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頁
既然他妹妹要藏著這東西,那就讓他妹妹好好藏著。
天上的法寶,本就不應該在人間出現。
兩父子對視一眼,心中都已經下了決定,對任何人都不能說起此事。
說完了這些事,兩人又說起了後面的安排。
鄭世子的意思,他們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八成把握,暫時不需要急著起兵,先把三州治理好。
鄭世子向他爹解釋,有了治理三州的經驗,以後取了其它州,就能夠依例行事。
在打天下的同時,就可以治理天下,不至於戰爭結束後,天下一片瘡痍。
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還可以積攢一些實力。
他派出去的人已經把兩州的土地分好,三月就可以種下早水稻,還要種棉花,有了這兩樣,百姓和軍隊的吃和穿就不成問題了。
說到這裡,鄭世子的思緒不由得飄忽了一下。
那魯玉雖然是個女子,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帶著人分土地的過程中,她又把土地法不停地補充完善,等天下大定後,現在的土地法完全可以在全國施行下去。
鄭世子收回思緒,接著向他爹解釋。
他們和玉狐公子合作的生意,現在是越來越興隆,不但是自己三州,和其它州也有生意往來,賺了不少銀子,後面就能用這錢來武裝軍隊,大大提高戰鬥力,打天下就更輕鬆。
一旦起兵,就爭取儘量快地結束戰爭,把對天下的危害降到最低,將來才能更快地恢復。
鄭大都督聽著,心中不由感慨,他只想著打天下,他大兒子卻已經想著治天下了。
打天下他很有興趣,治天下就沒興趣了,也不耐煩聽,想著那厚厚的文書就頭疼,於是一揮手:「這些你去做,不用給我講,我知道暫時不能起兵,要先練兵就行了。」
起身往外走,「兵我先練著,其它的事你管,到要起兵的時候你告訴我一聲就行了。」
行吧,鄭世子看著他爹的背影,這些事一向都是他管著,他本來也沒指望他爹。
-
三月初九,交王發文傳告天下,稱他只是想要把堂兄接到京州,從沒派人殺他,是鄭大都督想奪皇位,殺了他堂兄,栽贓到他頭上。
三月十一日,鄭大都督公布了景和帝的遺旨,並有洛將軍和景和帝身邊近侍的證詞。
一時眾口一詞,天下人都說,交王自立為帝,還派人殺害了景和帝,畢竟事實擺在這裡,景和帝已經擇定鄭大都督為新皇,鄭大都督根本沒有殺景和帝的必要。
八月十九,鄭大都督宣布起兵,討伐交王,為景和帝報仇。
而身在河州的霍青,早在八月初二就接到了軍令。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齊景和三十四年, 三月初五,鄭遠鈞帶著軍隊,跟著她大哥從常州到了河州, 三月初六,她大哥護著景和帝的靈柩,率著軍隊,從河州出發,返回信州,鄭遠鈞卻留了下來。
崔先生和軍隊也留在河州,老牛因為負責訓練騎兵,而他們的騎兵還在信州安保縣, 所以老牛在三月中旬回了信州。
鄭遠鈞的莊子、生意、軍隊都交給了別人去管,至於研究, 最緊要的兩項就是種田和武器, 到目前為止都差不多完成了, 其它的研究雖然也重要,但不是那麼急迫, 可以慢慢地去做。
於是鄭遠鈞就空閒了下來, 她倒是還有很多想做的事, 她想建工廠、開學堂、搞建設……, 啊, 還要造海船, 找新大陸,這是她一直的夢想。
想要做的事多著呢,可是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
最好是等到她老爹統一了天下, 再去開始做這些事,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種田存糧食, 做生意賺錢給軍隊換裝備,為打天下做準備。
前面鄭遠鈞擔心在亂世里不能自保,拿出來的東西都是能夠提高糧產,或是能夠賺錢,再就是能夠提高軍隊實力的,可實際上,她腦子里的資料包含了許多方面,並不是只有這些。
打完天下就該治天下了,那時候她腦子里的其它資料就可以起作用了。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又有著不少這個時代沒有的先進知識,她想利用這些多做點事。
這樣一想,打完天下她就該忙起來了,現在反而是一段難得的空閒時間。
趁著這段時間,她想多陪陪霍青。
霍青領著八萬兵馬防守兩州,經常要在兩州的邊線巡視,有時哪裡有土匪或是動亂,還要他去鎮壓,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最長的一次走了一個多月。
三千士兵由崔先生帶著,還有四個統領,完全不需要鄭遠鈞操心,於是鄭遠鈞心安理得,每逢霍青領兵出去,她就把軍隊扔給崔先生,自己帶著兩個親衛跟著霍青的部隊。
從三月到七月底,鄭遠鈞和霍青一起,足跡踏遍兩州,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走過荒野山原,也渡過洶湧江河,眼見著兩州從一片死氣沉沉到重獲生機,見著荒蕪的土地重新長滿莊稼,見著流浪的百姓重新安居。
