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等他親眼見到的時候也沒有認出來,在他的記憶里她們還都是小時候的模樣,這些年早就張開了,一年一年都有變化。

  上回伯承來,他還寄了信回去炫耀,說三個孩子看到他就喊他舅舅,這可是把他和大哥都羨慕得不行。

  那小子在外都野了,爹娘讓他回去也該商議婚事了,但他就根本沒有現在要回去的打算。

  他怎麼說的,全憑爹娘做主。

  人都沒在家,難不成爹娘還能給他娶個媳婦兒在家放著不成。

  又想著他是不是在京有了歡喜的姑娘,但如何問他他都不應,最後爹娘給大伯寫信詢問,大伯也說沒有。

  都二十幾歲的大小伙子了,不成親連個成親的對象都沒有,直急得爹娘寢食不安,都以為他是不是身體有虧?

  這次他來看妹妹一家,也是受了全家的囑託問問妹妹,伯承可有跟她提過什麼?

  畢竟,他們姐弟倆從小就感情更好,想著他說不定有跟華柔說過。

  偏偏,他來的時候陵城不太平,一家人連坐在一起吃一頓飯的機會都沒有,沈華柔也怕他留得太久會被牽連趕著讓他離開了。

  該問想說的,都沒有機會。

  沈伯慶來了,他們一家人倒是能安安穩穩的坐在一起吃飯說話,多年之後團聚,賀元凌還和他放縱喝了一頓酒。

  要不是有三舅兄來了,賀元凌可找不到這麼好的機會喝酒。

  沈華柔以為他會提起刺史的事,結果沒有。

  沈伯慶在陵城待了十天,等他前腳剛離開後腳沈伯承的信就到了。

  不得不多想,沈伯承到底是多想迴避這個問題。

  沈伯承到了冀北,見到了韓斐和謝世鋒。

  他說要在冀北待些時候,然後和謝世鋒一起往塞外去走走。

  這下,再回來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也不知道他有沒有給家裡去信,於是沈華柔立馬寫了一封信讓人快馬加鞭追上三哥。

  送信人回來只給她帶了一句話:知道了。

  好吧,反正她也是鞭長莫及想管也管不到。

  過了年,聽聞安王欲意入青州幫忙,這回那位是真坐不住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腦子裡真的進水,竟然一道旨意下到了陵城,要賀元凌帶兵八萬去青州?

  怎麼去?從洛京過來是荊州還是繞道水路?

  賀元凌沒去,直言西邊外族虎視眈眈,若是抽調走八萬兵馬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抵擋不住。

  緊接著又是一道旨意來:梁州向來都是三五萬兵馬駐守,怎麼到了你手裡就都不行了?

  呸!精壯跟孱弱能一樣。

  反正,洛京沒有兵馬,揚州沒有兵馬,非得捨近求遠?

  不去就是不去。

  只過了兩日,又是一道旨意到來,想來那位這兩日也是寢食難安。

  令他帶兵到雍州邊境去,是要他們去威脅安王,讓他自覺退了兗州。

  已經拒絕過了,這回賀元凌也只能照搬,但他沒親自去。

  在這前後不到半月的時間,賀元凌收到一封安王的信。

  大概意思就是讓他不要多管閒事,他喜歡守著梁州安王能讓他一直都守著梁州。

  管不管?

  朝廷讓他帶兵去又沒說要打,先這樣吧,等著旨意。

  賀元凌沒有給安王回話,但兵馬卻是是在雍州邊境沒有再多過。

  在所有人都以為安王會回雍地的時候,沒人想到他轉頭直接往洛京逼去。

  人心難免自私,在他的兵和別人的兵之間選,他自然是不希望他的兵上戰場。

  又半月之後洛京告急,賀元凌派錢鑫和常遠威領兵三萬去救。

  還沒有到地方就又回來了,安王沒真打算攻到洛京去,虛晃一槍又轉回了雍地。

  感覺,就像是在貓逗老鼠一樣,見老鼠被嚇得大驚失色,他又退了,哈哈大笑離開。

  朝廷沒有下令讓他撤兵,他就讓兵馬駐在雍州邊境,每日操練跑馬。

  如今的走向早不是沈華柔能循跡的了,早就亂了棋局。

  上輩子,此時是最亂的時候,連年征戰不斷。

  現在暫時的平和,都是假象。

  而他們,一直身在局中。

  不管安王和朝廷之間打不打,什麼時候打,他們都是被夾在中間進退不得。

  老天也像是在逗弄著所有人,以為的劍拔弩張卻又堪堪的維持著平衡,一時間沒有誰主動打破。

  是不想,就這樣了?

  絕非如此,每個人腦子裡都崩著一根弦,就等誰的弦先斷。

  兗州瘟疫止住,朝廷往兗州青州沿海一帶都撥了賑災款項和糧食。

  這些都從哪裡來?除此之外的所有州郡皆漲了賦稅。

  以前梁王在的時候年年上摺子求減稅,到最後那兩年的時候卻是減了些,誰成想這一次直接恢復不說,還又加了兩成。

  因為這兩成,會要了多少家庭的命?

  就算是可以用銀錢代替,可又有多少百姓家裡所有的餘糧余錢加起來都不夠交稅的?

  只是這一次加稅就讓梁州至少兩年積累付諸流水,又得從頭來過。

  稅銀和糧食收上來,所有帳本交到賀元凌手裡。

  看著上面的數字,賀元凌不想交。

  他提了筆又放下,再提起,一團墨汁滴落在帳冊上,暈開。<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