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哎呀,我一直擔心交王打過來,我們的日子才剛剛好過點,要是交王打過來,二公子肯定就要走了,沒了福星庇佑,我們的莊稼還能長得這麼好嗎?」
「聽說兩軍交戰的時候,二公子請下了神仙的法寶,從天而降,先就把青州的孫將軍殺了,那法寶認得壞人,跑出一千多步都能趕上去把人殺了。」
「葉寒被殺了,孫將軍也被殺了,交王被趕回了老家,現在全天下我們鄭大都督最厲害,我們再不用擔心別人打入信州了。」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軍士們越發昂首挺胸,意氣風發。
-
三月初一,都督府大擺慶功宴,眾人齊聚。
宴會之上,各人喜氣洋洋,興奮激動不可言表。
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此後天下鄭大都督獨大,這些人心中更是清楚,眼見大業可成,從龍之功已是穩穩的,他們都將是開國功臣,以後榮華富貴不在話下,怎能不喜笑顏開?
宴到中途,鄭大都督歷數此次大戰之中的有功之人。
「鄭將軍臨危受命,領二十五萬兵,與交王五十萬人馬相抗十幾日,巧用火攻之計,折交王四萬人馬,後大敗交王,乘勝追擊,逐交王出信州,收八萬降兵,當為首功。」
這個眾人都沒有意見,那時交王來勢洶洶,都有人已經想著要放棄封州河州,把兵馬全部集中到信州,與交王作戰,是鄭遠錦的一把火,讓他們燃起了信心和希望。
只是這一番文縐縐的言辭,出自鄭大都督之口,多少讓人感覺有些怪異。
鄭遠鈞疑惑地看著她老爹,什麼時候她老爹竟然出口成章了?
朱長史立在鄭大都督背後,微笑不語,深藏功與名。
「二公子造八牛床弩,重創交王軍隊,居功至偉。」
這個眾人更加沒有意見了,只有二公子才能做出這樣的大殺器,若是沒有這床弩,他們或許也能勝,但肯定沒這麼容易,時間一定會拉得更長,兵馬損失會大幅度增加。
「崔先生陣前一番話,勸走青州十萬兵,功不可沒。」
這個眾人也沒有意見,只是有些人還不清楚崔先生的身份,不知道崔先生說了什麼話,竟使得青州的兩位校尉當場離去,不免十分好奇。
數完功勞,眾人繼續吃喝閒談,酒酣耳熱之時,魯從事忽然急急奔來,湊到鄭大都督面前:「大都督,有急報。」
眾人霎時安靜下來,都看著魯從事,等著他說話。
滿室寂靜之中,只聽得魯從事清晰而又急促的聲音。
「二月二十九日,交王前往京州,途中派出青州烏校尉,率五萬兵至常州,與裴家勾結,欲劫持皇帝到京州,不想被皇帝發覺,帶五萬兵馬逃出常州府城,烏校尉在其後追趕。」
「看皇帝奔逃的方向,像是往河州而來。」
鄭大都督嚯地站起,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頓,酒水濺出撒到桌面上,手上也被淋濕了,他渾然不覺,只牢牢地盯著魯從事:「現在到哪裡了?」
昨天皇帝逃出來,今天是三月初一,過去了一天,也不知形勢有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兩方兵力相當,不是那麼容易分出勝負的,他們還有時間來運作。
「到了常州白水縣,離河州還有兩日路程。」魯從事回道。
鄭大都督急速地思索,正常行路是兩日,但有烏校尉的干擾,兩日之內,皇帝肯定走不到河州,他們還有時間來想一想,怎麼處理這件事,對他們最為有利。
和大兒子對視一眼,鄭大都督宣布宴會結束,召集心腹去議事廳商議這件事。
鄭遠鈞跟著往議事廳走,想叫崔先生一起,眼睛在周圍轉了一圈卻沒找到,不由得奇怪。
崔先生幹什麼去了呢?一轉眼就不見了。
-
被鄭遠鈞念著的崔先生已經出了都督府,到了玉狐公子的府邸。
聽崔先生說完前因後果,玉狐公子皺眉問:「你覺得鄭大都督會把皇帝接到信州,明面上奉他為主,以此來號令天下?」
「不是覺得,是鄭大都督一定會這麼做。」崔先生回道。
他和二公子相處已久,彼此信任,無話不談,二公子時常說起鄭大都督的一些事,從這些事裡,他已經深深地了解了鄭大都督的性情,對他遇事的處決能判斷得大致不差。
這次皇帝出逃,鄭大都督一定會想著趁勢把皇帝掌握在手中,以皇帝的名義去討伐交王,收服天下。
這就是二公子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吧。
確實,這樣鄭大都督占住了大義的名頭,氣勢更足,做起事來更省力。
他也知道,這樣的皇帝只是一個傀儡,天下平定之後,找個恰當的時機,鄭大都督一定會把他處理了。
可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皇帝仍是明面上最尊貴的人,享受眾人的叩拜和奉養。
遠在天邊也就罷了,若是把皇帝請到他的眼前來,看著這人安享富貴,他將日日寢食難安。
「昏庸無能,致使天下大亂,偏聽讒言,殺害忠良,北涼破關,不思抵擋,棄城而逃,無數百姓慘遭屠戮,種種罪行,罄竹難書。」崔先生憤然,「枉為天下之主,不能護天下之人。」<hr>
「聽說兩軍交戰的時候,二公子請下了神仙的法寶,從天而降,先就把青州的孫將軍殺了,那法寶認得壞人,跑出一千多步都能趕上去把人殺了。」
「葉寒被殺了,孫將軍也被殺了,交王被趕回了老家,現在全天下我們鄭大都督最厲害,我們再不用擔心別人打入信州了。」
在人們的議論聲中,軍士們越發昂首挺胸,意氣風發。
-
三月初一,都督府大擺慶功宴,眾人齊聚。
宴會之上,各人喜氣洋洋,興奮激動不可言表。
連普通老百姓都知道,此後天下鄭大都督獨大,這些人心中更是清楚,眼見大業可成,從龍之功已是穩穩的,他們都將是開國功臣,以後榮華富貴不在話下,怎能不喜笑顏開?
