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買了十個蛋糕,當第一個蛋糕發現一根頭髮,就沒有必要去檢查剩下九個蛋糕是否有頭髮。海洋系法律中,檢方提供的一萬個證據中只要有一個證據是偽造的,那法庭很可能不會採納剩餘9999個證據。

  梁襲自認為自己的水平不高,所以梁襲走的是第二條路線,只要你撒謊了,我就不信你。這條路線受客觀因素的制約,在破案中就不能這麼幹,因為不僅疑犯會撒謊,受害者同樣會撒謊。但是在處理事情上很有效,可以有效避免自己捲入未知的威脅中。

  第五百一十九章 箭殺

  清晨梁襲被電話吵醒,是卡琳電話。卡琳上班順便叫梁襲起床尿尿?當然不是,卡琳沒那麼惡趣,就算心裡想過,也不會現在就對梁襲下黑手。卡琳是讓梁襲看電視。法國和德國司法部門在巴黎召開記者招待會。電視台正在直播德法司法機構關於三位大人物遇害的說明,基本肯定三人都死於同一伙人之手。

  最顯著的特徵是三位死者死於可竹箭和可摺疊竹箭,兇手使用箭枝的箭身比奧運標準化用箭要短15%左右,並且箭身可以拆卸成兩個部分,箭頭一部分,箭身一部分。此外有兩支兇手用箭的箭身可摺疊,非常容易隱藏與攜帶。

  之所以說是死於同一伙人,而並非同一個人,是因為德法警察認為這是有組織犯罪。三位死者中有兩位死在比較安全的區域。兇手攜帶弓箭通過了金屬檢測門,這得益於弓箭沒有使用任何金屬材料,警方猜測,兇手使用的弓應該也沒有金屬零件,不排除容易拆卸的可能。

  三位死者在距離兇手二十到二十五米距離被箭擊中,其中兩人被箭枝直接命中心臟,當場斃命。另外一人中箭位置距離心臟只有兩公分。此人之所以會死亡,是因為他身邊的保鏢在他受攻擊後,下意識把他壓倒在身下,這個原本保護他的戰術動作,最終導致了他的死亡。

  六天之內殺死三人,不僅說明兇徒作案猖獗,也說明他們有準確的情報與後勤系統。準確的情報讓他們可以埋伏目標,後勤系統可以協助兇手進入伏擊地點並且安全撤離。三起兇殺案中還未發現兇手留下的痕跡。

  記者提問,是否與視頻所說那樣,是聖旗殘餘份子所為?兩國的警察用同樣的答案回答記者提問:不排除這個可能,但是他們希望在刑偵領域去調查案件,而不是在治政領域去調查案件。

  看到這裡,電視下面播放一段突發新聞。梁襲忙切到英國頻道,一個記者在官方大樓外急促說著話,他的背景是憲兵和警察正在驅趕周邊人員,設立警戒線。據記者所說,就在十分鐘之前,到單位上班的某人中箭。根據記者採訪的目擊路人所說,一輛汽車停在國防大樓前,一名身著軍裝中年男子從后座下來,邊走邊打電話。男子下車後用提著皮箱的手關上車門,轉身向大樓內走去時倒在地上。大樓前的兩名警衛立刻上前,一人擋在男子面前,一人呼叫救援,並且拖拽男子進入大樓。

  記者對鏡頭說明,多名路人說傷者是中箭倒地,並且有兩名路人肯定中箭者是一名將軍。這時,梁襲從背景看見了羅密歐從車上下來,進入警戒線,站立在大樓前傷者中箭位置四處回望。

  梁襲撥通羅密歐電話:「你上新聞了。」

  羅密歐看了一眼攝像機,繼續四望尋找可能線索:「有什麼看法?」

  梁襲道:「唯一的看法從高處射擊,高處又不是很高,也就比目標高五到十米左右,」

  羅密歐:「對面有酒店,有住宅,有店鋪,有寫字樓,還有一所小學。」

  梁襲道:「我剛看德法案件發布會,說兇手三次殺人的射擊距離都在在20—27米之間,要考慮技能慣性。拉弓不同開槍,雖然沒有聲音,雖然好收拾,但是需要一定的空間。」所謂技能慣性指的是專門在一個領域對一個目標進行訓練產生的心理慣性與肌肉記憶。最簡單照鏡子,無聊的科學家發明了正面鏡,鏡子的左手是你的左手,把正面鏡給志願者使用一個月,志願者仍舊無法習慣正面鏡。一直到第三個月才習以為常。該死的科學家得到數據後把鏡子拿回去,可憐的志願者又花費了半個月去熟悉反面鏡。

  羅密歐目測一會,道:「我正對面是東面,20-27米有四個目標,但是是側風。南面順風。」

  梁襲問:「你認為弓箭是從側面射向目標,不是從對面射向目標?」

  羅密歐道:「我辦理過兩起弓箭殺人案,弓箭的精度不如槍枝。對目標進行正面和背面射擊時,假如目標正在移動,有一定機率傷而不死。側面則不同,一旦射中,穿透臟器的可能性極高。基本上中箭即死。不過這兩起案件的射擊距離都超過40米。」

  梁襲道:「按你的說法,目標手臂下放,有可能擋住箭枝。」

  羅密歐道:「是的。我認為正側面、正面和背面都不是弓箭最好殺傷角度,應該是斜側面,正面的斜側面和背面的斜側面。」

  梁襲道:「你會不會想的太多?新聞發布會上,兩名死者的死因是心臟中箭。一名死者心臟距離箭只有幾公分。」

  羅密歐不置可否,道:「20—27米的射擊距離,應該選擇弩弓,為什麼會選擇羽箭?」

  梁襲:「你認為兇手是一名專業射箭人氏。」

  羅密歐沒有回答:「過來吧,我等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