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樣一來的話,軍機處所領的差事,就失去了制約性,只要一應謀劃部署,都能平穩落實的話,那京畿衛戍必然堅若磐石。」

  「現在說這些還為時尚早啊。」

  崇禎皇帝將奏疏丟到御案上,站起身來,理了理龍袍,微笑著說道:「等這些謀劃部署都落定了,才能下此定論。

  在此期間,內帑所撥糧餉,必須及時跟進到位,切勿出現任何延誤。

  尤其是裁撤衛所、整頓各鎮駐防軍等事,敢因為糧餉的拖欠,必然會叫京畿一帶,鬧出嚴重的兵亂的。

  這是朕絕不願看到的。」

  「奴婢明白。」

  王承恩忙作揖應道。

  內帑的絕對充沛,內廷有司的整頓釐清,叫現在的崇禎皇帝,有足夠的底氣,去面對文官群體的掣肘。

  兵部不做事,那整頓大明軍隊,就玩不轉了?

  崇禎皇帝可不這樣看。

  有孫祖壽、毛承祿、孔有德這批武將在,針對京城和三大營的調整駐防,崇禎皇帝沒任何可擔心的。

  至於薊密永三協衛戍區域,馬世龍、侯世祿、趙率教、尤世威這批總兵官,雖說武職上有升有降,然而在其他方面,崇禎皇帝卻給予照顧和倚重,特別是他們的子嗣,全都招進皇家軍事學院,那忠誠度亦是有保證的。

  為調整京畿衛戍駐防,崇禎皇帝忍耐了快一年,各方謀定以後,才蓄勢待發的強勢出擊的。

  誰敢阻撓他做這件事情,那就等著遭受打擊吧。

  「不過經歷此事,內帑要調撥不少銀子啊。」

  崇禎皇帝輕嘆道:「先前積攢的那點壓箱銀子,算是支出半數了吧,倘若這般,都不能叫北直隸徹變,那朕這筆買賣就虧本了。」

  等到京畿衛戍的調整全線落實,那北直隸這個基本盤,就算真正掌握在崇禎皇帝的手裡了。

  甚至崇禎皇帝都能預想到,半年後的北直隸要地,會迎來怎樣的發展和改變,至少很多事情都將改變。

  「皇爺,北地諸藩的事情,明確了。」

  王承恩聞言,作揖道:「那批諸藩都心念社稷之憂,想為皇爺分憂,他們的子嗣,時下正分批進京。」

  「這倒是個好事情。」

  崇禎皇帝笑道:「這麼說起來,朕也要為皇明的族裔子弟,儘快挑選一批老師,叫他們在西山好好進修了。」

  王承恩潛在的意思,崇禎皇帝怎會不知,北地諸藩的子嗣進京,就代表著他們的銀子,也將跟著抵京。

  有了這批盤剝宗藩的銀子,那內帑又將充盈起來。

  不過諸藩的那些子嗣,崇禎皇帝沒想過繼續奉行養豬政策。

  「這樣吧,從四衛營先遴選出一批悍卒。」崇禎皇帝想了想,伸手道:「要認死理的那種,先叫他們操練這批皇明的族裔子弟。

  一個個自幼錦衣玉食,想來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沒有個好的體魄,以後怎樣為皇明分憂呢?

  告訴那批悍卒,以操練新卒的態度,去操練這批皇明的族裔子弟,誰敢違抗,那就狠狠的教訓。」

  王承恩面露躊躇道:「皇爺,這是否有些……」

  「有些什麼?苛刻?」

  崇禎皇帝淡笑道:「朕就是要苛刻,不然怎樣從他們之中,挑選出一批有用的族裔子弟呢?

  以後大明宗藩王爵承襲,朕要乾綱獨斷,不再以出身怎樣,是否受寵來斷,誰在宗學表現優異,誰就承襲該脈的親王爵或郡王爵。

  等這批諸藩的子嗣,悉數抵京後,就開始在北方的底層宗室,再篩選出一批子弟,也安排進宗學裡。」

  宗學這件事情,崇禎皇帝是要大力去做的,秉承寬進嚴出的政策,能從宗學順利畢業的皇明族裔,那都是具備一定能力的。

  等到第一批皇明族裔培養出來,那大明對內外的境遇,必然會發生改變,說不定首批移藩之事,也該推行起來。

  王承恩心驚不已,若是這樣的話,敢傳到外朝那邊,尤其是南方諸藩的耳朵里,那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的。

  畢竟做出這樣的決斷,代表著皇明先前的宗法禮制,針對宗藩這一塊,都將出現顛覆性改變。

  「皇爺,對外朝反對之事,司禮監那邊應該怎樣做?」想到這裡的王承恩,忙轉移話題道。

  這件事情牽扯太大,並非他一個內廷太監,所能過多干涉的。

  「保持現狀吧。」

  崇禎皇帝撩了撩袍袖,朝殿外走去,「以後像這些奏疏,就不用送抵禦前了,全部留中吧。」

  「奴婢遵旨。」

  大明的文官群體不好對付,但這並不代表崇禎皇帝沒辦法鉗制住他們,現階段局勢逐步明朗,針對朝堂的調整也要進行了。

  崇禎朝的東林黨,雖說表現比較搶眼,但是經受天啟朝的那般混亂黨爭,在朝的根底其實並沒有所想的那般穩固。

  東林黨主要的勢力,現階段是集中在江南諸省,是在地方上,所以趁著這一時機,崇禎皇帝也要亮出自己的手段了。

  身為大明皇帝,不能只把手伸到朝堂就行,地方上也必須要兼顧到。

  第二百四十四章 空降和增補(1)

  「元輔,當前國朝的局勢,堪堪平穩下來。」

  戶部主事史可法,眉頭緊鎖,看向韓爌說道:「雖說陛下對內閣之權,下放很多,看起來頗為倚重內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