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17天前,蒙海卡出現在布萊頓,她從布萊頓乘坐火車前往倫敦,一下火車即被逮捕。警方對蒙海卡進行全面檢查,未發現蒙海卡有被輻射的跡象。刀鋒接手案件,開始回追線索,找到了蒙海卡渡偷到英國的漁船,在漁船的箱子拿到了蒙海卡遺留的衣物,經過檢測,其衣物上殘留有輻射。

  這是個壞消息,衣物上殘留有輻射的很大可能是因為鉛罐被打開。鉛罐不會產生輻射塵,鉛罐沒打開之前屬於隔空魔法傷害,不直接接觸鉛管就不會沾染輻射物資。衣物上有輻射說明衣服和鉛罐內的物品存在物理接觸。不過技術人員無法證明衣物是否被銫所污染。但從證據和蒙海卡的態度來看,基本肯定蒙海卡將鉛罐帶到了英國。

  經過MI6的調查和各國提供的信息,確定了蒙海卡驅車到達法國,而後花費一萬歐元購買了一艘漁船,自己駕船到達布萊頓。好消息是汽車上未檢驗出輻射。壞消息是,蒙海卡有可能在到達英國後才打開鉛罐。

  說話間,一名探員走過來匯報,下議員的幾名議員聽說了蒙海卡的事,他們要求刀鋒向他們匯報案件過程與進展。

  羅伯特問:「他們怎麼知道的?」

  探員回答:「據說是從國外朋友處獲悉,稱有一個叫蒙海卡的女子持有放射物品進入英國,被刀鋒扣押。這三名議員都主張恐怖威脅論,如果他們知道事情真相,必然會聯合他人發起動議。」

  梁襲一邊道:「似曾相識。有人要拼命證明目前英國警察體系無法保護英國民眾。警察方面則拼命證明目前的英國警察體系完全有能力保護英國民眾。不僅是瑪麗亞醫院遇襲,柏涵小學襲擊未遂等聖旗案件。包括兩屆網紅節都體現出這一點,特別是第二屆網紅節,歹徒在倫敦和布萊頓肆虐搗亂,警察處理的很好。」

  羅伯特道:「這次不一樣,輻射太敏感。可以這麼說,兩個鉛罐能殺死的人有限,但是因為鉛罐事件造成恐慌所導致死亡的人數肯定要更多。實際上我們也快扛不住了,因為我們擔心鉛罐污染了水源。如果不是總監和首相的意見,我們早就通知相關部門全面排查水質,現在我們只是抽檢部分水域水質。」

  羅伯特道:「如果我們24小時內沒有進展,或者在發現鉛罐已經被用於實施襲擊情況下,我們都要對外公布案情。」

  梁襲默默點頭,拿起電話,剛翻找到瑪麗電話號碼,手機就被獨眼龍抽走。獨眼龍道:「說過了,回頭給你介紹兩個年輕的,現在先辦事。」

  梁襲拿回手機發消息給錘石,錘石回復消息:「孤老會絕對不會做任何危害公眾的事情,25天之前蒙海卡就已經和孤老會失聯。我們能提供的信息是:蒙海卡在英國有孩子,不清楚數量,不清楚年齡。」

  梁襲發給錘石一份附件,錘石下載附件打開,是一根中指圖。

  錘石回郵件:蒙海卡有時間就會去倫敦,在多數情況下採用渡偷方式,每次在英國停留短的一周,長的數月。她有自己的假身份,我們不清楚假身份的信息。

  採用非正常入境方式,移民局,警察局就不會查到蒙海卡的信息,蒙海卡也不會因為頻繁出入英國而被懷疑。因此現在很難查到蒙海卡在英國哪個城市逗留。

  梁襲:所以你個白痴認為她在英國有孩子?

  錘石大怒:我們孤老會都認為她在英國有孩子……不對,刪除,重新發:你有不同的看法?

  梁襲:不告訴你,有需要我會再聯繫你。

  梁襲收手機問:「能不能找個專業人氏給蒙海卡做個檢查,檢查她有沒有生過孩子。如果有,是什麼時候生的。」

  獨眼龍看梁襲發郵件,好奇問:「你不是對錘石說白痴才認為她在英國有孩子?」

  梁襲道:「我不是白痴,所以我不認為她有或者沒有孩子。對於可以驗證的重要問題,我從來不做任何認為和推理。」

  獨眼龍佩服道:「你有時候說的話能比我有時候說的話還有道理。」偵探有時比律師還氣人,說起話來一套套,關鍵還不能揍他,還得哄著他,否則他直接撂挑子。

  羅伯特吩咐一名探員:「你聯繫一名專家。」

  梁襲道:「我能看看蒙海卡嗎?」

  ……

  這個地方空間是真大,籃球場的對面還是水泥房,不過層高大於之前的水泥房。進入到裡面,裡面有一男一女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員,他們只在外面工作,負責監測房間內的人。房間雖然是四方形,但是浪費的地方不少,主要空間給了一個20平米大小的玻璃罩。

  玻璃罩如同科幻電影裡的一般,裡面有人,有床,有桌椅,有洗手間,是一個全封閉式的監牢,只有一道玻璃門可以進入。

  蒙海卡穿著一套黃色的服裝,靜靜坐在桌子前玩弄手指。女工作人員介紹:「房間內沒有任何娛樂項目,也沒有任何隱私。24個攝像頭監控從頂部和底部360度無死角覆蓋整個房間。」

  梁襲好奇問:「洗澡呢?」

  女工作人員看了梁襲一眼,回答:「通常能進入到這個房間的人,身體隱私對他們來說根本不重要。此外除了里希博士負責心理監測外,工作人員都是女性。」

  「身材很好,也很漂亮。」獨眼龍坐椅子上,後躺依靠兩條椅腿搖動,道:「讓她洗澡,我們先過過眼癮。」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