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東西兩側還是山區,區別是西側山區小,並未全覆蓋,留下很大一個缺口可以同行,東側山區則正巧有一條長長的山谷貫穿兩側,行成一個天然的通道。

  北邊有個出海口,不大,就貼著浡泥首都,斯里巴加灣市。

  別管出海口大小,哪怕只有幾十米,那也是人馬來的地盤,而且按照海洋公約,外延30海里都是人家馬來的海域。

  再加上門口的納閩島,等於是直直在海上延伸出去一條仿佛刀痕的直線將浡泥從中間一劈兩半。

  從林夢進入馬來,陸上一定要走東西兩側進入浡泥。

  浡泥陸上溝通,也一定要穿過林夢地區。

  就說有多彆扭吧!

  至於這種歷史狀態是怎麼形成的?

  功勞還得是專業攪屎一百年不動搖的英國人身上!

  這屬於是慣用手段了。

  當年各地殖民地紛紛要求獨立,日不落帝國根本保不住在亞洲地區占領的殖民地。

  可就這麼撤走又不甘心。

  一來,威風了幾百年,忽然就要拋棄老祖宗打下來的基業,對不起前輩,當然,更對不起那海一樣的利益。

  二來,真的就這麼撤走了,讓殖民地發展起來,威風起來,那後患無窮。

  這就相當於古代社會,一官宦之家良田千頃,奴僕上萬,威風八面。

  忽一日朝堂上風雲突變,這官宦之家一下子失了勢,不得不開始散盡家財,回鄉固守根基,而之前的奴僕卻有機會獨立上位。

  那這上位的家奴是一如既往地待主子不變,還是上位之後讓當年的主子明白明白什麼叫雷霆雨露?

  大概率如紅樓夢中的賈雨村一般。

  當然,英國人看沒看過紅樓夢咱們不知道,但,說政治鬥爭和官僚主義,東邊稱第一,英國人稱第二。

  就如宰相和掌印太監一般。

  所以,英國人在讓殖民地獨立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就開始做手腳。

  最先獨立的英屬印度。

  現在說HK是英國女王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實際上,這話最早說的是英屬印度!

  不是現在的阿三,是阿三加上巴鐵。

  那是1947年8月,蒙巴頓搞了個方案的出台,傳說當時蒙巴頓根本看不懂地圖,就隨便在地圖上一畫。

  這話就是純屬扯犢子,殖民地獨立這種大事,非暴力不合作,爭端了好幾年,你跟我說最後定下的結果就是喝多了之後的一划?

  這特麼不是開玩笑嘛!

  英屬印度一分為二,成為現在的阿三和巴鐵,英國人千挑萬選,特意模糊了克什米爾地區的問題,並未明確把這個地方劃歸給雙方任何一方,偏偏雙方還都有權利將這個地方劃歸到自己這邊來。

  這矛盾不就留下來了!

  一打就是60多年……

  這大大牽扯了阿三的精力不說,還讓英國人有理由再次介入到南亞地區事務,說是中間調和,結果就是越調和,打的越激烈!

  在62年馬來獨立上,英國人玩的還是這個套路。

  悄咪咪地將牽線搭橋,讓原本歸屬浡泥的沙撈越和沙巴地區加入到馬來聯邦,還特意包括現在的林夢。

  結果引發了蘇加諾的不滿引發戰爭,順手又滅了浡泥的反抗軍。

  這一下又在東南亞地區製造了兩個互相對立的地區性大國,他們又可以從中左右逢源瘋狂攪屎了。

  至於為什麼特意搞出來的個林夢把浡泥一分為二,那是因為當時找到石油的地方就只有浡泥!

  這樣瘋狂削弱刀妹,咳咳,瘋狂削弱浡泥之後,浡泥就沒了反抗能力,只能老老實實任憑英國人吸血了。

  這一手分化、削弱、拉攏、製造矛盾玩的那叫一個順溜。

  嗯,更後來就是折騰歐洲了……暫且不提。

  反正什麼事只有要英國人參與了,就絕對沒好。

  唯一例外的就是HK了,但是東邊太強硬了,即便如此,回歸那天也特意搞點小么蛾子出來,沒啥作用,就是單純的拉屎噁心人。

  以上是地區矛盾由來……

  ……

  馬來這次的決心很足,抱著狠狠打擊浡泥,徹底滅了他們想要收回林夢的心思。

  東西兩側浡泥邊境是不會放開的,想進入林夢地區只能從南邊山區走。

  先頭部隊3000人主要就是開路的。

  當然,不是徹底走不了,南邊是兩座山,中間連結部位大約寬15公里,地面凹凸不平,是一片老林子,通行困難。

  起碼在馬來看來是這樣,換到東邊,分分鐘給你開條高速出來……

  簡單的開路,平整,面前能通行重武器。

  馬來軍方浩浩蕩蕩地朝著林夢地區派遣軍事力量,林夢地區一共3978平方公里,人口才5萬不到,湧進來1.2萬人,說一句人心惶惶都是保守了。

  當然,如果把這1.2萬人灑開,那當然什麼都不是。

  這邊馬來軍方派遣大軍,重武器,弄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另一邊,YL人歡欣鼓舞!

  該死的保護傘終於滾蛋了!

  這可能是浡泥和馬來矛盾激化後最高興的國家了,那真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保護傘的戰艦通過馬六甲海峽之前,所有往來商船都接到了消息,一時間全部延後了航行計劃,整個馬六甲海峽,往日的繁華一點不見,一艘船都沒有,原本進入海峽的都溜溜退了出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