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歸宜質問道:「既然用監控,為什麼當時沒有人發現這件事?」

  安保經理嚅囁著:「怎麼說了,物業利潤不高的,本來應該派兩個人看監控,可是現在就剩一個人,人又 60 多歲了,一天工作 12 小時,他也蠻辛苦的,誰能想到會遇到這種事呢。」

  「那地下停車場的收費員呢?他難道沒發現問題嗎?」

  「當時天太黑了,他也沒看清狀況,好像就記得一個女的躺在車后座睡覺,一個帶口罩的男人付的停車費。警察有把那個錢拿走,說不定上面有指紋,你不要著急,人總是能找到的。」

  宋歸宜沉默了。一瞬間三個念頭閃過他心底:第一,黎素之前從未去過這家超市,她之所以會去是因為宋歸宜提醒她記得買牛奶。她的失蹤,他難辭其咎。第二,她會到這家超市的地下停車場是完全的隨機行為。作案者卻能找到她的車,這不是跟蹤就是有定位。第三,警察在問話時沒有問到買牛奶的事,他們可能還沒發現這條線索。他或許能趕在警察前面做些什麼。最壞的情況下,他調查,將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

  走出超市的大門,迎面吹來一陣風,季節的轉換隻在一夜間,夏天似乎猝不及防地結束了。宋歸宜手臂上燙傷的位置正隱隱作痛,濕漉漉的衣服穿著有些涼,他覺得臉上也冷冰冰的。當他發覺自己在哭時,淚水已經打濕了面頰。

  第75章 穿越死與愛的領地

  黎素的車是在正式調查的一天後發現的,這是她失蹤後的第三天。車被推進一條河裡,河水不算深,只是勉強淹沒車頂,今天一個在附近擺攤賣水果的人發現異樣。水裡有一閃一閃的亮光,原本以來是孩子的玩具,等走近看才發現是河裡隱約有汽車的輪廓,他先是叫人,然後才報的警了。車被打撈起後,地方派出所根據車牌發現是失竊車輛,這才向上匯報。但等警察趕到時,河堤旁的痕跡已經被破壞了。第一發現者、圍觀者、還有幫忙打撈的工人,前前後後許多雙鞋印都踩在上面。就算作案者在這裡留下了痕跡,一時間也很難甄別了。

  這個地方很偏僻,沒有什麼目擊者。警方初步判斷作案者是在晚上處理車的,可能是多人作案。壞消息是車上沒有提取到指紋,或者其他有用的線索。好消息是車上也沒找到屍體。

  但這對宋歸宜來說,很難說是好消息。他出於意料地冷靜,確定黎素已經死了。她的屍體越晚找到,保留全屍的可能性越小。這是長期調查失蹤案帶給他的經驗,他本不該用到的經驗。

  他被叫去現場辨認證物。車后座的縫隙里有一點血跡,已經想辦法提取,檢驗是否是黎素的血。車裡還找到了一個手提包,宋歸宜表示確實是黎素的東西。包里找到了一支口紅、一本記事本、一包紙巾。

  陪在宋歸宜身邊的依舊是那個方臉警官,他說自己姓余,或許有報過全名,但宋歸宜沒有心思記下。余警官問道:「有沒有什麼東西缺了?錢包和手機是帶在身邊的嗎?」

  宋歸宜點頭,「對,錢包和手機缺了。」

  「還有別的嗎?你慢慢想,不用著急。」他把幾個證物袋展示給宋歸宜看,臉上沒有多少表情,但說話的語氣有一種刻意的溫和,好像宋歸宜是一個不能受刺激的絕症病人。又或許他真的差不多是這情況,也就擔當得了這份小心翼翼。

  宋歸宜虛弱道:「 沒有了,東西都在這裡了。」

  「你確定沒有東西了少了嗎?」

  「應該是的。但畢竟是她的車,很多東西我都不清楚在哪裡。」

  余警官說道:「好的,謝謝你的合作。你先回去休息吧,要是想到什麼可以打電話過來。有進展我們會再聯繫你。你現在人覺得好一些了嗎?」

  宋歸宜平靜道:「沒事,我已經沒感覺了。」

  宋歸宜盡了一個理智的受害者家屬應盡的一切義務,順從地回到家,接受父母朋友的慰問,面帶微笑,積極地表示心懷希望。然後他樂觀積極地吃飯、洗澡、看書,在餐桌上甚至說了一個笑話。他用餘光掃見父母很勉強地笑了,眼含擔憂。

  他略感困惑,不明白為什麼他情緒失控時,周圍人憂心忡忡,現在他完美地自我克制時,又會引發另一重擔憂。他花了人生中的許多時間來假裝正常,可卻像是一個在蒙填空題答案的學生,總是找不到的正確的答案。

  正常人在此刻會做什麼事?他們會哭嗎?會歇斯底里嗎?會等待警察帶來好消息嗎?宋歸宜不清楚,但他用排除法做了選擇:正常人絕對不會對警察隱瞞線索。

  宋歸宜說了謊,他知道黎素的車上少了一件東西。她的手錶,一塊價值十萬的積家手錶。這塊表壞了,黎素一直找不到時間送去修,就把表放在車上的儲物箱裡。這是個很隱蔽的地方,如果不是黎素和宋歸宜提過,他也不會知道。

  作案者取走了手錶。可能是黎素告訴他的,也可能這就是他作案的目的。黎素案發時開的車是被吳亞楠砸壞的那輛,是沾了一個逃犯的血,又在修理廠放了十多天的那輛。黎素是在取車那天摔壞的表,所以順手把表放在車上。然後不到一周,她就失蹤了,而且作案者是時刻了解她的動向,有計劃地帶走了她。從她到地下車庫停車再到作案者找上她的車,全程不超過二十分鐘。原本不排除隨機作案的可能,但是現在作案者既然拿走了她的表,就說明是有計劃作案。對方至少認識她的車,能接觸她的車甚至是在上面安裝跟蹤器,並且在她取車時在現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