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治理河政耗費海量的銀子,崇禎皇帝心裡是有準備的,畢竟這不是修一里,兩里,這是涉及千里之遙,牽扯層面眾多,修築工程眾多,包括後期穩固水土,要進行大面積的移栽工程,都是需要沉沒成本的。

  「陛下英明。」

  難掩激動的南居益,向崇禎皇帝行跪拜之禮,作揖道:「如果朝廷能下此等決心,來大規模的修繕河政,興建治河工程,有地方賑災行署的配合,那每年所修工程,必然能給地方帶來不一樣的改變。」

  從萬曆朝算起,歷經短暫的泰昌朝,到天啟朝,再到崇禎朝,這些年在大明治下,不知有多少地方,飽受洪災、澇災的侵害,特別是涉及到黃河的災情,那就更是多到數不勝數了。

  「朕英明與否不是關鍵。」

  崇禎皇帝擺手道:「問題的關鍵是你們河政方面,所涉及到地方河政的建設,是否能形成連貫性,確保能讓天下見到改變。

  3000萬兩銀子,這不是一筆小數目,大明一年的賦稅才多少?

  朝廷不可能說將國庫所儲銀子,全都挪用到治河方面,畢竟牽扯到其他層面的開支,也是要保障的。

  就像平遼鎮壓諸事、西北境內的安穩、北疆邊陲的安穩、各地賑災行署所做諸事、整飭馳道等等,要調撥的糧餉同樣要保證。

  朕這位大明皇帝,就算再怎樣英明,可你們要不能讓天下見到成效,卿家覺得朝中有司大臣,會支持這等治河開支嗎?」

  「陛下,臣這裡有詳細的部署。」

  南居益一聽此言,忙掏出奏疏說道:「朝廷每年能確保300萬兩銀子,調撥到治河方面做專項銀子,讓臣分屬到各治河巡撫衙門,確保他們所定治河諸事,將前期最難攻克的治河工程,都逐一的建設起來……」

  崇禎皇帝走上前,接過南居益所遞奏疏,聽著其所講之言,翻閱著這份奏疏,對黃河、運河、淮河等處,究竟該怎樣治理,需要地方哪些協助,上面都清晰的標明了,包括各項職權的落實等等。

  「好,好,朕果真沒看錯卿家。」

  崇禎皇帝面露欣慰,不加吝嗇的讚許道:「有這樣詳細的治河方針,就算朝廷真的每年掏這般多治河銀子,那也是值得的。

  這份奏疏朕留下了,再好好的看看。

  今年的治河專項銀子,內帑解決一半,剩下的一半由戶部解決,今後國庫都要留存一筆銀子,專用治河所需。

  如何治河你們多多操心,涉及錢糧開支等事,就交由朕來解決,畢竟你們做的事情,才是真正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

  「臣叩謝天恩!」

  南居益難掩激動,作揖行禮道。

  大明並不缺少能做實事的人,實際上大明治下人才很多,可惜這些人才,並沒有被安排到合適的位置。

  甚至有不少的人,受黨爭的影響被迫害致死,就像東林黨人左良玉,就有治河之才,卻因黨爭的緣故,被魏忠賢一黨給搞死了。

  黨爭最坑害的就是大明,特別是無意義的內耗,所牽扯到的層面越廣,這種損失和貽誤就越大,崇禎皇帝現在做的事情,就是盡力避免這些事情發生。

  第三百五十章 匯通北疆

  大明很多層面的事情,歸根到底就是銀子的問題,特別是被窖藏不見世的銀子,能被一批批的釋放出來,並形成有效流通的趨勢,那就能刺激著大明改變,倒逼著大明改變。

  利益動人心。

  當大明能開始從單一的土地所產,朝著多樣化的工業所產邁進,衍生出的紅利效應,就能形成虹吸。

  周奎、葉靖江、左國忠、苗胡閎站在殿內,眉宇間是難掩的激動,所處匯通票號做成的成績,讓他們難免有此反應。

  「匯通票號所做成的事情,果真是沒讓朕失望啊。」

  崇禎皇帝倚靠在龍椅上,翻閱著手裡的奏疏,欣慰的點頭讚許道:「這才過去了多久時間,大明北方諸省所轄各府,都籌建起相應的票號分署,在各地都算站穩腳跟了。」

  「這都是托陛下洪福,明確匯通票號的發展方向。」

  周奎難掩激動,上前作揖道:「現在各省、各府所籌分號運轉良好,下一步匯通票號所要做的,就是在北方各省所轄各縣分號,都儘快的鋪設起來。

  截止到上個月,匯通票號合計所存銀子,超過了1億5000萬兩銀子,其中北直隸所儲銀子最多,有6789萬兩銀子。

  這批所存的銀子,匯通票號用於工商業貸款的有4120萬兩……」

  聽著周奎所介紹的情況,崇禎皇帝的心裡生出感慨,都說大明很窮,可事實上大明真的窮嗎?

  單單是歷朝通過海上貿易,向海外所賺取回的白銀,就是一筆極為龐大的存在,只不過這部分銀子,多數都被眾多群體窖藏起來。

  「匯通票號的發展,的確是要保持的勢頭,但是也要注重自身優良資產配比,預防各地遭遇信譽危機,出現大規模擠兌風潮。」

  崇禎皇帝放下奏疏,看向周奎他們說道:「對江南諸省的擴張,朕覺得不必一味地講究速度,暫時沿運河開設分號,不必大規模的擴張開來。

  先穩定住北方諸省的陣營再說,這匯通票號所存的銀子,可不是票號的,同樣也不是朕的,而是北方治下諸多群體的。

  要是這筆銀子敢出現任何情況,或者誰敢貪墨一兩成,那造成的衝擊和影響,足以讓大明江山傾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