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特設的內務府,所聚攏起來的文官,就足夠讓天子應對任何風波,哪怕有人想暗中掣肘,那天子也完全可以繞開外朝,只通過內務府就將一些緊要事情給辦好。

  像這點共識,軍機處上下都瞧明白了。

  只不過王在晉他們沒有說出來。

  當初軍機處特設時,所處的境遇和氛圍,不就和內務府一樣嗎?

  「朕這裡有一份名單,卿家以軍機處的名義,以此前鎮壓平叛之功,將他們都悉數擢升起來。」

  崇禎皇帝伸手說道:「這批人都調往福建、廣東、琉球鎮等地,以統管水師為主,要妥善的安排好這批人。」

  嗯?

  王在晉的心裡生出疑惑,看向朝自己走來的王承恩,接過眼前那份名單,在崇禎皇帝的示意下,王在晉的目光落在名單上。

  祖大樂、祖寬……

  名單上所列的群體,無一例外皆是所謂的遼東將門,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這個准軍閥勢力,算是不復先前的勢頭了。

  動輒就鼓搗一些事情,以此來脅迫朝廷,儘管是很隱晦的那種,不過這種性質在崇禎皇帝的眼裡,那就是一種挑釁!

  看完這份名單後,王在晉眉頭微蹙,向崇禎皇帝拱手作揖道:「陛下,您所擬的這份名單,不少人都已晉升……」

  「朕知道。」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朕既然這樣做,那就有朕的道理,此事要儘快明確下來,過幾日,朕會擺駕武英殿,就遼東的一些問題,與軍機處諸大臣商討一些決斷。」

  「這……」

  王在晉一時有些拿捏不准。

  方才還聊著寧夏叛亂,裁撤衛所等事,可現在突然卻轉到遼東去,這讓王在晉有些轉不過來了。

  「歐羅巴各國里的一些西夷,開始在背地裡不安分了。」見王在晉這般,崇禎皇帝眉頭微挑道:「覺得我大明富裕,和大明展開的海貿出現逆差,所以就想著多爭取些利益,朕要防患於未然。」

  「臣領旨。」

  王在晉聞言當即作揖道。

  其實對王在晉所說的這些,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當前遼地的局勢愈發穩定,崇禎皇帝要藉此機會,剷除掉遼東將門這一準軍閥勢力的根脈,或許現在還不能殺掉他們,可是卻能設法調走他們。

  讓他們從熟悉的遼東,調離到別的地域安置,採取單向的打壓策略,相信等大明所處的境遇,逐步的開始變好後,崇禎皇帝就能騰出手解決掉這幫敗類。

  第十六章 遼東軍改(1)

  一場大雪給紫禁城披上銀裝,寒風呼嘯吹起無數雪花,對紫禁城而言像多了幾分詩情畫意,可對很多人來說,雪代表著難熬的寒冬。

  「這一年過的真快啊,轉眼就要到崇禎五年了。」

  崇禎皇帝負手而立,站在武英殿外,看著那飄散的白雪,神情感慨道:「國朝所處的境遇雖說緩和不少,可面臨的問題依舊很多啊。

  這個隆冬過去,不知又會死掉多少人啊。

  倘若國庫能夠再充盈些,那朕這個大明皇帝,就能夠多為大明子民,做一些有用的實事啊。」

  垂手而立的王在晉、黃立極、傅宗龍、楊文岳、丁啟睿、楊嗣昌、瞿式耜、陳新甲等軍機大臣、軍機參贊,聽聞天子所講之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迎著呼嘯吹來的寒風,流露出各異的神情。

  「進殿議政吧。」

  崇禎皇帝一甩袍袖,轉身朝殿內昂首走去。

  「臣等遵旨。」

  眾人當即作揖行禮道。

  走進暖和的武英殿,身上所帶寒意被驅散,崇禎皇帝的眉頭微蹙起來,儘管他不願多想此事。

  不過現階段的大明,貧富差距依舊是很大,所生階層矛盾依舊尖銳,所存問題依舊很突出。

  這不是幾年就能解決的,這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時間,通過不斷的調控、引導、發展來逐步解決的。

  大明所轄疆域遼闊,各地的情況不一,想要治理好這個龐大國度,並非是嘴上說說那般簡單的。

  「現在北疆各地的氣候變冷,鎮壓流賊叛亂,鎮壓寧夏叛亂,鎮壓建虜叛亂,所調遣的軍隊眾多,各處所需的棉甲、棉服、棉被等物,是否都籌措調撥到各處?」

  崇禎皇帝穩坐在龍椅上,看向王在晉他們開口道:「特別是奉旨出征的京營各部,都需要國朝來進行調撥,不像遼地還能自行籌措一部分。

  朕可不想看到我大明健兒,沒有戰死在戰場上,最後卻因朝廷調撥不及時,卻活活凍死在前線!」

  「啟稟陛下。」

  王在晉忙上前作揖道:「對駐守西北邊陲、征討寧夏叛亂的京營各部,早在數月前,我軍機處就與戶部、兵部進行協調,並跟內務府所轄諸廠明確流程,趕製出京營各部所需的棉甲、棉服、棉被等禦寒之物,通過流賊平叛前指運往各處。

  至於屯駐遼地的各部邊軍,先前遼東督師府呈遞奏疏,言遼地會自行籌措禦寒之物,無需朝廷進行調撥。」

  軍隊是最耗費錢糧的組織,不管是吃穿用度,亦或是發放糧餉,再或者授賞撫恤等,都需要大批銀子支撐。

  可想要確保絕對的安穩,就離不開軍隊的震懾。

  崇禎皇帝對治軍的態度是明確的,他需要一支能拉出來打仗的強軍,他不要內部腐敗的軍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