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放心,」永昭帝安撫道,「宮裡原本就沒有其他妃嬪,就算留他多住幾日也不妨事。」
說起皇后的胞弟,永昭帝忽然又想起殷月離來,看著對面俊朗挺拔的青年,怎麼也想不出對方幼年時的模樣。
室內溫暖,晌午的陽光照進窗子,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光影。
明明家人在側,萬事順遂,永昭帝卻莫名生出了些傷感,抬手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日子過得真快,一轉眼都四十年了,想起阿離剛出生那會兒小小的一隻,每天都會跟在朕的身後,軟糯糯地叫朕皇兄。」
酒入愁腸,永昭帝說著說著就哭了,「可不知為何,父皇和母后都不喜歡阿離,連抱都不肯抱他,宮裡的太監見他不得聖寵,也都跟著欺負他。」
「朕沒用,不敢同父皇抗爭,一直到被封為太子,才終於有了些自由,可誰想西北戰事嚴峻,父皇居然下旨讓阿離領兵打仗,大承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皇子領兵的先例,況且阿離才那么小。」
「朕在養心殿外跪了兩天兩夜,求了所有能求的人,卻到最後也沒能讓父皇收回成命。」
永昭帝越哭越傷心,又仰頭喝了一杯酒,「是朕沒用,是朕軟弱無能,不然阿離也不會離開那麼久,整整一十年都不肯回來見朕。」
柳遙放下手中的醬爆雞丁,想起止戈山裡的巨大陵墓,忽然覺得眼前的皇帝有些可憐了,便開口安慰道。
「好了,都已經過去了,皇上不必再傷心了。」
連灌了幾杯酒,永昭帝已經有些醉了,一把扯住殷月離的衣袖,紅著眼睛控訴。
「都已經過去了,那為何阿離到現在還是不肯原諒朕,不肯喚朕皇兄?」
柳遙默默望天,特別想說,若是祂真的不肯原諒你,你恐怕早就已經死了。
不過這話顯然是不能說的。
柳遙只得推了推身邊人,讓祂先去哄一哄,再哭下去真的要水漫金山了。
「這麼多年了,」永昭帝用龍袍抹著眼淚,「朕連一句皇兄都聽不到,是不是直到朕駕鶴西歸那一日,你都不會原諒朕了。」
期期艾艾的啼哭聲迴蕩在暖閣內外,引得所有路過的宮人紛紛側目。
不斷有宮人將視線投到屋內的兩人身上,再小心翼翼將目光收回,藏住面上震驚的神色。
殷月離又被柳遙拽了拽,深吸口氣,終於勉強吐出兩個字來,「皇兄。」
永昭帝放下袖子,也不哭了,只淚眼汪汪地望著對方,面露期待道。
「再大聲點,朕剛才沒有聽清。」
殷月離:「……」
不只是皇帝,連皇后也轉了過來,仿佛在圍觀某種兄弟相親的溫馨場景,眼裡滿是鼓勵與慈愛。
為了安全起見,柳遙決定還是離遠一些比較好,免得等下牽累到自己。
順便朝身旁的小太監招了招手,問對方還有沒有剩下的醬爆雞丁。
而就在柳遙轉頭之際,就見原本應該在旁邊伺候的小太監忽然將手伸進袖口,剎那間寒光一閃。
沒等柳遙回過神來,小太監已經握著手中的短刃直直朝永昭帝刺去。
是刺客!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這裡,等到柳遙想提醒時已然來不及了。
然而血光迸濺,受傷的卻並非是永昭帝,而是瞬間倒飛出去的小太監。
「嗝!」永昭帝嚇得打嗝,驚訝回過頭,卻發現身旁什麼都沒有,只留下一灘駭人的血跡。
「剛,剛剛是什麼?」永昭帝直起身子,哆哆嗦嗦放下手中的酒杯。
「飛蛾。」殷月離平淡道。
「怎麼有血?」永昭帝驚慌望向地面。
「是硃砂。」殷月離抬手幫柳遙夾菜。
「那為什麼會有慘叫!」永昭帝整個人都不好了。
「皇兄聽錯了。」殷月離道,轉頭望向柳遙,神色說不出的溫和。
「吃飽了嗎,要不要讓人盛碗湯過來?」
柳遙望著不遠處遊動的黑影,悄悄往裡靠了靠,乖巧點頭!
第64章 番外四 進京探親(四)
幾場春雨過後,天氣一日比一日和暖了起來。
碧空如洗,暖風吹進窗子,原本該讓人心情開闊才對。
然而自從遇刺那天起,永昭帝便落下了一個毛病,每當聽到阿離喚自己作「皇兄」,便會膝蓋發軟,兩股戰戰。
永昭帝百思不得其解,大清早里又跑到兩人暫住的宮殿,盯著鍾御醫給柳遙診平安脈。
老御醫依舊是那副魂游天外的模樣,將手指拿開後摸了摸鬍鬚。
「沒什麼大礙,還是之前的問題,惠王妃身體瘦弱,需在飲食上多加留意,不可太過挑食,其餘……似乎有些肝鬱的症狀,可以的話,最好能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愉悅的心情?