她大哥的治理已經初見成效了。
鄭遠鈞相信,在她大哥的努力之下,終有一天,天下都將和信州封州河州一樣,一日好過一日,煥發出勃勃生機。<hr>
天上的法寶,本就不應該在人間出現。
兩父子對視一眼,心中都已經下了決定,對任何人都不能說起此事。
說完了這些事,兩人又說起了後面的安排。
鄭世子的意思,他們已經有了奪取天下的八成把握,暫時不需要急著起兵,先把三州治理好。
鄭世子向他爹解釋,有了治理三州的經驗,以後取了其它州,就能夠依例行事。
在打天下的同時,就可以治理天下,不至於戰爭結束後,天下一片瘡痍。
而且在這段時間裡,他們還可以積攢一些實力。
他派出去的人已經把兩州的土地分好,三月就可以種下早水稻,還要種棉花,有了這兩樣,百姓和軍隊的吃和穿就不成問題了。
說到這裡,鄭世子的思緒不由得飄忽了一下。
那魯玉雖然是個女子,但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帶著人分土地的過程中,她又把土地法不停地補充完善,等天下大定後,現在的土地法完全可以在全國施行下去。
鄭世子收回思緒,接著向他爹解釋。
他們和玉狐公子合作的生意,現在是越來越興隆,不但是自己三州,和其它州也有生意往來,賺了不少銀子,後面就能用這錢來武裝軍隊,大大提高戰鬥力,打天下就更輕鬆。
一旦起兵,就爭取儘量快地結束戰爭,把對天下的危害降到最低,將來才能更快地恢復。
鄭大都督聽著,心中不由感慨,他只想著打天下,他大兒子卻已經想著治天下了。
打天下他很有興趣,治天下就沒興趣了,也不耐煩聽,想著那厚厚的文書就頭疼,於是一揮手:「這些你去做,不用給我講,我知道暫時不能起兵,要先練兵就行了。」
起身往外走,「兵我先練著,其它的事你管,到要起兵的時候你告訴我一聲就行了。」
行吧,鄭世子看著他爹的背影,這些事一向都是他管著,他本來也沒指望他爹。
-
三月初九,交王發文傳告天下,稱他只是想要把堂兄接到京州,從沒派人殺他,是鄭大都督想奪皇位,殺了他堂兄,栽贓到他頭上。
三月十一日,鄭大都督公布了景和帝的遺旨,並有洛將軍和景和帝身邊近侍的證詞。
一時眾口一詞,天下人都說,交王自立為帝,還派人殺害了景和帝,畢竟事實擺在這裡,景和帝已經擇定鄭大都督為新皇,鄭大都督根本沒有殺景和帝的必要。
八月十九,鄭大都督宣布起兵,討伐交王,為景和帝報仇。
而身在河州的霍青,早在八月初二就接到了軍令。
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齊景和三十四年, 三月初五,鄭遠鈞帶著軍隊,跟著她大哥從常州到了河州, 三月初六,她大哥護著景和帝的靈柩,率著軍隊,從河州出發,返回信州,鄭遠鈞卻留了下來。
崔先生和軍隊也留在河州,老牛因為負責訓練騎兵,而他們的騎兵還在信州安保縣, 所以老牛在三月中旬回了信州。
鄭遠鈞的莊子、生意、軍隊都交給了別人去管,至於研究, 最緊要的兩項就是種田和武器, 到目前為止都差不多完成了, 其它的研究雖然也重要,但不是那麼急迫, 可以慢慢地去做。
於是鄭遠鈞就空閒了下來, 她倒是還有很多想做的事, 她想建工廠、開學堂、搞建設……, 啊, 還要造海船, 找新大陸,這是她一直的夢想。
想要做的事多著呢,可是現在不是合適的時機。
最好是等到她老爹統一了天下, 再去開始做這些事,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種田存糧食, 做生意賺錢給軍隊換裝備,為打天下做準備。
前面鄭遠鈞擔心在亂世里不能自保,拿出來的東西都是能夠提高糧產,或是能夠賺錢,再就是能夠提高軍隊實力的,可實際上,她腦子里的資料包含了許多方面,並不是只有這些。
打完天下就該治天下了,那時候她腦子里的其它資料就可以起作用了。
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又有著不少這個時代沒有的先進知識,她想利用這些多做點事。
這樣一想,打完天下她就該忙起來了,現在反而是一段難得的空閒時間。
趁著這段時間,她想多陪陪霍青。
霍青領著八萬兵馬防守兩州,經常要在兩州的邊線巡視,有時哪裡有土匪或是動亂,還要他去鎮壓,一走就是十天半月,最長的一次走了一個多月。
三千士兵由崔先生帶著,還有四個統領,完全不需要鄭遠鈞操心,於是鄭遠鈞心安理得,每逢霍青領兵出去,她就把軍隊扔給崔先生,自己帶著兩個親衛跟著霍青的部隊。
從三月到七月底,鄭遠鈞和霍青一起,足跡踏遍兩州,從南到北,從西到東,走過荒野山原,也渡過洶湧江河,眼見著兩州從一片死氣沉沉到重獲生機,見著荒蕪的土地重新長滿莊稼,見著流浪的百姓重新安居。
她大哥的治理已經初見成效了。
鄭遠鈞相信,在她大哥的努力之下,終有一天,天下都將和信州封州河州一樣,一日好過一日,煥發出勃勃生機。<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