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韓卿的意思,是韓繼思他們奉旨巡察,這件事情做錯了?」

  崇禎皇帝神情淡然,看向韓爌說道:「那要是這樣說,就算國朝知曉,地方上的一些官員,即便有貪贓枉法的行為,也就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

  「陛下,臣不是這個意思。」

  韓爌作揖行禮道:「直隸境內的地方官員,膽敢犯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要受到嚴厲懲罰的。

  臣等所想要表明的,是韓繼思查歸查,能否別叫內閣和吏部,不這般被動?

  畢竟重新遴選一批知府、知縣、縣丞等官缺,是需要時間的,現在因為興國日報這些售賣的報刊,所……」

  「朕倒是覺得該這樣做。」

  崇禎皇帝揮手打斷道:「當初朕創設興國日報,就是為叫大明百姓,知曉我大明的實際情況。

  好的要宣傳。

  壞的要宣傳。

  韓繼思所呈遞的那些奏疏,朕都是看過的,那批被查明的罪官,你們這幫內閣大臣,捫心自問,哪一個冤枉他們了?」

  韓爌、溫體仁、畢自嚴這些內閣大臣,多露出凝重的神情,此時的軍機處公事房,氣氛變得緊張起來。

  吏治,這在大明是永不過時的話題。

  倘若不是近些時日,朝堂發生的事情太多,地方呈遞的事情增多,叫朝中很多大臣的注意,都被吸引過去了,就韓繼思所做的這些事情,定然會引起風波的。

  百餘眾的地方官吏被彈劾,且所查明的事情板上釘釘,還牽扯到一些朝中官員,此事怎能算是小事?

  「如果說連這些小事,都不能解決的話,內閣和吏部的本事,未免就有些太小了吧?」

  崇禎皇帝轉過身,指著眼前的陝西輿圖,說道:「看看吧,都好好看看,這幫猖獗的流賊叛亂,都要列土封疆了。

  那個大流寇王嘉胤,都自稱為王了,麾下那幫流賊都稱王,這些事情,朕叫軍機處明發上諭,你們都不清楚嗎?」

  見韓爌、溫體仁這些內閣大臣,包括王洽、周延儒這些軍機大臣,都低下腦袋,崇禎皇帝的心情,相反卻很是輕鬆。

  為何?

  因為他所刻意強調的強敵,已經在朝中產生影響,這叫某些文官,不敢再死盯著一些事情不放。

  若是能用陝西行都司一地,換取大明多領域的撥亂反正,就長期對比之下,在崇禎皇帝的眼裡,是一筆很合算的買賣!

  根深蒂固的遼東將門,被逐步肢解了。

  沒有推動的河政改制,被有效推動了。

  質疑眾多的賑災公署,被文官遺忘了……

  在這段時間內,先前謀劃的諸多部署,都在崇禎皇帝的推動下,皆開始逐步落實,這種積極的變動,對大明是有著諸多好處的。

  「這件事情,內閣就不必過問了。」崇禎皇帝想了想,開口道:「朕會派人,去吏部那邊,告訴王卿,叫吏部儘快篩選一批良才,填補官缺。

  此外這些被查明的罪官,一個都不能遺留,全部都逮捕進京,押解進刑部,著三法司會審。」

  「臣等遵旨。」

  不知為何,韓爌在聽聞此言後,心裡莫名輕快很多,或許這跟前些時日,內閣堆太多政務有關吧。

  從崇禎三年,這半年多的時間,不管是朝堂上,還是地方上,都有著太多變化,尤其是天津那邊,在得知不少西洋海商,開始蜂擁天津後,韓爌、溫體仁這些內閣大臣,不少心中都生出擔憂。

  「通過這次都察院巡察,算是叫朕看明白了,吏治不查,不行!」

  崇禎皇帝伸手道:「你們內閣這邊,都有一個心理準備,等韓卿帶隊歸京後,朕要召集都察院和內閣,進行商榷。

  似這等定期到地方巡察,特別是涉及一些重要區域,是非常有必要的。

  這些年來,到處都在向朝廷索要糧餉,可是賦稅這一塊,卻表現的很差,難道我大明治下,就真的缺銀子嗎?

  看看國稅處這邊,自離京釐清關稅後,現在都到河間府境內,這短短月余時間,所明確的那些鈔關,增收了近十萬兩關稅。

  很多時候並非沒有銀子,實則是叫各地官府,用各種名義盤剝,大興苛捐雜稅,罵名叫朝廷背了,銀子卻揣進他們腰包中!

  戶部這邊,以後必須要多注意才行。」

  一想到大明境內,還有著眾多貪官污吏,在地方暴斂百姓,崇禎皇帝就恨不能將他們全都殺掉。

  可現階段的局勢來講,崇禎皇帝也只能避重就輕,先行在掌控力增強的地方,展開相應的行動。

  似韓繼思的暗查行動,能進行的這般順利,那是有盧象升、陳延生、管紹寧他們,在私底下轉遞不少查明的情況,才能辦到的。

  第二百一十七章 廉政公署

  溫體仁心情有些複雜,他不知道天子將他特意留下,隨駕歸乾清宮,究竟是要講些什麼事情。

  然心裡的直覺告訴他,必跟韓繼思在北直隸治下,所做之事,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繫。

  回想起這些時日,朝堂上所發生的種種,溫體仁心裡就苦笑不止,他這位內閣次輔,當起來真不容易啊。

  雖說手中所握權柄多了,不過與之相對應的,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也跟著增加了很多啊。

  天子似跟初御極登基時,有著很大不同。




章節目錄