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錯。」

  崇禎皇帝朗聲道:「在遼地局勢緊張之時,朕就譴派大臣前去朝鮮,為我大明後續移藩蓄勢。

  朱聿鍵,將成為新的唐王,移藩濟州島。

  論及海上戰略要位,濟州島遠比一個東江鎮重要的多,如果這處地方能真正成為大明的疆域,那面臨的境遇就會完全不同。

  北望朝鮮,東謀倭島,西守明土,南下琉球。

  如果大明能在濟州島,逐步籌建起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聽清楚了諸卿,是海軍力量,而非水師力量,那今後我大明的境遇,將迎來完全不同的階段!」

  開海,這是大明唯一的生路。

  閉關鎖國是沒有前途的,這是一條有著驗證的死路,絕路。

  改革開放是有著生機的!

  崇禎皇帝明確的維新變法,最終的匯合點,都將直指這條大道,只要能將諸多的謀劃部署,都匯總到這條大道上,那今後的大明,將迎來勃勃生機。

  「只是陛下,現階段對我大明而言,似乎並不具備這種條件。」楊嗣昌想了想,上前說道:「大明一旦介入朝鮮局勢,就很可能陷入到泥潭之中,如果說……」

  「不,楊卿想的,和朕想的不一樣。」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大明為何要陷入泥潭?大明要做的,就是扼守濟州島,觀望朝鮮局勢,在必要的時候,給予相應的支持罷了。

  不過想做到這一點,那濟州島就要發展起來,就要變強。

  畢竟任何東西,靠大明本土進行輸送,都會導致意外的出現,所以朕打算在濟州島境內,進行持續的軍管移民。

  按照朕的構想,在今後的數年內,圍繞濟州島籌建起相應產業,常住人口明確在200萬眾徘徊。

  軍機處要做的事情,就是儘快擬定一個章程,朕已將構想書寫下來,此事就這般明確下來了。」

  「臣等遵旨。」

  眾人作揖行禮道。

  有鬥爭,有矛盾,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人嘛,終究是複雜的,不可能說在任何事情上,都會保持高度一致。

  所處的位置不同。

  所處的環境不同。

  所處的境遇不同。

  這些都是會形成各種想法和看法。

  求同存異,這就是崇禎皇帝在做的事情。

  治理這個龐大國朝,並非是說說那麼簡單,背後所摻雜的東西太多,哪怕是崇禎皇帝也要小心面對。

  不過在開海這件事情上,崇禎皇帝的態度是明確的,決心是堅定的,無論是誰,都不能影響到他的謀劃。

  濟州島,只是一個開始。

  如果說能將海外移藩的事情做好,那大明就能逐步走出去,圍繞既定的框架,形成極佳的良性循環。

  畢竟發展是需要原始積累的,現在大明做的事情,就是逐步縮短這個原始積累的過程,確保能實現彎道超車!

  第七十八章 廟堂群像(1)

  大明的政壇,無論是在任何時期之下,都呈現著多樣化、複雜化的趨勢,一個是皇權和臣權之爭,一個是臣權內部之爭。

  不管是哪一種形式,核心都是利益之爭。

  「一場遼東區域的勝利,讓朝野間生出很多輿論。」

  崇禎皇帝坐在龍椅上,環視殿內的內務府諸臣,神情嚴肅道:「對於朕的決斷,一些人也表達了不同看法,覺得國朝不該放棄收復遼東的大好機會,至於說移民濟州島,對於國朝而言是捨本逐末。

  朕今日召諸卿過來,就是想議一議,現在的大明究竟是處在怎樣的境遇下,移民濟州島之事,對大明究竟是好?是壞?

  你們在內務府所領的職官,都是朕以中旨下達擢授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吧,在朝中,在地方,有很多人對此有著不滿,覺得朕是違背祖制,朕是破壞秩序,諸卿都說一說吧,不必覺得拘束。」

  殿內安靜極了。

  內務府總管大臣錢肅樂、李長祥、沈廷揚、黃道周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而站在他們身後,董志寧、王家勤、張夢錫、華夏、陸宇(火原)、毛聚奎、楊文琦、楊文瓚、屠獻宸、王翊、馮京第、陳邦彥、陳子壯、張家玉、張同敞(張居正曾孫)、王夫之、金堡、楊廷麟、詹瀚、劉同升、李永茂一行就更是這般了。

  在不知不覺之間,崇禎皇帝下旨特設的內務府,所轄職官的規模,也呈現不斷擴充的趨勢。

  想要將維新變法在大明推行起來,就離不開人的支持,如果脫離這一根本,那很多事情根本就做不了。

  鬥爭,斗的是什麼?

  不就是人嘛。

  崇禎皇帝作為大明天子,占據著天然的大義,想簡拔誰,想重用誰,根本就無需對其他人商量。

  現階段的內務府,就是維新變法的大本營,聚攏起來的那批官員,特別是手握實權的群體,皆是崇禎皇帝精挑細選的。

  他們在原有的時間線上,都是載入史冊的抗清鬥士!

  現在所處的境遇變了,崇禎皇帝需要這批人聚在一起,完成一個偉大的使命,即革掉大明守舊派的根脈!

  當然有人的地方就存在著鬥爭,縱使在內務府也不能免俗,這也使得內務府的內部,不可避免的形成兩個派系。

  激進派和保守派。

  「陛下,您所做的決斷,是英明神武的。」董志寧神情嚴肅,從人群中走出,向崇禎皇帝作揖行禮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