柳遙哀怨盯著身邊的某人,表示整天都像關小動物一樣關著他,他能心情愉悅才有鬼了。
「勞煩鍾御醫。」殷月離拍了拍柳遙的腦袋,起身將老御醫送走,之後望向默默圍觀的永昭帝。
「皇兄,已經巳時初了,你今日不用上早朝嗎?」
殷月離語氣十分溫和,永昭帝卻莫名聽得背後一涼,迅速搖頭道。
「沒,按規矩是三日一朝,今日沒什麼大事,朕可以陪你們一起用早膳。」
說起皇后的胞弟,永昭帝忽然又想起殷月離來,看著對面俊朗挺拔的青年,怎麼也想不出對方幼年時的模樣。
室內溫暖,晌午的陽光照進窗子,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光影。
明明家人在側,萬事順遂,永昭帝卻莫名生出了些傷感,抬手將杯中的酒水一飲而盡。
「日子過得真快,一轉眼都四十年了,想起阿離剛出生那會兒小小的一隻,每天都會跟在朕的身後,軟糯糯地叫朕皇兄。」
酒入愁腸,永昭帝說著說著就哭了,「可不知為何,父皇和母后都不喜歡阿離,連抱都不肯抱他,宮裡的太監見他不得聖寵,也都跟著欺負他。」
「朕沒用,不敢同父皇抗爭,一直到被封為太子,才終於有了些自由,可誰想西北戰事嚴峻,父皇居然下旨讓阿離領兵打仗,大承開國以來從未有過皇子領兵的先例,況且阿離才那么小。」
「朕在養心殿外跪了兩天兩夜,求了所有能求的人,卻到最後也沒能讓父皇收回成命。」
永昭帝越哭越傷心,又仰頭喝了一杯酒,「是朕沒用,是朕軟弱無能,不然阿離也不會離開那麼久,整整一十年都不肯回來見朕。」
柳遙放下手中的醬爆雞丁,想起止戈山裡的巨大陵墓,忽然覺得眼前的皇帝有些可憐了,便開口安慰道。
「好了,都已經過去了,皇上不必再傷心了。」
連灌了幾杯酒,永昭帝已經有些醉了,一把扯住殷月離的衣袖,紅著眼睛控訴。
「都已經過去了,那為何阿離到現在還是不肯原諒朕,不肯喚朕皇兄?」
柳遙默默望天,特別想說,若是祂真的不肯原諒你,你恐怕早就已經死了。
不過這話顯然是不能說的。
柳遙只得推了推身邊人,讓祂先去哄一哄,再哭下去真的要水漫金山了。
「這麼多年了,」永昭帝用龍袍抹著眼淚,「朕連一句皇兄都聽不到,是不是直到朕駕鶴西歸那一日,你都不會原諒朕了。」
期期艾艾的啼哭聲迴蕩在暖閣內外,引得所有路過的宮人紛紛側目。
不斷有宮人將視線投到屋內的兩人身上,再小心翼翼將目光收回,藏住面上震驚的神色。
殷月離又被柳遙拽了拽,深吸口氣,終於勉強吐出兩個字來,「皇兄。」
永昭帝放下袖子,也不哭了,只淚眼汪汪地望著對方,面露期待道。
「再大聲點,朕剛才沒有聽清。」
殷月離:「……」
不只是皇帝,連皇后也轉了過來,仿佛在圍觀某種兄弟相親的溫馨場景,眼裡滿是鼓勵與慈愛。
為了安全起見,柳遙決定還是離遠一些比較好,免得等下牽累到自己。
順便朝身旁的小太監招了招手,問對方還有沒有剩下的醬爆雞丁。
而就在柳遙轉頭之際,就見原本應該在旁邊伺候的小太監忽然將手伸進袖口,剎那間寒光一閃。
沒等柳遙回過神來,小太監已經握著手中的短刃直直朝永昭帝刺去。
是刺客!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這裡,等到柳遙想提醒時已然來不及了。
然而血光迸濺,受傷的卻並非是永昭帝,而是瞬間倒飛出去的小太監。
「嗝!」永昭帝嚇得打嗝,驚訝回過頭,卻發現身旁什麼都沒有,只留下一灘駭人的血跡。
「剛,剛剛是什麼?」永昭帝直起身子,哆哆嗦嗦放下手中的酒杯。
「飛蛾。」殷月離平淡道。
「怎麼有血?」永昭帝驚慌望向地面。
「是硃砂。」殷月離抬手幫柳遙夾菜。
「那為什麼會有慘叫!」永昭帝整個人都不好了。
「皇兄聽錯了。」殷月離道,轉頭望向柳遙,神色說不出的溫和。
「吃飽了嗎,要不要讓人盛碗湯過來?」
柳遙望著不遠處遊動的黑影,悄悄往裡靠了靠,乖巧點頭!
第64章 番外四 進京探親(四)
幾場春雨過後,天氣一日比一日和暖了起來。
碧空如洗,暖風吹進窗子,原本該讓人心情開闊才對。
然而自從遇刺那天起,永昭帝便落下了一個毛病,每當聽到阿離喚自己作「皇兄」,便會膝蓋發軟,兩股戰戰。
永昭帝百思不得其解,大清早里又跑到兩人暫住的宮殿,盯著鍾御醫給柳遙診平安脈。
老御醫依舊是那副魂游天外的模樣,將手指拿開後摸了摸鬍鬚。
「沒什麼大礙,還是之前的問題,惠王妃身體瘦弱,需在飲食上多加留意,不可太過挑食,其餘……似乎有些肝鬱的症狀,可以的話,最好能儘量保持愉悅的心情。」
愉悅的心情?
柳遙哀怨盯著身邊的某人,表示整天都像關小動物一樣關著他,他能心情愉悅才有鬼了。
「勞煩鍾御醫。」殷月離拍了拍柳遙的腦袋,起身將老御醫送走,之後望向默默圍觀的永昭帝。
「皇兄,已經巳時初了,你今日不用上早朝嗎?」
殷月離語氣十分溫和,永昭帝卻莫名聽得背後一涼,迅速搖頭道。
「沒,按規矩是三日一朝,今日沒什麼大事,朕可以陪你們一起用早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