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能為陛下分憂,為社稷慮,乃臣的本分。」

  陳延生從羅漢床上站起,拱手作揖道:「陛下對臣的支持夠多了,倘若臣不能在天津那邊,多做出一些成績來,就辜負陛下的期許了。」

  「快坐。」

  崇禎皇帝伸手道:「這東暖閣就咱們君臣二人,外朝的那套規矩就不必了,朕也開門見山了。

  天津形成的發展勢頭,朕心裡很滿意。

  堅持開海通商,不僅帶動天津本土的發展,還間接推動著北直隸的改變,這是朕最想看到的。

  特別是天津所設海關,徵收上來的關稅額度,能有那樣的成果,是朕所沒想到的,這也堅定了朕的決心。」

  「天津能有今日的改變,全是陛下英明決斷所致。」

  陳延生微微欠身道:「臣初任天津知州時,對開海通商一事,心裡並沒有多少底氣,畢竟大明先前沒那般走過。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所聚天津的歐羅巴各國海商增多,依託對外這一口岸,所形成的繁華海貿產業,讓臣漸漸明白,開海通商對大明所產生的積極效應。

  陛下,天津海關所徵收的關稅額度,是否要押解到京城,補充進……」

  崇禎皇帝擺手打斷道:「不用,繼續留存天津地方財政,用以各項規劃建設中,天津能有當前勢頭不容易,要給朕保持好。

  特別是圍繞北直隸境內,所籌建的馳道建設、水利建設,還需要依靠天津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天津的這筆海關關稅銀子,若是從地方押解進京,增補進太倉這邊,的確能幫朝廷分擔部分壓力,但這樣天津的發展,北直隸的謀劃,就會相應受到影響。

  這是朕所不願看到的。

  朝廷的財政壓力,由朝中那幫大臣去扛,去分擔。

  畢竟就算是到現在,還是有不少的人,質疑和反對天津開海一事,朕知道他們心裡是怎樣想的。」

  對發掘出陳延生這樣的良才,崇禎皇帝的心裡很是滿意。

  本以為在天津撤衛設州,讓陳延生前去主持,能取得一些階段性的勝利,就算是很不錯的了。

  沒想到陳延生這位天津知州,所帶來的驚喜很多,不僅把天津發展好了,還幫助崇禎皇帝分擔不少擔子。

  大明其實並不缺少良才。

  只是過去混亂的秩序,尤其是朝中的無序黨爭,讓這些良才沒有出路,遭受打壓和掣肘,使得他們的才能,無法真正發揮出來。

  現在局勢漸漸變得不一樣了。

  「陛下,您此次密召臣進京陛見,可是為了遼東?」

  陳延生神情嚴肅,看向崇禎皇帝詢問道:「現在金州衛這邊,已被我天津和登萊兩地援遼軍攻占,那裡駐紮的建虜,包括背叛大明的逆賊,都被悉數處決了。」

  「沒錯。」

  崇禎皇帝點頭道:「朕就是為遼東謀劃,才密召卿家進京的,有些事情在密旨里是講不清楚的。

  其一,朕將在京勛戚聚攏起來,籌設了皇明海貿總會,以後駐地會安排在天津,涉及這部分的機密,卿家可等回天津後,詳細了解後再做安排。

  其二,朕要卿家在天津治下,接管內廠此前籌措的軍工產業,納歸天津府衙管轄,遴選一批可靠的人手掌控,並逐步擴張所轄軍工產業,帶動天津的相關產業發展。

  以後天津的軍工產業,要向遼前提供所需火器、火炮等各項軍需,朝廷會調撥相應的糧餉開支。

  此外卿家要秘密開闢一條航線,以滿足李自成所領遼東義軍,向天津軍工產業所下各項訂單,哪些能賣,哪些不能賣,朕會根據遼地的局勢變化,定期向卿家下達密旨。

  這件事情必須嚴格保密,經手此事的人必須可靠,有些事情朕不能叫朝堂知曉,希望卿家能牢記在心。」

  「臣遵旨。」

  陳延生強壓內心驚意,起身拱手作揖道。

  就當前遼地所處的局勢,崇禎皇帝心裡很清楚是怎麼回事,僅靠大明一方勢力,想完全鉗制住建虜發展,是斷然不可能的事情。

  李自成所領的遼東義軍,在此後的數年內,崇禎皇帝都會叫其保持獨立性,並不會從朝廷層面將他們招安。

  畢竟真要是招安了。

  就大明文官群體的德性,肯定會想盡千方百計,要限制住李自成麾下勢力,到時就會陷入內耗之中,那擺明就是給建虜機會。

  與其是那樣的話,還不如叫李自成所部獨立,一方面協助大明減壓,一方面刺激著大明軍隊。

  與此同時,還能通過李自成這條線,傾銷大明所產軍械火器等,以謀取軍火暴利,推動大明治下的改變。

  原始工業化想要落地生根,想要發展壯大,就需要大批的傾銷地。

  既然遼東無法全部收復,那索性就當成一個傾銷地,此外崇禎皇帝還要設法將朝鮮治下,逐步變成大明的傾銷地。

  崇禎皇帝繼續說道:「除了這些事情外,李明忠所領的天津兵,就不用再回天津了,就駐紮在金州治下。

  李明忠所領天津將軍罷免,擢升為金州總兵官,麾下所統那幫精銳之士,兵餉每月增發一兩銀子,這部分兵餉由天津提供,李明忠在金州衛治下行軍管事,金州之外疆域不必出兵收復,就叫李自成所部占著。

  空缺的天津將軍一職,著盧象晉出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