宴到中途,鄭大都督歷數此次大戰之中的有功之人。
「鄭將軍臨危受命,領二十五萬兵,與交王五十萬人馬相抗十幾日,巧用火攻之計,折交王四萬人馬,後大敗交王,乘勝追擊,逐交王出信州,收八萬降兵,當為首功。」
這個眾人都沒有意見,那時交王來勢洶洶,都有人已經想著要放棄封州河州,把兵馬全部集中到信州,與交王作戰,是鄭遠錦的一把火,讓他們燃起了信心和希望。
只是這一番文縐縐的言辭,出自鄭大都督之口,多少讓人感覺有些怪異。
鄭遠鈞疑惑地看著她老爹,什麼時候她老爹竟然出口成章了?
朱長史立在鄭大都督背後,微笑不語,深藏功與名。
「二公子造八牛床弩,重創交王軍隊,居功至偉。」
這個眾人更加沒有意見了,只有二公子才能做出這樣的大殺器,若是沒有這床弩,他們或許也能勝,但肯定沒這麼容易,時間一定會拉得更長,兵馬損失會大幅度增加。
「崔先生陣前一番話,勸走青州十萬兵,功不可沒。」
這個眾人也沒有意見,只是有些人還不清楚崔先生的身份,不知道崔先生說了什麼話,竟使得青州的兩位校尉當場離去,不免十分好奇。
數完功勞,眾人繼續吃喝閒談,酒酣耳熱之時,魯從事忽然急急奔來,湊到鄭大都督面前:「大都督,有急報。」
眾人霎時安靜下來,都看著魯從事,等著他說話。
滿室寂靜之中,只聽得魯從事清晰而又急促的聲音。
「二月二十九日,交王前往京州,途中派出青州烏校尉,率五萬兵至常州,與裴家勾結,欲劫持皇帝到京州,不想被皇帝發覺,帶五萬兵馬逃出常州府城,烏校尉在其後追趕。」
「看皇帝奔逃的方向,像是往河州而來。」
鄭大都督嚯地站起,酒杯往桌子上重重一頓,酒水濺出撒到桌面上,手上也被淋濕了,他渾然不覺,只牢牢地盯著魯從事:「現在到哪裡了?」
昨天皇帝逃出來,今天是三月初一,過去了一天,也不知形勢有沒有什麼變化。
不過兩方兵力相當,不是那麼容易分出勝負的,他們還有時間來運作。
「到了常州白水縣,離河州還有兩日路程。」魯從事回道。
鄭大都督急速地思索,正常行路是兩日,但有烏校尉的干擾,兩日之內,皇帝肯定走不到河州,他們還有時間來想一想,怎麼處理這件事,對他們最為有利。
和大兒子對視一眼,鄭大都督宣布宴會結束,召集心腹去議事廳商議這件事。
鄭遠鈞跟著往議事廳走,想叫崔先生一起,眼睛在周圍轉了一圈卻沒找到,不由得奇怪。
崔先生幹什麼去了呢?一轉眼就不見了。
-
被鄭遠鈞念著的崔先生已經出了都督府,到了玉狐公子的府邸。
聽崔先生說完前因後果,玉狐公子皺眉問:「你覺得鄭大都督會把皇帝接到信州,明面上奉他為主,以此來號令天下?」
「不是覺得,是鄭大都督一定會這麼做。」崔先生回道。
他和二公子相處已久,彼此信任,無話不談,二公子時常說起鄭大都督的一些事,從這些事裡,他已經深深地了解了鄭大都督的性情,對他遇事的處決能判斷得大致不差。
這次皇帝出逃,鄭大都督一定會想著趁勢把皇帝掌握在手中,以皇帝的名義去討伐交王,收服天下。
這就是二公子所說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吧。
確實,這樣鄭大都督占住了大義的名頭,氣勢更足,做起事來更省力。
他也知道,這樣的皇帝只是一個傀儡,天下平定之後,找個恰當的時機,鄭大都督一定會把他處理了。
可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皇帝仍是明面上最尊貴的人,享受眾人的叩拜和奉養。
遠在天邊也就罷了,若是把皇帝請到他的眼前來,看著這人安享富貴,他將日日寢食難安。
「昏庸無能,致使天下大亂,偏聽讒言,殺害忠良,北涼破關,不思抵擋,棄城而逃,無數百姓慘遭屠戮,種種罪行,罄竹難書。」崔先生憤然,「枉為天下之主,不能護天下之人。」<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