的時間孟婧瑤也給楊穆青去了不少的信,背著楊穆青請族裡的人多照護她些。

  或許她不用,但自己這些人都在京里了,只她在莊子上也放心不下。

  最關鍵的就是一直都沒有發現李坤的蹤跡,怕就是怕哪一天李坤去找她。

  那人心術不正,不僅是背叛還將三棱弩也的做法給了當初的安王。

  孟婧瑤擔心的就是李坤會做出什麼對楊穆青不利的事,或者是威脅她什麼。

  果然,他還是來了。

  天還未亮孟婧瑤就起來了,心裡裝著事著實睡不著。

  她一動趙晉山也立馬就醒了,扶著她起來穿衣洗漱。

  趙晉山如願了,媳婦兒身懷六甲眼看就要臨盆,這時候別說是進宮了,就是出門他都擔心。

  可是媳婦兒什麼時候聽過他的,這事兒他也知道輕重。

  「我去吧,你就在家。」

  媳婦兒不聽,他也不妥協就是了。

  他又不是沒有長嘴,話還不會說了?

  孟婧瑤進宮確實是為了正事,但也不是絲毫私心都沒有,在家被趙晉山囉嗦得狠了,她就是想出門透透氣,哪怕是高牆深宮也比在家裡更讓她呼吸順暢。

  等進了宮她就跟嫂子說不讓趙晉山去,然後她再住上幾天,也能歇歇耳朵。

  「我還有些話要跟嫂子說,我們女人家的事,哪是你能去說的。

  別囉嗦了,快收拾了進宮吧。

  你也要去上朝,都不是沒事兒的人。」

  說起來孟婧瑤就為得了爵位還不用上朝的事感到歡喜,她可是頭一個封爵的女人,雖然沒有什麼實權但俸祿的身份是絕對的,還不用像別的朝臣一樣天不亮就要起來去上朝。

  別說,給她皇位她都不換。

  沒見表哥這一年多都見蒼老了嗎?為此嫂子可沒少跟她念叨。

  趙晉山還不知道媳婦兒的這個心思,只是一心的關心媳婦兒的身體。

  上次媳婦兒生純兒的時候就受了苦,他是想再要個閨女,但也不是不心疼媳婦兒。

  但媳婦兒說的沒錯,他得先去上朝。

  而李坤的事又不能放在朝上說,陛下可是跟他們再三叮囑過的,陛下還是念舊情,不看李坤的面還看楊穆青的面呢。

  「行吧,那你自己小心些,走路別著急,再急也不差這幾走的功夫。」

  趙晉山是親手將媳婦兒送到陽春手裡才去上朝的,跟叮囑了一下朝就去找她。

  媳婦兒面上的不耐他看得清清楚楚,也知道她是覺得他煩,但不多念叨些她就更不在意了。

  一整個早朝上趙晉山都心不在焉,幸好也沒有他什麼事,下了朝他就被公公叫住說是陛下找他。

  陛下不找他也是要求見的,正好能跟著陛下去後宮。

  另一邊,皇后寢宮內,沈華柔在男人起身的時候也跟著起來了。

  倒不是她睡不著要起來伺候男人洗漱更衣,從前沒有這麼大的規矩,現在男人是天下至尊依舊沒有這規矩。

  男人要她再睡會兒,只是宮人來報說鎮國候求見。

  這麼急,沈華柔知道定然是有急事。

  於是就立馬讓陽春去接人,她也起來洗漱。

  有些日子沒有見到婧瑤了,從她有孕之後儘管她又提出了不少的點子,賀元凌也不讓她親力親為。<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