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古書有云:天外幽光,化星為塵,落於鳳台,抱璞曰瑋。

  《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戰國時期,趙惠文王得楚失玉——「和氏璧」。秦願用十五座城池來換,而得後食言,藺相如完璧歸趙。秦統一六國,失而復得。

  秦王政九年,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以和氏璧鐫刻而成玉璽,為歷代正統皇帝的證憑。

  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

  到漢末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孫堅、袁術之手,再傳魏、晉。

  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

  隋亡後,御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貞觀四年,御璽才重歸於唐。

  只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李斯並不是用一塊完整的和氏璧雕刻了玉璽,而是將它分為了三塊!

  這三塊里,最大的一塊被李斯雕刻了傳國玉璽,獻給了始皇。

  剩下的一塊被他雕成了一塊碗口大小的玉璧,送出了宮。

  而最後一塊,被李斯藏了起來,無人知曉是何等物件。

  秦始皇死後,李斯勾結內官趙高偽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為二世皇。

  秦二世二年,趙高設計李斯,其父子被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次年,趙高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

  不久趙高被三世設計殺掉,誅夷三族。

  劉邦率兵入關,在位僅四十六天的子嬰投降劉邦,秦朝滅亡。項羽率軍入咸陽,火燒阿房,秦三世亡。

  至此,所有知曉和氏璧下落的人,都不得善終。

  當年,那塊送出宮的玉璧,最後到了雲家手上,並為它命名曰【歸墟】。

  而這塊玉璧也成了他們世世代代守護的寶物。

  雲家祖宗有言,三寶合,幽光天啟。何為天啟,就連雲家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可一塊傳國玉璽便能使得群雄逐鹿,若是玉璧現世,怕是將會天下大亂。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雲家自是知道這裡面的道理。說是守護,還不如是藏匿來的精準些。

  雲家門下族內子弟眾多,貴為人臣,也有商賈莽夫,可內里也只有嫡系子弟才知曉,族內有特定一脈專司守護此物。

  天地至寶通有靈性,寶物不失可佑宗族永世連延。

  這一脈更是特例,優於嫡系之上。

  至寶當前,人人眼紅。

  可邪乎的很,這一脈的傳承並非族內選出,而是由寶玉自己挑選出的。

  至於如何傳承,雲飛燕不得而知。她只聽叔父提起過,說是傳承者遇到之時會有一定徵兆,守護之人自會知曉。

  此次前來萬慈寺,就是父親說收到了玉璧指示讓他前來。

  雲飛燕不過十一的年歲,父親慘死自己也並非正統守護之人。現在的她考慮不到那麼遠。

  她只想將「東西」帶回族裡,然後撲進族宗奶奶懷裡大哭一場。

  寧宸淵並不知道裡面的門道,但云家到底是世族大家。如今在萬慈寺地界內出了這等事,總得派人去寺里知會一聲,由寺里出面解決才行。

  寧宸淵吩咐完師弟先行一步去往寺內通報,又命人將現場的屍首給收整在了一起。

  做完這些已經花了不少時間,眼看天色越來越晚,他們必須立刻啟程趕路。

  與素問商議後,他們決定一隊人先行,留下些人手處理完這些後再跟上。

  素問跨上了馬背候在一旁,寧宸淵輕輕拍了拍雲飛燕的頭,話語間溫和了許多。

  「剛才已經遣人去寺里通傳了,一會兒寺中就會來人安置你。我等還有要事,便先走一步。」

  本來還沉默寡言云飛燕眼看寧宸淵要走,連忙伸出手抓住他的斗篷。

  她說,別丟下我!

  這樣纖細的手指要使出多少勁,才能傳來如此的力道,寧宸淵不知道。

  看著身高剛到自己腰間的女孩,還不住害怕的發抖,頃刻憐憫的心又涌了上來。

  雲飛燕眼裡的渴望未減少一分,這炙熱的目光就這麼打在他眼底,方才那都快消散的感覺又再次浮起。

  心尖上有股麻麻的疼牽引著,像是被什麼叮了一口,軟軟的化開。之後就是無法控制的空寂,無邊無際像是缺了一塊,似乎痛到極致的感官只有將這塊削掉才能去除。

  寧宸淵不知自己到底怎麼了,心悸的瞬間似乎都忘記了呼吸。

  愣怔片刻後,他才陡然回神。

  他在雲飛燕身邊蹲下,耐著性子安撫。

  「別怕,我在。答應你,我辦完事便立刻來接你,好不好?」

  寧宸淵解開身上的雪色狐裘,小心的將它披在雲飛燕的身上。

  狐裘有些長,尾擺拖在雲飛燕的身後,將她包裹在裡面。

  裘毛隨著山風微顫,只能露出了個髒兮兮的腦袋在外面,整個人似小小一團。

  山風被抵禦在外面,身上的寒意被驅散了不少。

  雲飛燕眼中的光閃了閃,整個人靈動了許多。

  「當真?」

  看著這樣的她,寧宸淵輕輕頷首應了一聲,誰知對方卻要與他定下契約!

  「拉鉤!不許騙我!」

  看著女孩小小的手指伸出到自己面前還一臉認真,寧宸淵嘴角不自覺的揚了揚。<hr>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